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波

拉瓦波

熱瓦普,又稱拉瓦波、喇巴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弦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地。相傳創製於十四世紀。清代被列入宮廷的回部樂。《律呂正義後編》(公元1746年成書)收錄稱喇巴卜

概述

熱瓦普,又稱拉瓦波、喇巴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弦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地。相傳創製於十四世紀。清代被列入宮廷的回部樂。《律呂正義後編》(公元1746年成書)收錄稱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樂師史》中記載,熱瓦普起源於南疆喀什。

熱瓦普琴身為木製,音箱為半球形,以羊皮、驢皮、馬皮或蟒皮蒙面。琴頸細長,頂部彎曲。

熱瓦甫可分為南疆熱瓦甫(也稱喀什熱瓦甫)和北疆熱瓦甫(垣坎穆里熱瓦甫)。南疆的熱瓦甫琴身較小,指板上纏絲弦為品,可以調換和移動品位,音色鏗鏘;北疆的熱瓦甫以銅或獸骨為品,通常使用五弦,音色柔和清脆。

南疆喀什一帶熱瓦甫的琴身、琴桿和琴頭上部常以獸骨鑲嵌出美麗而豐富的民族圖案,既是一種獨奏樂器,又是非常精緻的工藝品,很受旅遊者的歡迎。

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的東部,長期與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互相往來,不僅經濟上有著密切聯繫,在音樂文化上也有著近緣關係,熱布普和維吾爾族的多朗熱瓦普,除琴的外形十分相像外,演奏姿勢和方法也較為相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人民,以鷹作為傳說中的英雄形象,既有模仿飛鷹動作的舞蹈,又有用鷹骨製成的笛子,就是在熱布普琴上,也有著鷹翅形的裝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