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個早年

拜個早年

拜個早年,網路流行語,指不合時宜的問候。拜年信息正常應該出現在年底,在網路往往以社交軟體傳播,而如果在短袖還能湊合著穿的時節,這樣一條群發的拜年簡訊帶來的荒謬感則會引人發笑。

基本信息

詞語來源

拜個早年 拜個早年

該詞由來已久,但是成為網路詞流行起來完全是因為2015年正值新春佳節,意甲聯賽中羅馬更是穿著印有“拜個早年”字樣的特製秋衣向球迷們拜年,引發網友們的熱議,該詞因此走紅於網路。沒有主語、沒有謂語的四個中國字,莫名奇妙地出現在了這支義大利足球隊的廣告位上,場上像一路飄著“大哥大嫂過年好”的彈幕一樣,又鬼畜又那么有民族自豪感。而這個“梗”在春節之後,也隨著相關紀念品的收藏被一直強化。

引申含義

拜個早年,網路流行詞,常形容當遇到某些讓人無語、雷人、大跌眼鏡的情況的時候,已經不知道說什麼為了讓場面不辣么尷尬就發這個回應一下,有點類似於無語的意思。

發展經過

2016年9月,該詞再一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是因為一張“祝你雞年大吉吧”的魔性拜年表情包被大家大量的使用和轉載開來,颳起新的一輪早拜年的旋風。

拜個早年 拜個早年

微博上,光是用戶@公務員小王在2016年9月6號晚上發布的一條,就被轉了一千多次,人們一邊在轉發中笑罵“23333神經!”一邊把同樣的內容複製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並在他們莫名奇妙的反應中覺得自己的“逗逼”程度又高了那么一點兒。

不過這種不合時宜的笑點可不是什麼新詞。如果你很愛看網上那些真假難辯的“經典語錄”,那么廣為流傳的韓喬生口誤語錄中的那一句“觀眾朋友們,中秋節剛過,我給大家拜個晚年”可能會讓你印象深刻。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這樣一條拜年簡訊,會在中秋節前廣為傳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