掘

掘 #jué 【釋義】挖:掘土|挖掘|發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掘 #jué

【釋義】挖:掘土|挖掘|發掘。

拼音:jué

注音:ㄐㄩㄝ

部首:扌部

筆畫:11筆

五筆:rnbm

鄭碼:dxZZ

四角號碼:57072

筆順編號:12151352252

更多信息

掘 <動>

(形聲。字從手,從屈,屈亦聲。“屈”意為“身體捲縮摺疊”。“手”指“掏挖”。“手”和“屈”聯合起來表示“在狹小逼仄的土穴裡面掏挖”。本義:在狹小土洞裡挖土。說明:“掘”本義不是指在平地上大手大腳地揮鎬挖土,而是指在已經挖出的狹小洞穴裡面繼續進行掏挖作業,目的是擴大地洞的空間,把狹小的地洞變成一戶人家的居室)

同本義

掘,搰也。――《說文》

掘,穿也。――《廣雅》

掘褚師定子之墓。――《左傳·哀公二十六年》

闕(掘)地下冰而床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掘坎南順。――《儀禮·既夕記》

土中有水,弗掘無泉。――《淮南子·說林》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易·繫辭》

掘野鼠去草實。――《漢書·李廣蘇建傳》

掘地深逾尋丈。――

又如:掘室(掘地而成的房間);掘閱(小蟲化生,穿地而出。閱,通穴);掘藏(發掘埋藏之物。指得到意外之財);掘穴(打洞)

通“屈”。

掘jué刨,挖:~土。~井。

掘kū 1.洞穴。參見"掘門"﹑"掘穴"。

掘wù 1.寂然不動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衢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音倔。《說文》搰也。《孟子》有為者辟若掘井。

又與堀通。突也。《詩·曹風》蜉蝣掘閱。《疏》此蟲土裏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鮮閱也。

又特起貌。《揚雄·甘泉賦》洪台掘其獨出兮。《注》亦作崛 又盡也。《揚子·太玄經》掘變極物窮情。《注》盡變動之事,以窮萬物之情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其月切,音橜。穿也。《易·繫辭》掘地為臼。

又或作闕。《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又《集韻》胡骨切,音鶻。義同。

又苦骨切,音窟。揚也。

又與窟通。《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注》掘即窟。古字通。

又《韻會》《正韻》五忽切。與兀通。《莊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又《韻補》葉敕律切,音黜。《韓愈詩》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齊栗。辭慳義卓闊,呀豁疾掊掘。

又《史記·貨殖傳》田農掘業。《注》徐廣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掘

搰也。從手屈聲。衢勿切

拼音是ju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