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男

口罩男

“口罩男”說的是一位男子戴著“口罩”在廣場上與廣州市建委負責人對話,質疑亞運整治工程中的鋪張浪費,反對花基和路沿石一律換用花崗岩的做法。市政府認同了這一意見,叫停了昂貴的道路裝飾計畫。據說僅此一項就能節支5000萬(還有一說為7000萬)。這就是所謂廣州“口罩男”的勝利。

簡介

口罩男網路走紅

昨日,網友對廣州叫停主幹道豪裝一致叫好,而在亞運整治工程諮詢會上發出“拯救廣州”聲音的口罩男,也成為網友交口稱讚的熱點人物。不過網友們也相當擔心口罩男會因為直言惹怒某些利益群體而惹上麻煩。

實際上,當日口罩男與建委主任簡文豪面談之後,也有些不安,說:“今天來反映問題,不會給我帶來麻煩吧?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廣州市民。”由於口罩男不願留下姓名電話等信息,只留了一個信箱地址,記者雖然寄發郵件約訪他,但到發稿時他都沒有回應。

口罩男上書

有錢請改善教育和衛生

頭戴帽子口罩、身上又背著宣傳板,當日出現在諮詢會上後,口罩男的身邊很快圍滿了市民,於是他打開隨身帶的背包,一邊派發傳單一邊高喊自己的主張,“為什麼廣州要這么浪費,好好的混凝土不用,非要用花崗岩,有錢不如改善一下我們的教育和衛生”。

他穿著普通,用一根細鐵絲將背負的展板固定在腰間,口罩、帽子非常厚實。在他散發給記者的傳單中,重點的地方他用了下劃線和加粗字型強調,像一般的申訴材料一樣,開頭他寫上了幾位省領導的名字。

“每天經過廣園東和環市路,看到好好的花基被砸爛,換成花崗岩。”口罩男坐下和簡文豪反映意見時十分理性,所講的話和傳單上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簡文豪向他解釋政策時,他很安靜,沒有插話或打斷對方。

網友叫好

敬禮,口罩男

有網民認為,憑口罩男一個小市民的能耐,叫停主幹道豪裝是比較天方夜譚的神話。最近,政府被城中多家媒體追問工程拖沓、瀝青骨料必須使用玄武岩的利益黑幕,才是叫停主幹道豪裝的真正理由。

不少網友認同一個市民的意見不可能成為叫停的最大理由,但是對於口罩男的勇敢直言都表示讚賞,認為這代表了廣州市民關注民生,而建委主任簡文豪的傾聽民意,也顯示了廣州市政府聞過即改的勇氣和魄力,總的來說,是市民和政府的雙贏。

而不少網友則在敬佩之餘,也為口罩男擔憂,“謝謝你‘口罩男’!講出了我們老百姓的心聲,這些話我也說過,只不過不敢像你這樣勇敢,怕得罪一些利益團體,我只跟朋友們說過。”“祝他好人能平安”;“我愛廣州,我更愛勇敢的廣州人民,敬禮,口罩男。”

口罩男大猜測

根據他的講述,“每天經過廣園東和環市路”,可以推測他住在越秀區或荔灣區,講一口標準的粵語、國語也比較流利,有可能是有一定閱歷和交際面的廣州本地人。

去年還備受肯定的輝綠岩,今年卻遭到棄用。

對此,不少工程負責人投訴稱,廣州道路瀝青攤鋪骨料被強行指定玄武岩,更巧合的是在被指定只能用玄武岩之後,其價格也從每噸160元左右升至330元,而輝綠岩每噸僅需170元。

一棄一用之間,廣州道路升級改造成本陡增5000萬元,且因玄武岩“價高量少”,不少大中修道路工程陷入拖工期困境……

口罩男捐款

2010年04月02日07:57,身負大串空礦泉水罐的口罩男到省慈善總會捐款。他行為藝術般全身掛滿空寶特瓶來到省慈善總會,一言不發地掏出8000元現金捐給了西南大旱災區。不同於前面幾次露面時候的滔滔不絕,昨天他雖然通知了媒體前往現場採訪,但自始自終都沒有回答記者的提問,只是淡定地捐錢、領憑據、打的走人,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

神秘捐款:落款依舊是“小市民”

由於在此前數次採訪中留下了記者們的電話,口罩男在昨日下午捐款之前特意通知了媒體前往採訪,但他依舊不改自己的神秘本色,用口罩墨鏡和帽子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也許是為了回響抗旱的主題,昨日下午4時半許,他如約出現在省慈善總會時,身上特意掛了一個用20多個空飲料品做成的道具,每走一步全身就嘩嘩作響,驚得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紛紛過來看熱鬧。

簡單說明來意後,口罩男從一個信封內掏出厚厚的一沓錢交給工作人員,經清點,一共是8000元。之後,口罩男交錢、領憑據、打的走人,整個過程始終保持沉默。至於為什麼要準備那么多寶特瓶、為什麼再度捐款,任憑現場記者怎么提問,他都沒有回答。記者注意到,捐款人名稱上他依舊用了“小市民”這一他最喜歡用的自稱。

掛空水瓶:提醒市民節水提醒政府節儉

在口罩男沉默著離開現場之後,本報記者通過電話和他取得聯繫。他解釋說,身上的20多個寶特瓶是發動親戚朋友找了幾天才找到的,目的是為了提醒市民節約用水,同時提醒政府應該謹奉節儉的傳統;至於在4個月內連續捐款的動機(第一次是為亞運捐了1萬元,第二次是為見義勇為的英雄陳學潛捐款6000元,這是第三次捐款),他表示是為了強化“口罩男”這一廣州好市民的形象,同時自己的家庭也確實有經濟實力可以負擔如此頻繁的捐款,“希望以後廣州有更多的口罩男和口罩女出現”。

官場口罩男

廣東佛山一名負責土地徵收的官員就違規征地問題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戴口罩,並稱其“有權不上鏡”。此前,該名官員一直迴避記者採訪。

官場口罩男 官場口罩男

放眼神州,遍考全球,沒有哪一國的政要在鏡頭面前講話會帶上大口罩,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基地組織發布的視頻里。基地組織帶大口罩是怕別人認出來,影響他們的秘密行動,佛山官場的這位口罩男當然不會是基地組織成員,他怕誰認出來呢?是不是平日相與甚歡的桑拿女三陪妹阿紅小霞麗麗她們?廣府話有諺曰:食得鹹魚抵得渴。官員屬於公眾人物,部分隱私必須讓渡,如果連自己的臉長什麼樣這樣的“隱私”都不願與大家分享,那就吝嗇得有些奇怪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