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吉林出版集團,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新一代人生設計大師古典傾情打造“人生開竅手冊”:心理學+職業規劃+人生哲學。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會經常覺得累?結婚一定要買房嗎?你認為堅持就一定會成功?你總忍不住與別人比較?只有有錢才能夠幸福?老闆可以掌控嗎?小人物就無法對抗不公平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又不知道自己該乾什麼?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但卻因為父母、老婆或者孩子不得不這樣過下去?每天都在混日子,卻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就一定會全心投入?如果有一個回答是“YES”,那么這本書就是你想要的。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那些困惑背後,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里的牆,阻礙著我們,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拆掉思維里的那些牆,你就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從“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須一點改變,你的人生也許就此大不相同。

編輯推薦

徐小平這樣稱讚古典:古典的名字,有點像“小平同志”我老人家的名字,聽了他的大號,大家都會過耳不忘。古典是一個具有古典氣質的美男子,外表好不算什麼,但外表好,又能夠表現得文靜優雅、慈眉善目,他是古典。他曾經是北京新東方國外部托福、雅思、GRE辭彙速記首席講師。聽他的課,辭彙與故事並進,激情與嚴謹共飛。一整天下來,學生形容是“累並快樂著”。他是新東方優秀老師,他是我一直關注、期待、鼓勵、並希望看到其事業騰飛的朋友。拆掉思維的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多少尋夢者在一道看不見的陳舊觀念、僵化思維的“鬼打牆”面前,踏破鐵鞋,無功而返……假如你疑似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你需要閱讀《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拆掉思維的牆,打開夢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加速人生的巡航。

俞敏洪說,新東方老師能夠寫出思想性和趣味性並存的著作的人鳳毛麟角,古典算一個。畢淑敏這樣說,有的書好玩,但看過之後你會忘記。有的書對你有幫助,但閱讀之時飽含艱辛。這本書,你讀的時候會充滿興趣,合卷之後會引發思考。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中所闡釋的觀點和豐富的事例,我相信會在某一個點上觸動心靈,甚至會改變你生命的軌跡。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也非常喜歡這本書:難得有一位故事說得好聽、用淺顯易懂的敘述來教導我們正確生活心態的本土作家。全球教練機構三強、埃里克森國際學院院長瑪麗蓮·阿特金森博士(DRMarilynAtkinson)這樣評價這本書:古典理解人們是如何自我領導,如何建立強大的自我,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觀與能力,以及如何把他們轉化為智慧與積極的行動。在書中,他將帶給你那些讓你真正擁有力量的文字,這力量讓你走上夢想之途。

幫助300000位讀者拆掉思維里的牆,1000000人生活豁然開朗,至今中國本土最令人驚喜的生涯指導書,改變你的人生版圖,連續120天穩居卓越網圖書總榜前十名,唯一入選《心理月刊》年度圖書的大陸原創作品。

媒體推薦

本書也收納了很多關於白領可以學習到的人生功課,真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極致表現。實在是值得一看的好書。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古典的這本書,我能夠一口氣讀完,表明了其內容的可讀性和觀點的新穎性。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俞敏洪

拆掉思維的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多少尋夢者在一道看不見的陳舊觀念、僵化思維的“鬼打牆”面前,踏破鐵鞋,無功而返……假如你疑似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你需要閱讀本書,拆掉思維的牆,打開夢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加速人生的巡航。

——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徐小平

有的書好玩,但看過之後你會忘記。有的書對你有幫助,但閱讀之時飽含艱辛。這本書,你讀的時候會充滿興趣,合卷之後會引發思考。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本書中所闡釋的觀點和豐富的事例,我相信會在某一個點上觸動心靈,甚至會改變你生命的軌跡。

——著名作家 畢淑敏

這本書,我認為是一碗熬出老母雞骨頭味的好雞湯。

——秋葉豆辦網友

推薦@古典的《拆掉思維里的牆》,這是我讀過的最淺顯、最實際、最直白的一本心理教育類的書。每個人都能在書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並且能看到解決方法。

