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門

拜師門,是指台灣古稀老人易學大師鄭繼雄和一位志學少年均跪拜著名六爻學家張德為師,聯袂上演的拜師事件。因事件發生過程中牽涉到“下跪”、“資格論”等敏感話題而引起人們的廣泛注。

事件概況

台灣混元禪師高級助手、年近古稀的鄭繼雄大師率師弟前來大陸,跪拜著名六爻學家張德為師。此番經典文化對接,自是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同時,因一位志學少年“不夠資格”而狠遭張德拒絕事件,卻又讓人唏噓不已。網友將之戲稱為“拜師門”,由此引發了人們對“資格論”的熱議。

詳細經過

不忌長幼台灣名家跪拜張德

六爻狂人張德,右手先天殘疾,左手寫字。其弟臨終前迴光返照的一句“四哥,《周易》是本好書……”,使他走上了專攻六爻玄妙的經學之道。 據說,張德秉性桀驁,天資聰慧,在深悟《易經》玄機、參透《周易》精髓、形成簡潔實用、準確率極高的《六爻正道》暨“卦意預測法”體系基礎上,開始力辟古今六爻諸書之謬。其2008年始,代表作《辟卜筮正宗之謬》、《辟增刪卜易之謬》相繼在台灣發行,由此名聲鵲起。同時,兩岸三地的“易學交流”,也在他的推動下,得到了空前拓展。有鑒於此,曾為陳水扁“御用國師”的台灣禪機山仙佛寺易經大學混元禪師的得力助手——年近古稀的大弟子鄭繼雄,率兩位師弟前來跪拜張德,以求為師。經過互相參悟,鄭繼雄正式表態:回去要動員其他師弟改學張德六爻正道……!

資格不夠志學少年被拒門外

張大師與台灣易學翹楚的經學互參及“”,讓人深感意外並驚喜。因為:1、老者拜少者為師,實屬罕見;2、中國歷代有“文人相輕”之說,而“此文人”與“彼文人”不僅“相親”,而且傾倒一方,更為少見;3、作為“六經”之首的《易經》,非參悟深透者不能立說,更不敢辟謬,而張大師的易學見解,卻能讓十分推崇“國學經典”的台灣老者跪拜,足以說明張大師的造詣好生了得!據公開的現場視頻顯示,在拜師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意外: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兀然跪倒於張大師面前,苦求將其收之為徒……當眾人不明就裡之時,一貫善意有加的張大師卻撂出一句“你不夠資格”的話來,這不僅斷了志學少年的易學之夢,也著實讓場內場外驚愕不已。

網友熱議長幼資格論仍未止

由古稀老人、志學少年聯袂上演的這齣“拜師門”,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部分網友對“資格論”表示理解,認為其更貼合社會實際,畢竟,“易學”是一個很深奧的領域、很艱澀的課題,非有道行者,不能有涉……但大部分網友對此表示異議。下面是一些網友調侃的話:

易經者,易進否,不易也!

而今大師重抖擻,只拘資格降人才!

辟卜筮正宗之謬、辟增刪卜易之謬,辟出個“人間正道是‘資格’”。

木有啥好稀奇的,誰沒做過資格的犧牲品?!

親,瞅見沒,人大師說了,與資質無關,與資格有染。

你有拜師的自由,我有收徒的選擇。

一句”不夠資格“引譁然,究竟誰尷尬了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