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種血友病因子

抗甲種血友病因子又稱海莫萊士;人凝血因子Ⅷ;凍乾抗甲種血友病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凝血第Ⅷ因子;濃縮第八因子;AHF;AHG;AntihemophilicFactor;Factor Ⅷ;Human Factor Ⅷ;Antihaemophilic Globulin;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Ⅷ]。

藥品名稱

抗甲種血友病因子

英文名稱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別名

海莫萊士;人凝血因子Ⅷ;凍乾抗甲種血友病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凝血第Ⅷ因子;濃縮第八因子;AHF;AHG;AntihemophilicFactor;Factor Ⅷ;Human Factor Ⅷ;Antihaemophilic Globulin;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Ⅷ]

分類

血液系統藥物 > 促凝血藥

劑型

100U,200U,250U,300U,400U,500U,750U,1000U。

藥理作用

C)常低於5%,重型低於2%。靜脈每輸注1U/kg,能升高血漿凝血因凝血因子Ⅷ活性2%。抗甲種血友病因子進入體內後不易產生抗凝血因子Ⅷ的抗體。

藥代動力學

抗甲種血友病因子靜脈輸入後的半衰期為4~24h,平均約12h,呈二相清除曲線,第一相反映血管內外的平衡,第二相反映因子Ⅷ被實際利用的情況。因子Ⅷ不能通過胎盤。

適應證

1.血友病甲。抗甲種血友病因子濃縮劑是防治血友病甲(先天性FⅧ缺乏症)外傷或手術出血的首要治療措施。

2.用於獲得性FⅧ缺乏症。

3.用於血管性血友病(vWD),輸注抗甲種血友病因子常可糾正止血缺陷,改善出血症狀。

禁忌證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1.抗甲種血友病因子禁與其他藥物同用。使用前需配製溶液,在室溫25~30℃時以注射用水100ml溶解抗甲種血友病因子,如發現有大塊不溶物時不可使用。配製好的溶液勿激烈振盪,室溫下可穩定24h,但在溶化後在3h內使用為宜。配製後的溶液不能再置入冰櫃。輸液器應帶有濾網裝置,滴注速度需個體化,一般每分鐘為2~4ml,同時監測脈率,最好在1h內輸完。

2.抗甲種血友病因子1U相當於正常新鮮血漿1ml平均所含的凝血因子Ⅷ的量。

3.10%~20%的甲型血友病患者會產生特異性抗FⅧ抗體,此時可套用大劑量或改用純化的FⅧ濃縮製劑進行治療。

不良反應

1.輸注過快可引起頭痛、發熱、蕁麻疹(可不做特殊處理)。

2.個別患者可發生寒戰、發熱及輕度過敏反應。

3.抗甲種血友病因子大量輸注會產生溶血反應(製品中含抗A、抗B紅細胞凝集素)或超容量性心衰,每天輸注超過20U/kg時可出現肺水腫。

4.注射局部燒灼感或炎症。

5.抗甲種血友病因子有可能成為病毒性肝炎和愛滋病的傳染源,雖經提純滅活處理也不能保證不被傳染(尤其是肝炎病毒)。

6.抗甲種血友病因子對因缺乏因子Ⅸ所致的乙型血友病或缺乏因子Ⅺ所致的丙型血友病無效。

用法用量

1.輕度關節出血:按每次8~10U/kg給藥,每天1~2次,連用1~4天,使體內FⅧ:C濃度達15%~20%。

2.中度關節、肌肉出血:按每次15U/kg給藥,每天2次,使體內FⅧ:C濃度達30%。

3.大出血或嚴重外傷無出血證據:按每次25U/kg給藥,每天2次,使體內FⅧ:C濃度達50%。

4.外科手術或嚴重外傷出血:為使內體內FⅧ:C濃度達80%~100%。按40~50U/kg於術前1h開始輸注,隨後使FⅧ:C濃度維持在30%~60%,為10~14天;或按公式計算:每次所需FⅧ單位=體重(kg)×要求增加的FⅧ:C的濃度(%)×0.5。

5.預防出血:大於50kg體重者每天500U,小於50kg者每天250U,使體內FⅧ:C濃度達5%~10%。

6.FⅧ抗體生成伴出血:首劑每小時5 000~10 000U,繼之以每小時300~1 000U維持,使體內FⅧ:C濃度維持在30~50U/ml。如同時行血漿置換,宜追加抗甲種血友病因子40U/kg,以增強療效。

藥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專家點評

是血漿中存在的一種凝血因子,參與內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當其缺乏時,可使凝血時間明顯延長,因而患者出現出血。適用於防治血友病甲(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獲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管性假血友病的補充療法。對血友病乙(缺乏凝血因子Ⅸ)和丙(缺乏凝血因子Ⅵ)無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