——色色醬sina微博網友

作者簡介

古典,新精英生涯總裁。大學就讀土木工程,玩樂隊,練散打,騎腳踏車從長沙流浪到北京。想出國卻稀里糊塗進入新東方,歷任GRE首席辭彙講師、集團培訓師,新東方教育與職業發展協會會長。“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是我當年被新東方吸引的原因。但今天的青年,他們不絕望,更多是迷茫。人生終將輝煌,但哪一種是他們的輝煌?我的回答是:做自己,與眾不同!”2007年,創辦新精英生涯,希望幫助30%的青年人,做自己,與眾不同。

目錄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隸

*買房,賣夢想的房奴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職業安全感奴隸

*愛奴:你一個人也能好好過下去

*關於“愛”的三個誤會

*為什麼美女大多不認路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必問自己的兩個觸底反彈問題

*安全感不是拿回來的,而是給回來的

第二章 讓有趣的生命撲面而來

*你是“沒興趣”,還是“感興趣”

*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有趣之人,生命開始對你感興趣

*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

*初戀都會衰退,興趣會嗎

第三章 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嗎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你希望自己更加幸運嗎

*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

*思維里的牆如何限制我們

*如果你想被關愛,那就生病吧

*為什麼很多有錢人一點也不快樂

*關於心智模式的幾個觀點

*拆掉思維里的牆

*如何超越我們的心智模式

第四章 成功學不能學

*成功永遠是小機率事件

*別被名人成功故事忽悠了——史泰龍的“被造假”經歷

*肯德基上校的1009次失敗

*堅持一定會成功嗎

*模仿比爾·蓋茨就能成功?你死定了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誠的創業奇蹟

*獨孤求敗下江南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你現在就很成功

第五章 如何找到熱衷一生的事業

*不要只和要結婚的人談戀愛

*職業選擇的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和白頭偕老

*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工作——這樣選擇職業不後悔

*警惕職業的藝術照

*如何給職業的藝術照卸妝——看穿職業背後的隱藏面

*不遞簡歷也能入職的八種求職法

*千萬別做太完美的職業規劃

*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還是別做計畫吧

*什麼是一個好的職業規劃

*不要為一個水杯約束你的生命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IMPOSSIBLE和I’MPOSSIBLE:你離成功只差一點

第六章 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是誰在讓你不開心

*受害者與掌控者損益表

*你有沒有去過受害者天堂

*拒絕受害,現在就掌控你的生命

*這個世界不公平——出國會讓事情變好嗎

*找到那個你能改變的不公平

*美版俞敏洪的故事——我們如何面對不公平

*小人物也能有大掌控

*如何拆掉受害這堵牆

第七章 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你活在父母的劇本里嗎

*父母爽-我不爽的雙輸遊戲

*我爽-父母不爽的雙贏模式

*在人生的董事會上,你永遠是最大的股東

*做自己,還是演自己

*我們的幸福感是怎樣流失的

*誰動了我們的幸福

*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嘗試

*Waitingforlifeiswaitingfordeath

*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

*花費你的一部分過去,去購買一個未來

*壞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三分之一

第九章 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劃

*因為貴,所以好嗎——價格與價值這筆賬

*工作是不能用鈔票算的

*感情是不能放在秤上面稱的

*幸福不是用來講的——口是心非原則

*性格不是測出來的——我怎么知道我是誰

*向自己的生命發問

*別用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

*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劃

跋拆掉思維里的牆,看到光

序言

讓我們的生命有自己的價值

俞敏洪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古典是2002年。他在新東方樓下發GRE班的傳單,我邀請他到我辦公室,並且對他說:“我希望你成為一個比我更加好的辭彙老師。”他告訴我他叫古典,後來,他成為了新東方優秀老師。我知道那段時間,是他人生中一個絕望之年,失戀、想逃離出國、放棄自己的專業。新東方真正吸引他的,應該是新東方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精神。

