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尤

招尤

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 唐·韓愈 《感二鳥賦》有記載。

詞語解釋

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 唐·韓愈 《感二鳥賦》:“雖家到而戶說,祗以招尤而速累。” 明·屠隆 《彩毫記·湘娥思憶》:“只是相公心本蕭疎,氣太豪邁。仕路險昃,恐易招尤。”《明史·趙世卿傳》:“多取所以招尤,慢藏必將誨盜。”

又, 招尤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招尤,音義同招搖,指身體暈動搖晃不定、站立不穩。招,搖也。尤,通猶;猶→搖,聲之誤也。

招尤與徇蒙組成一詞組,即徇蒙招尤。如《素問·五藏生成篇》云:“ 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徇蒙招尤,即今之眩暈病證(症)也。然歷代注家所釋未盡一致。

王冰註:“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招,謂掉也,搖掉不定也。尤,甚也。目疾不明,首掉尤甚,謂暴病也。”

林億等《新校正》云:“按王註:‘徇蒙’,言‘目暴疾而不明’,義未甚顯。‘徇蒙’者,蓋謂目瞼瞤動疾數而蒙暗也。”

楊上善《太素·卷第十五·色脈診》註:“徇蒙,謂眩冒也。招尤,謂目招搖、頭動戰尤也。尤,音宥。”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云:“徇,疾也。蒙,茫昧也。招,謂掉也,搖掉不定也。尤,甚也。”

吳昆《素問吳注》云:“眴,音眩。眴,目動也。目半合謂之蒙,全合謂之冥。尤,斿同。招尤,搖動不定也。”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十四》註:“眴,亦作巡,行視貌。蒙,茫昧也。招,掉搖也。尤,甚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云:“狥,眴同。蒙,昏冒也。招,搖也。尤,甚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云:“徇作眴。眴,瞬視也。蒙,不明也。招,掉搖也。尤,甚也。”

黃元御《素問懸解》云:“徇蒙招尤,昏蒙擾亂之意。招尤,掉搖也(尤與鷂同音,鷂與搖相似,因作尤,古文多如此)。”

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云:“滑云:‘徇蒙招尤,當作眴蒙招搖。眴蒙,謂目瞬動而蒙昧,下文目冥是也。招搖,謂頭振掉而不定也。’(《要旨》同)簡按:《本事方》‘招尤’作‘招搖’。沈承之云:‘尤與搖同。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搖不定,皆暈之狀也。’志、高並云:‘徇,眴同。眴、眩古字通。’見揚雄《劇秦美新文》。蓋徇、眴同,眩也。尤、搖同。不必改字也。”

日本·森立之《素問考注》云:“案:徇蒙,頭眩也。招尤,身戰(顫)也。蓋頭眩者必身戰。”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云:“徇蒙招尤,眩暈動搖。”

傅景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註》云:“徇,通眴,古眩字。蒙,通蒙。徇蒙,眩暈。招,掉搖。尤,通猶。猶,搖之誤。《禮記·檀弓下》:‘詠斯猶。’鄭玄註:‘猶當為搖,聲之誤也。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招搖,疊韻聯綿詞。此指頭部動搖不定。”此注釋最確切、完善。

周海平、申洪硯、朱孝軒主編《黃帝內經大詞典》云:“徇蒙招尤,名詞。眩暈顫抖。”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程士德主編第2版《內經》註:“徇,一作眴,與眩字古通用。蒙,與蒙通,視物昏花不清。《太素·卷十五·色脈診》徇作徇,楊上善注云:‘徇蒙,謂眩冒也。’招,讀如韶。尤,與搖通。《讀素問鈔》云:‘招搖,謂頭振掉而不定也。’”

眩暈者,何謂也?

新世紀第二版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周仲瑛主編《中醫內科學·眩暈》云:“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鏇轉。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鏇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