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瓦水電站

拉克瓦水電站位於印度亞穆納(Yamuna,又稱Jumna,朱木拿)河上,距北方邦的河源所在地亞穆諾特里100km。在德里東北約320km。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204m,水庫總庫容5.8億m,水電站裝機容量為30萬kW。工程計畫1996年建成。

拉克瓦水電站

Lakhwar Hydropower Station

概述

拉克瓦水電站位於印度亞穆納(Yamuna,又稱Jumna,朱木拿)河上,距北方邦的河源所在地亞穆諾特里100km。在德里東北約320km。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204m,水庫總庫容5.8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為30萬kW。工程計畫1996年建成。
壩址地質是由一條大向斜南翼上的千枚岩、板岩、石英岩與石灰岩組成,並有大量小型鹼性火成岩體侵入。大壩座落在火成岩體上,岩石一般呈粗粒狀,節理密集,岩層寬度約300m,可以布置大壩和壩後跌水池。水平地震係數為0.15g,壩頂垂直地震係數為0.75×0.15g,壩底為零,中間按壩高呈線性考慮。千年一遇洪水為8000m3/s,萬年一遇洪水為9850m3/s。在大多數施工期間,一般流量小於75m3/s。壩址4~9月份和10~3月份的平均氣溫分別可達26℃和17℃。相應同期的平均河水溫度為20.5℃和14℃。

樞紐布置
壩軸線在左岸成折線與岸坡相連線。除大壩外,所有其他建築物均布置在右岸。樞紐主要建築物有:高混凝土重力壩、壩頂溢洪道(在壩後有跌水池)、右岸發電引水系統和地下廠房。
拉克瓦壩壩頂高程800m,壩頂長454m,頂寬10m,底寬178m,上游壩坡為1∶0.3和1∶0.45,下游壩坡為1∶0.6,全壩由20個寬約22m的壩塊組成,壩塊之間設有灌漿橫縫,最後通過灌漿連成整體。由於基礎粘聚力低,幾種荷載組合下的抗滑安全係數達不到要求,故將上游坡放緩利用部分水重,增加抗滑穩定。壩基基礎廊道和排水廊道剖面為1.8m×2.4m,基礎廊道在壩底距上游面約為10%的水頭處,輔助排水廊道設在壩底中間。壩體混凝土量為287萬m3。
溢洪道為壩頂溢洪道,4孔,堰頂高程為781.25m,裝有17m×14.75m弧形閘門,百年一遇洪水時,壩頂有4m超高,千年一遇洪水時超高為2.3m,泄量8000m3/s。該溢洪道消能是在下游面高程712m和700m上分別設定一個分水墩和挑流鼻坎,在壩後建有一個長100m、寬83m的跌水池,池的底板用深6m、直徑36mm、中心距為2m的灌漿錨筋固定,並設有排水。在泄洪時,水流形成兩股射流在跌水池上空相碰並未起到摻氣的作用,使能量大部分在空氣中消散,這種布置形式要比消力池優越,可以縮短池的長度,減少水的沖刷深度。
地下廠房位於大壩右岸,埋深約為150m,長130m、寬20m、高44.4m,變壓器室和控制室均在其內。壓力鋼管直徑為4.5m,尾水隧洞長280m,需設調壓井。尾水隧洞出口位於跌水池下游。這樣在不關閉發電機組情況下,就可對跌水池進行檢查。
工程施工
拉克瓦壩採用2條隧洞導流,導流隧洞長600m,直徑5m,進口2洞高差為3m,最大泄量為350m3/s。這2條導流隧洞僅是在非季風洪水期使用。在季風洪水期,洪水可漫過圍堰過流。
大壩混凝土總量為287萬m3,澆築量最高日強度達到5000m3,混凝土拌和廠生產能力為240m3/h。運輸靠3條20t的索道,吊罐容量為6m3。混凝土骨料的運輸建有一條10.5km長的高空索道,從亞穆納河料場運到壩區,運輸能力為550t/h,粗細骨料的加工生產能力為850t/h,最大骨料粒徑為150mm。另建有混凝土冷卻製冰廠,可使混凝土拌和溫度達12℃。為減少大體積混凝土的體積變化,防止開裂,採用的主要溫控措施有:用低熱水泥或礦渣水泥,混凝土澆築溫度為10~20℃,近壩基混凝土澆築層厚0.75m,澆築間歇時間5~7d。同時進行後期冷卻,降低混凝土溫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