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拔輥模

拉拔輥模

拉拔輥模,簡稱輥拉模,輥模,是一種拉拔模具,是拉絲模的一種,主要用於金屬的加工中。

簡介

輥模的模孔由數個滾動的輥輪組成。輥模的結構有兩輥,三輥,四輥。根據一個輥模內模孔的數量,有單模組,兩連式,三連式,四連式等。輥模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目前主要用在冷拔鋼筋、各種實心鋼絲以及藥芯焊絲的拉拔加工中。輥模模具壽命一般在3000噸到5000噸,維修後可以繼續使用。輥模拉拔過程不需要潤滑粉。輥模中輥輪的支撐軸採用偏心軸結構,可以調節孔型調節。輥模模孔形狀和大小的檢測中採用顯微鏡和影像測量儀放大模孔後檢測。輥模的軸承的潤滑有潤滑油和潤滑脂兩種方式。輥模的冷卻採用冷卻水冷卻,或者潤滑油冷卻。

拉拔輥模及其結構

輥模是一種冷拉的模具,是拉絲模的一種,用於鋼絲,鋼棒,銅桿,銅線,以及其他金屬絲的拉拔加工中,獲得需要的金屬線材的截面形狀和尺寸。使用輥模拉拔時,也被稱為:滾模拉拔。

拉拔輥模 拉拔輥模

圖1 拉拔輥模

拉拔輥模的孔是由組合在一起的各個輥輪表面的槽形成的,而且每個輥輪是隨著胚料的運動而連續轉動的。通常輥模是由二到四個從動輥組成。圖1就是一個由三個輥輪形成的輥模。

目前,根據形成模孔的輥輪的數量,有兩輥結構(也被稱為對輥結構),其每個模孔由兩個軋輥組成。三輥結構,其每個模孔由三個軋輥組成。以及四輥結構,其每個模孔由四個軋輥組成。組成每個模孔的軋輥構成了一個模組。一台拉拔輥模一般由數個模組連線在一起組成,常見的有單模組式;兩連式(兩個模組組成);三連式(三個模組組成);四連式(四個模組組成),;五連式(五個模組組成)等。

對輥結構的輥模一般有三連式、四連式、五連式;三輥結構一般是兩連式;四輥結構為單模組式。

輥模的歷史和套用現狀

1953年,四輥輥模出現,用於生產紡織工業所需的四角釘;

1956年,科學家首次提出了輥模拉拔的新概念,研究了輥模拉拔的孔型設計,分析了其變形的過程,並且設計製造了用於生產圓絲的二連式拉拔輥模。採用正交布置的對輥結構。

1967年,《輥模拉拔金屬線材和型材的研究》一書出版。第一次系統論述了輥模拉拔的技術。

20世紀60年代,輥模開始用於不鏽鋼、鈦、高溫合金、鋁包鋼等金屬材料的拉拔中。

上世紀80年代,“箱型輥模”出現,目前這種多連式輥模在藥芯焊絲的拉拔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套用。

1983年KA型輥模裝置出現。其為兩連式,採用橢圓-圓孔,前後正交布置。用於拉拔難變形金屬。

90年代,輥模的孔型調整中引入了顯微鏡觀測孔型的方法,促進了輥模拉拔線材精度的提高。

20世紀70年代,隨著冷拔鋼筋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冷拔螺紋鋼筋的出現,由於輥模中的輥輪表面可以加工出凸凹的月牙形,輥模得到了普遍的套用。

在2014年和2016年德國杜塞道夫線纜展上,展示了用於拉拔2.0mm左右鋼絲的輥模拉絲機。

20世紀70年代,中國第一台採用輥拉模拉拔的鋼管生產線投入使用,用於管胚的拉伸,其輥模為單模組對輥型。

本世紀初,國內一些企業開始使用輥模拉拔低碳鋼絲,中高碳鋼絲,不鏽鋼鋼絲。

目前在藥芯焊絲的拉拔中,在鋼帶成形後的粗拉階段,採用輥模拉拔。在藥芯焊絲的精拉階段,國內也已經有客戶使用輥模拉拔。

此外,輥模也用於拉拔方形、矩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以及其他異形斷面絲材及難變形金屬絲。

輥模的特點

輥模中輥輪的表面為硬質合金材料,屬於硬質合金模具。表面磨損後,經過磨削,可以再次使用。

輥模模孔的大小,早期是採用螺絲下壓機構調節,通過調節輥輪在徑向的位置來實現模孔大小的調節。目前輥輪的支撐軸採用偏心軸結構,通過調節偏心量可以調節輥輪的徑向位置;同時還設計了調節輥輪軸向位置的機構。

輥輪軸承的潤滑可採用脂潤滑或油潤滑,輥輪的冷卻可採用水冷卻或潤滑油冷卻,取決於設計方式不同,特點不同各有利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