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錢炒房

拼錢炒房是指手有餘錢的市民合夥買房進行投資。但這種行為一定要進行法律公證,避免經濟產生的糾紛。

簡介

拼車拼飯、拼團,早就不稀奇了,現在又有了“拼房”。這個拼房不是拼著一起住,而是拼錢炒房。上百萬元的房產,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確實負擔不輕,於是,“拼房”這種壓力小、收益高的投資方式,也就出現了。

產生原因

其實這類炒房的“拼客”首次出現,是在2009年年底。當時全國各地的房價都經歷了連續幾個月的上漲。一些手頭有點余錢又不足以單獨炒房的人想出了這個主意,希望抓住機會淘一桶金。

風險提示

對於為了抗擊通脹而再次出現的“拼錢炒房”族,不少市民表示風險過大,兩人需要有足夠的信任,還需要對收益分成和出手時間等問題提前約定清楚,不然一旦意見不統一,輕則失去出手時機,重則相互撕破臉,造成經濟糾紛。

對此,法律專家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和提醒。

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宋輝表示,首先產權人方面一定要寫兩個人的名字,而且每人的房產份額也要標註清楚。否則一旦名義產權人反悔,以房產證為據主張自己為合法產權人,其他出資人對房屋的所有權就很難獲得法院支持。

除此之外,宋律師還提醒,簽訂購房契約之前,兩人最好先簽好一個出資協定,將首付及貸款等環節,每人所分攤的資金都寫清楚,再找公證部門公證一下。以免日後“兄弟不能共富貴”時無憑無據。“即便如此,這樣的合作還是具備很大的風險,投資者需要謹慎而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