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瑕

日知錄·保舉》:“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 《指瑕》的“指”是指出,“瑕”是玉的斑點,比喻文章寫作中的毛病。 “指瑕”即指出文章寫作中的毛病。

簡介

zhǐ xiá ㄓㄧˇ ㄒㄧㄚˊ
指瑕 
指摘缺點。語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璧有瑕,請指示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有《指瑕》篇。《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 王勃 ……九歲,得 顏師古 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保舉》:“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 清 洪升 《序》:“其立言著書,大約以名心客氣中之,故奮其筆舌,指瑕索瘢,甚至古先賢亦在所不免。”

簡析

《指瑕》的“指”是指出,“瑕”是玉的斑點,比喻文章寫作中的毛病。“指瑕”即指出文章寫作中的毛病。本篇主要論述了寫作中應該避免的種種毛病。
全篇分三部分:一、講文章寫作中缺點難於避免和“指瑕”的必要,認為文學作品極容易廣為流傳並深入人心。二、講古代和近代作者寫作中的缺點,主要是從用字用意兩方面加以論述的。三、講註解中存在的問題。
劉勰認為文章寫作“慮動難圓,鮮無瑕病”,認為缺點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並不因此放鬆寫作中的毛病,而強調寫作應該慎重,儘量減少毛病。減少毛病的方法之一,就是“指瑕”以防治毛病。本篇提出的一些弊病,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選自《劉勰·文心雕龍·指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