再後來,我們有了更多的接觸,我們會一起到北京延慶的康西草原去騎馬,也會在教師培訓會議上見面,因為古典是新東方的培訓師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全國告急,我從美國飛回北京,一落地就直奔災區,在去災區之前,我就得知古典已經在災區做志願者。受到古典的啟發,新東方向災區前後派遣了幾十名老師做為志願者,為災區的孩子們做心理輔導,給他們上課。古典的愛情也和做災區志願者有關,新東方的一名女老師,和古典在災區工作時,同甘共苦,最後互相愛慕,終成眷屬。

古典的理想不僅僅是成為一個新東方優秀老師,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人生道路設計師,向青年人傳播他的理念,傳遞他的生命價值。他從零開始,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他收集並研究各種成功案例和心理案例,並且按照自己的方式編成課程,把其中的道理講給其他人聽。古典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儘管還有點青澀,但卻可以看到思想的大氣。這本《拆掉思維里的牆》,就是他的思想成果之一。

在這本書裡面,古典講了很多關於生命的價值、積極的心態與職業發展的故事,這也是他在新東方的成長經歷與所感所得。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和案例的分析,再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把“思維之牆”對人的限制講述得淋漓盡致。這種自我剖析與自我超越並存的快感,使得閱讀這本書變得非常有趣。

新東方老師的著作一般是英語學習類的,能夠寫出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的人鳳毛麟角。古典的這本書,我能夠一口氣讀完,表明了其內容的可讀性和觀點的新穎性。非常高興地看到,古典在幾年的不斷努力之後,找到了自己的發展路徑和心靈寄託,而且開始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

古典其人很古典

徐小平

我在新東方的年輕同事古典要我為他的新書《拆掉思維里的牆》寫序,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新東方青年老師很多,但古典給我留下獨特的印象,因為下列原因:

——古典的名字很古典。這是爸爸媽媽給他的真名實姓,而不是筆名藝名化名假名。孔子說:名不正,言不順。古典的名字,有點像“小平同志”我老人家的名字,聽了他的大號,大家都會過耳不忘。事實上,這也是我在見到古典之前他的名字就被我牢記的原因。

——古典的形象很古典。在新東方那些著名的不以形象外部取勝的教師群中,古典是一個具有古典氣質的美男子。我倒不是在這裡為了寫字而故意誇他。見過他真人的人,都會兀自仰慕古典。外表好不算什麼,但外表好,又能夠表現得文靜優雅,慈眉善目,他是古典。

——古典的講課很古典。他曾經是北京新東方國外部托福、雅思、GRE辭彙速記首席講師。聽他的課,辭彙與故事並進,激情與嚴謹共飛。一整天下來,學生形容聽他的課“累並快樂著”。古典是新東方優秀老師。

——古典的追求很古典。他在新東方聲譽日盛的時候,沒有沿著辭彙、英語的路子走下去,而是選擇到中科院讀了一個心理學碩士。他讀心理學碩士,是看到社會對人生諮詢巨大的需求,以及自己對諮詢事業的強烈興趣。古典的這個選擇,使他和我有了精神上的共鳴,事業上的呼應。

從英語培訓名師,到職業發展專家,古典並沒有在具體事務上找過我。他只是聽到自己心靈的召喚,看到了自己激情燃燒的方向,選擇了心理學作為專業,把職業發展作為事業,創辦“新精英生涯”諮詢公司,為社會提供著極其需要的職業發展輔導和諮詢,成為新東方教師轉型創業中一個最有特色的亮點。

古典,英文就是classic,就是經典。古典選擇了職業諮詢這樣一個與我的諮詢工作非常一致的工作作為他的事業方向,因此在我心目中脫穎而出,成為我一直關注、期待、鼓勵、並希望看到其事業騰飛的朋友。

現在,古典奉獻給青年朋友《拆掉思維里的牆》一書出版——拆掉思維的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多少尋夢者在一道看不見的陳舊觀念、僵化思維的“鬼打牆”面前,踏破鐵鞋,無功而返……假如你疑似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你需要閱讀本書,拆掉思維的牆,打開夢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加速人生的巡航。古典基於他的師生互動、諮詢實踐、以及作為青年人用自己的生命感悟的這些文字,一定能夠能夠打動讀者,給大家帶來有益的啟迪,使得職業諮詢、人生髮展這個寶貴的理念和實踐,更多造福青年一代。

