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話

掉話是指用戶通信過程中發生異常釋放,掉話率是評價CDMA系統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後台信令跟蹤、前台信令分析等方法處理掉話問題,其中分析定點測試數據是解決掉話故障的直觀方法。

掉話

所謂掉話,就是兩個無線客戶端通話時,非人為原因引起的通話中斷稱為掉話。

通常是由於手機接收到的信號質量不好引起。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向運營商投訴,運營商對這種問題是很重視的,會有效解決。

掉話是通話的中斷,是指在沒有用戶的許可下由基站或移動台釋放業務信道的情況。、

路測的掉話定義

路測的掉話定義是:從空口信令上看,在通話過程(連線狀態下)中,如果空口的訊息滿足以下3個條件的任何一個就視為路測掉話。

(1)收到任何的廣播信道訊息。

(2)收到無線資源釋放的訊息且釋放的原因為非正常的。

(3)收到呼叫控制斷連線、呼叫控制釋放等訊息,而且釋放的原因為非正常的。

原因

主要有以下幾種:

無線射頻掉話

這裡不包括手機掉電、非正常關機造成的掉話,主要指受地貌、建築的影響,由於信號快衰落、信號復蓋原因而引起的掉話。通常在樓內(室內)、基站信號復蓋的邊緣地帶很容易造成這類掉話。

切換中的掉話

包括局間(MSC、BSC之間)切換、小區之間切換、常規層與超層之間切換等引起的掉話。切換過程中的掉話在總的話音掉話中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無線小區間、常規層與超層間的切話掉話,除了與無線網路配置有關,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無線資源不足造成的。我們在分析網路性能報告時,經常發現高阻塞的站點,掉話率往往也較高。因為在切換過程中,由於信道繁忙,請求切出的呼叫在占不到目標信道,要返回源信道時,源信道已分配給另一用戶,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掉話,可以說,高阻塞將直接導致高掉話。

干擾掉話

由於現有的站點,特別是市區的站點越來越密集,而頻率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在頻率規劃時會有一定難度,存在同頻、鄰頻干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天線設計、安裝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網路性能。天線作為無線信號的最終發射部分,在移動通信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地位就像一套音響中的音箱一樣。在CQT測試過程中,我們曾遇到這種情況:在某一天線後向約150m處收到該天線-85dB的信號,這種信號在頻率規劃時難以預料,因此它對網路造成的干擾較難控制。

AbiS掉話

這類掉話主要是傳輸質量引起的,如傳輸誤碼、滑碼、幀丟失等。

A接口掉話

A接口掉話特別容易發生在MSC之間、BSC之間等與A接口有關的切換過程中,MSC、BSC之間的切換除了與無線網路有關外,還與網間信令配合、信號同步等因素有關,局間切換相對較複雜,也較容易引起掉話。

計算公式和統計點

TCH掉話率=TCH掉話次數/交換側的連線次數×100%

TCH掉話次數統計點:BSC向MSC發起CLEAR_REQ訊息時,當前占用的信道類型為TCH

傳送Clear_Request訊息的典型原因值一般為:

·無線鏈路失敗(radio interface message failure)

·人工干預(O&M intervention)

·設備故障(equipment failure)

·BSS與MSC間協定錯誤(protocol error between BSS and MSC)

·強占(preemption)

解決方法

從網路布局上考慮

應儘可能避免出現高阻塞的情況。在工程建設和網路最佳化過程中,在選點布點時應注意站點不宜過高,儘可能避免在高山、高樓、高塔上布點。站點過高一方面因復蓋範圍太廣,將直接引起本身的高阻塞、高掉話,另一方面不利於全網的頻率規劃。在布點時,應分清哪些地方是要解決信號復蓋問題,哪些地方是要解決話務量問題,並根據不同需求採取不同策略。在解決話務量的地方應考慮到要有足夠的信道配置,基站應便於擴容。在我們的網路中曾發現相當多的山區站點阻塞率都比較高,而這些站點普遍為OMNI站(全向站,可配置一至多個載頻),OMNI站在擴容時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於網路最佳化的開展,因此,要解決話務量的地方儘可能少用或不用OMNI站。根據我們的經驗,BTS每線話務量在0.3~O.4Erl左右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配備狀態。

對天饋線進行檢查

有的基站性能指標差,對主設備進行多次檢查調整後仍無明顯改善,這時需要檢查天饋線接頭,債線損耗,天線的方位角、俯仰角,並在必要時做些適當的調整,往往能立竿見影。有關天線的安裝和使用,在此提出兩點建議:——由於站點越來越密,網路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建議市區或站點密集地帶的基站使用一些體積較小、增益較低、前後向隔離度較高的小天線,我們完全不用擔心使用小天線後會對信號復蓋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相反,由於這些小天線增益較低,前後向隔離度更高,無線空間將比以前更純淨、更容易控制。據我們實際使用效果來看,網路性能的改善是明顯的。—一市區的天線通常是安裝於屋面桿(塔)、屋面圍欄上,以此方式安裝時天線可能偏高,信號復蓋不易控制,且後向信號容易對網路造成干擾,建議將天線降至樓層間,並採用掛牆式安裝,利用建築物隔離天線的後向信號。我市新建的DCS基站天線大都採用掛牆式安裝,我們還對部分GSM天線進行了改造,效果相當不錯。

定期進行BTS13MHz時鐘校準、傳輸同步檢查和傳輸質量檢查。前兩項工作主要是為了檢查信號同步,以提高MSC\BSC之間切換的成功率,減少局間切換掉話;定期進行傳輸質量檢查和傳輸掛表測試,甚至檢查ZM電纜的接頭,可以減少許多Abis掉話。以上主要從硬體方面談了幾點降低掉話率的方法,在硬體調整的同時,結合進行BSC參數的修改將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對於不同的網路,各BSC參數的取值與標準不盡相同,在某個網路中套用合理的參數,若照搬到另一個網路,可能就變得不合時宜,因此參數的設定應因地制宜。而且參數的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根據網路的變化不斷做相應的調整。

參數

(1)小區重選滯後(Cellreselectbysterisys)。調整該參數將改變位置更新的頻次。如調大該數值會減少不必要的位置更新,減輕信令負荷。

(2)位置更新的周期(Periodiclocationupdate)和loitering周期。縮短這兩個時間會減少MTC(手機被叫)的建立失敗,但可能造成信令負擔加重,因此應根據網路實際情況加以調整。

(3)功率控制(Powercontrol)參數。建議啟用功率控制,如果有必要的話,個別基站可以禁止使用功率控制,這樣的話就會減少一些干擾。

(4)切換參數HOPeriodPBGT。對此參數可根據情況做相應的修改,比如調大該參數,將該參數由2s改為4s,可防止不必要的快速切換且可以降低切換失敗率。

(5)扇區接入參數—一載噪比的門限值(CNT),對於IUO吸收較差、空閒信道UL干擾較小的情況,此參數可調整為0,調整到其它值則取決於干擾情況。其目的是提高IUO吸收率以及改善TCH擁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