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滑竿

抬滑竿

漢族交通習俗。舊時交通不變,抬滑竿十分盛行。在山區抬滑竿仍十分流行,仍在一些旅遊聖地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地流行,並變成當地一個旅遊項目。

簡介

中國江南各地山區特有的一種供人乘坐的傳統交通工具。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紮成擔架,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前垂腳踏板。乘坐時,人坐在椅中或兜中,可半坐半臥,由兩轎夫前後肩抬而行。滑竿在上坡時,人坐得最穩;下坡時,也絲毫沒有因傾斜而產生的恐懼感;尤其走平路時,因竹竿有彈性,行走時上下顫動,更能給人以充分的享受,且可減輕乘者的疲勞。中國西南各省山區面積廣大,因此滑竿最為盛行。特別是峨眉山上的竹椅滑竿,流傳了幾千年。滑竿的意義已不局限於交通工具,更是當地民間習俗的一種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中國許多名山旅遊區,這種舊式的交通工具與現代化的汽車索道纜車並用。是當地旅遊交通的一個重要成員。

有人從扎擔架得到啟發,把擔架稍加改進,就成了滑竿,比轎子輕便快速。滑竿製作簡便,兩根三米多長的斑竹竿,兩頭尺把長的短槓作抬肩,中間用竹片編成軟扎,前系腳踏,冷天墊毛毯,熱天撐涼篷,軟紮上可坐可臥。轎夫花錢買了抬轎權利叫正輪子,沒有花錢買的叫副輪了。一轎三人抬,叫丁拐,兩人抬,叫對班。無論轎或滑竿,後面轎夫的視線被轎殼或軟扎擋住,須前面轎夫傳話告訴路上的情況,這叫報點子或報路號子。如,前面路很平直,前呼:“大路一條線,”後應:“跑得馬來射得箭。”要上橋了,前呼:“人走橋上過,”後應:“水往東海流。”前面的路彎拐多,前喊:“彎彎拐拐龍燈路,”後應:“細搖細擺走幾步。”路上有牛糞,前呼:“天上一枝花,”後應:“地下牛屎巴。”路上有個奶孩,前呼:“地下娃娃叫,”後應:“喊他媽來抱。”見啥說啥,振奮精神,鼓舞勞動幹勁,其生動風趣,與船夫號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巴渝的許

抬滑竿抬滑竿

多風景點,都有滑竿可供遊人乘坐。

滑竿的前身是轎子,古時叫“肩輿”。近代在四川出現的滑竿,據說開始於愛國將領蔡鍔發動的護國戰爭時,因為擔架不夠用,就地砍來竹子製作擔架,因為全用滑溜溜的竹竿綁紮,就稱為滑竿。

抬滑竿這種說法應該來自四川。滑竿是兩根竹子擔著一條藤椅做成的一種轎子。一前一後有兩人抬著,上山下山,在山高路陡的地方最常見。它的出現一是方便懶得費氣力爬山的人,另外也為了方便老年人。

漢中盆地位於秦嶺和巴山之間,除漢江有船可行,公路可走外,一般山區交通很不方便。因此,舊日流行一種載人的工具——滑竿。滑竿主要用兩根竹竿和竹篦麻編成,以麻繩結紮,約寬2尺,長近1丈,形似擔架。通常滑竿中間扎有涼椅,客人可牛坐半臥。天涼時可鋪軟墊,避雨遮陽可撐篷傘。

抬滑竿抬滑竿表演

過去在漢中城鄉有專門抬滑竿的腳夫,計價以路程遠近和難度算,翻山過嶺,下雨路滑,自然路費加倍。舊日勞動人民多靠。肩背步行,只有達官貴人財主才坐滑竿。

抬滑竿一靠力氣,二靠技巧,前後兩人講求配合默契,步調一致。前面的腳夫帶路,自然要心明眼亮,後面的腳夫也來不得半點馬虎。抬滑竿時腰桿挺直,腳移身不動,換肩不停步,如遇意外,前面的走快、走慢、停步,後面的要通過肩膀和趨勢即時感知,並及時調整,重新踏到一個點子上。行進時借著竹竿的彈性上下起落,客人坐在上面感到悠然自得。

抬滑竿是一種行當,無論起步、上下坡、拐彎、落腳郡有行話,前呼後應,像勞動號子一樣。如:

上坡時,前呼:“步步高!”後應:“踏穩腳!”

下坡時,前呼:“遛遛坡!”後應:“慢慢梭!”

遇路兩邊有人,前呼:“兩邊有!”後答:“中間走!”