後記

拆掉思維那堵牆,看到光

從開始寫,到寫完這本書。已經過去一年了。

這期間發生太多事情,讓我的內心久久不得安寧,我摘錄幾件如下。

獸獸門事件:

似乎已經定論成為一個炒作。不管是不是炒作,但是那些暴露的照片,讓她從一個不知名的車模變成北京車展上一天三十萬的模特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年輕女孩子,把自己最隱私的照片放到網路上傳閱,竟然能輾轉獲取一個工人一輩子也無法獲得的財富。

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如此殘酷而真實,為了換取“價格”這個社會我們願意出讓的“價值”竟然如此的沒有底線,這個時代能夠“購買”的東西,也真的如此沒有底線。

人體器官買賣:

原本被媒體描繪成在二線城市找個地方低價“養供體”,然後去城市裡高價“賣器官”收取暴利的器官買賣者劉宇被刑事起訴。這本來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劉宇卻給了我們故事的另外一個聲音:“有個患者出了15萬元。但這15萬元並不是都直接給了我,患者先交給醫院6萬元,剩下的9萬元他要等供體那邊安置差不多了才給我,因為他也怕供體找麻煩。這15萬元其實包含了所有費用,供體的手術、醫療、食宿、手續、報酬等,最後我拿到手的只有1萬元左右。”。

劉宇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器官的出賣者,賣肝之前在廣州打工,其父也在外面做環衛工人。因體力勞動過多,劉父2008年患腸黏膜破裂。急需手術。而手術所需的幾萬元,難倒了這個農村家庭。其時,劉宇的姐姐已經出嫁,弟弟正在讀大學,劉宇覺得他是家裡的頂樑柱,必須承擔起責任來。於是,他背著家裡人賣了自己的大半個肝臟。

“可是直到現在我也不後悔。”劉宇把自己賣肝的錢分幾次寄回了家,父親做了手術。他告訴父母錢是借來的,他會慢慢還上。

還有另一個讓他不後悔的理由:醫生說肝癌病人到了晚期,能救活他命的只有移植肝臟。“當時接受我肝臟移植的那個病人才30多歲,我救了他一命。我覺得,能救一條那么年輕的命,哪怕自己少活十來年,也沒什麼遺憾的。”

所以當接受肝臟移植的病友與他聯繫,問他能否再介紹一些人的時候,劉宇開始了中介服務。“當時我不覺得在害人,是在幫助別人。”

我覺得這個故事的真相遠遠比“黑心販子”讓我震驚。在這個故事中,沒有誰是真正的收益者,我們所有人都是輸家。我們用無價的器官換取了有價的金錢,但是用有價的金錢,我們又能換回別人無價的健康。面對這樣的置換,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為什麼社會把這些人逼到了這樣的絕境?如果我是他,我還能夠用什麼其他的方式?

富士康九連跳

一直到今天早上,富士康已經有9個我們的同齡人,鮮活的生命(我在校稿的時候,人數已經高達12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類似集中營的宿舍一躍而下。只有在自殺的瞬間,他們才覺得自己還活著。也只有在這一瞬間,我們才清醒,原來除了“打工仔”這幾個可以籠統概括上億人的標籤,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需要夢想,幸福,而不僅僅是時薪。

把眼光再拉遠一點,我們能看到這個工廠所在地東莞。也恰好是全國色情場所最大的集中地。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一種潛在的關聯?如果一個女子非要在以生命為代價的工廠和以尊嚴為代價的色情場所之間選擇,她是寧願跳下,還是寧願躺下?

在輪下,我們能做些什麼?

德文版《老子》的譯者,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寫的名著《在輪下》里說:“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甚至碾作塵土,且不償命。

在整個寫作中,我努力把控自己的文筆,不讓自己對世界太多的抱怨,不讓我成為一個挑剔的公平論者或者憤青,不把我們今天生活得不幸福快樂的原因,歸咎於歷史、社會不夠美好,而更多把重點放在我們的內心模式。

但是成為一個自我掌控,幸福的人,並不意味著就要兩眼一抹黑,調整心情,天天傻樂,那是一種罪惡。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今天身處的這個社會,真的可以通過你我的努力,再好一些。

面對時代的車輪,你做過些什麼?抱怨,哀嘆,還是自憐?這個車輪是聾子,他聽不到你的抱怨,那就先讓自己跑起來!所以我在這本書裡面,我寫到很多活出自己驕傲的人:比如“禪師”“快樂的計程車司機”“Kaplan”“文案天后李欣頻”。

但是而且如果你能夠在車輪下跑再快一點,請一定回去,拉拉那些快要失足在車輪下面的人,我用更加尊敬的筆墨描寫這些人:比如“口罩男”“洗腳工劉麗”“美版俞敏洪”“曉”……並不需要偉人,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一樣可以用自己的生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慢慢的,慢慢的改變這個車輪的方向,請你一定記得。

佛教的一個核心觀念是“慈悲”,只有先“慈愛”,才能去“悲”,而所有的愛,從愛你自己開始,然後愛才會從內心滿溢出來,流向那些沒有愛的地方,變成對世界痛入骨髓的“悲”。很多宗教的教義都講同一個道理,比如基督教的“福杯滿溢”——所有這些智慧,都告訴你:先好好的愛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後慢慢的愛更多的人。

哲學家羅素(Russell)說:“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longing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unbearable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三種激情,簡單但非常強烈,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無可承受的悲憫”。

正是先讓自己感到愛與智慧,你才會深深感到那種痛入骨髓的悲憫。你才能在這種悲憫之後,在你憤怒過、譏諷生命以後,很希望能做點什麼。

我則把這個希望寄托在新精英。這個機構還很小,路還剛剛開始,甚至只有幾個腳印。但是我希望更多人成長為自己的樣子,更多人在被命運劃定的路線埋頭行走時,被思維之牆擠在生命的狹小胡同裡面的時候,能夠停下來思考,然後打破生命的局限之牆,然後抬步離開那條別人設定的“光彩大道”,走向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路,在世界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凡走過的必有痕跡。我有的時候想,這本書就是我留下的一點痕跡——我努力拆掉那些思維的牆,希望在殘酷世界裡面開闢出一點光。但願後面的人如果能看到這個不算規整的豁口,欣然前行,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作品評價

新東方老師一般的著作都是英語學習著作,能夠寫出思想性和趣味性並存的著作的人鳳毛麟角。古典的這本書,我能夠一口氣讀完,表明了其內容的可讀性和觀點的新穎性。——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

拆掉思維的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多少尋夢者在一道看不見的陳舊觀念、僵化思維的“鬼打牆”面前,踏破鐵鞋,無功而返……假如你疑似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你需要閱讀本書,拆掉思維的牆,打開夢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加速人生的巡航。——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小平

有的書好玩,但看過之後你會忘記。有的書對你有幫助,但閱讀之時飽含艱辛。這本書,你讀的時候會充滿興趣,合卷之後會引發思考。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本書中所闡釋的觀點和豐富的事例,我相信會在某一個點上觸動心靈,甚至會改變你生命的軌跡。——著名作家畢淑敏

非常喜歡這本書。難得有一位故事說得好聽、用淺顯易懂的敘述來教導我們正確生活心態的本土作家。他舉的例子都非常的“生活化”而且“有趣”,並且由於他的職業背景(企業教練),本書也收納了很多關於白領可以學習到的人生功課,真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極致表現。實在是值得一看的好書。——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我帶著驚喜與欣賞期盼看到這本書,古典對於人類發展的寬廣視野和自我領導力推動著這本書的問世。他理解人們是如何自我領導,如何建立強大的自我,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觀與能力,以及如何把他們轉化為智慧與積極的行動。在書中,他將帶給你那些讓你真正擁有力量的文字,這力量讓你走上夢想之途。——全球教練機構三強、埃里克森國際學院院長瑪麗蓮·阿特金森博士(DRMarilynAtkinson)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