呼語和應答用語簡短通俗,有韻有趣,腳夫通過呼應配合行進,同時可以減輕疲勞。客人坐在上面也不覺害怕和寂寞。

滑竿的作用沒有消失,山區一些人家仍用它抬傷殘病人。山區旅遊點也備有滑竿供人坐。

峨眉山抬滑竿人

倘若從峨眉山五顯崗徒步上雷洞坪,曲折盤鏇的小路上,沿途可見熙熙攘攘的嫩綠色在上上下下地遊動。這是抬滑竿的人,穿著嫩綠色褂子在勞碌奔忙。有人說,抬滑竿人“粗獷”、“俗”,對旅客“纏”、“宰”。持這些看法的朋友,不是對他們了解太少,就是對他們有偏見。

如果遊客與他們迎面而來,抬滑竿人便笑容可掬地用夾著峨眉土音的國語,輕聲柔氣地叫“先生”、“小姐”、“大爺”、“大娘”,“累吧,坐滑竿不?上面坡還陡著哩。”

“我們空著手走都累,你們抬我們爬坡不是很艱難嗎?”“我們習慣了,不覺累。”“我們怕你們摔跤,那多危險!”“不會的,峨眉山從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放心吧。”

抬滑竿抬滑竿人

有的跟在旅客後面,一邊悠著走,一邊叫:“先生”、“小姐”……“坐滑竿吧,坐滑竿不僅能及時消除路途疲勞,速度又快;不僅能更上一層樓看到更多風景,還能體驗到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所沒有的情趣與韻味,試試吧。”有的遊客在他們富有誘惑力的勸說下,心裡痒痒的也就瀟灑坐一回。可有的遊客任他們說得唇焦口燥,陪他們走上幾里也不動心。“嫩綠色”們就這樣成年累月奔波於峨眉山的游山道上。遊客一坐上滑竿,抬滑竿的走起來腿有彈性,兩人配合默契,滑竿閃悠閃悠,一上一下,很有節奏,如輕舟撥浪,似鞦韆晃蕩。遊客在滑竿里似坐猶躺,兩邊清山流泉,參天大樹,不斷往後移動,又不斷映入眼帘,猶如看峨山風光片;他們可什麼都不看,任思想馳騁,亦可什麼都不想,懨懨欲睡,何等愜意!

坐滑竿人,如身著黃、白、紅等色衣服與“嫩綠色”構成一體,那乘滑竿就如有綠葉扶著的美麗山花在微風中搖曳飄移;有時十乘八乘結隊而行,遠遠看去,猶如蛟龍在綠海碧波中遊走。為秀麗峨眉山增添了一道流動風景。

坐滑竿人的怡然舒暢、抬滑竿人的輕飄自如。他們果真一點都不覺累?如果你在九老洞管理處側,仔細觀察抬滑竿人從鐵索橋過來爬那個三四十米長坡的情景:竹竿壓肩,鼓足全力一步一步往上蹬。爬完坡已是氣喘吁吁,汗流夾背。人們會想他們肯定要擱下滑竿稍歇再抬行吧。意外的是他們竟沒作任何停留,僅將滑竿重心移在一隻肩上,另一隻手解開嫩綠色褂子讓涼風吹拂,像雄鷹亭翅一般,照樣閃悠悠地前去了;在清音閣去一純天的陡坡上立有一塊“攪翠”石碑處看抬滑竿的人,他們蹬得更為艱辛,但速度並不慢。上坡之後,揮汗如雨,仍未作任何停留,你如走在他們前面,不得不被他們如部隊急行軍的恢宏氣勢逼得你火速閃在路旁,對他們刮目相看,並油然而生佩服之情。他們很理解遊客急切心理,也為多攬到生意在和時間賽跑。

抬滑竿抬滑竿轎夫

也許你要說,他們還不是為掙錢嘛。是的,他們為了生活,為了家,每天忍苦耐勞,流汗掙錢,然而卻從不亂收錢——所謂“宰客”。一位旅客曾說:“從清音閣抬中峰寺價額為15元,我覺得兩頭都是很陡的坡,他們太辛苦,就主動多給10元,可他們執意不收,我感到過意不去。”

抬滑竿人,更不是認錢不認人,若遇特殊困難在路途難以下山的遊客,他們隨時伸出援助的手,把遊客抬到五里崗上車,分文不收。如把西安一位工程師從萬年寺抬到五顯崗,見其有困難,為給他留足返家路費,沒收一分錢僅是其中一例。

1996年春節期間(正月初二),正是數九寒天,雪花飛揚,龍門洞深潭已到了積凍的低度。石汝軍、雷貴陽、吳雲東等九位抬滑竿人,當天去峨眉城游耍後回家,正行至龍門洞,忽聽得“轟轟轟”幾聲巨響,跑去一看,啊,不好了:一輛小車失控從十餘高懸岩摔下水潭,四輪朝天。他們奮不顧身和衣跳下水,好不容易才打開了車門,把車內四人(其中一人已死)一一背上公路,送上車,刺骨的山谷水,和陣陣西北風,凍得他們發木、發麻,回家都患了一場重感冒,可他們無怨,無悔。

峨眉山抬滑竿人沒有一聲豪言壯語,無一句表白,然而到過峨眉山的人,誰能忘記那道嫩綠色的流動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