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之豫中會戰

抗日戰爭之豫中會戰

抗日戰爭之豫中會戰,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4月至6月,在抗日戰爭的豫湘桂戰役中,中國第1戰區部隊在河南中部地區對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2軍進行的防禦戰役。

概述

1944年4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12集團軍共5個師又3個旅 、1個飛行團 (飛機168架)、第1集團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14.8萬餘人,在第11、第13集團軍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漢鐵路(北京一漢口)南段為目標,向鄭縣(鄭州)、洛陽地區發動進攻。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8個集團軍1個兵團共17個軍約40萬人,在第八戰區和空軍(飛機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團軍依託黃河南岸既設河防陣地抗擊日軍;第4集團軍在河南汜水縣(今併入滎陽)、密縣(今新密)間山區構成防禦地帶,進行堅守防禦;第31集團軍集結於禹縣(今禹州)、襄城、臨汝(今汝州)地區,待機殲敵。

回顧

18日,日軍第37師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從中牟新黃河(今賈魯河)東岸向第28集團軍暫編第15軍河防陣地發起攻擊。

19日,日軍第110、第62師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28集團軍第85軍邙山頭陣地發起攻擊。突破陣地後,至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

25日,日軍第13集團軍以2個旅由安徽正陽關、鳳台攻向阜陽,作出向河南漯河進攻態勢,以牽制豫東守軍,打通平漢鐵路後撤回。

30日,日軍第12集團軍以3個師又2個旅向許昌發起攻擊。守城的新編第29師抗擊至5月1日失守。日軍第12集團軍鏇以一部沿平漢鐵路南進,主力轉向西進,尋找第一戰區主力決戰。第31、第4集團軍予日軍以打擊後,於5、6日分別撤往伏牛山、韓城。

9日,西進日軍攻抵龍門附近。隨即以一部進逼洛陽,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進攻。同日,由許昌南進之日軍第27師,與由信陽附近北上之第11集團軍宮下兵團(相當於旅)在確山會師,打通平漢鐵路南段。同日晚,日軍第1集團軍以8個營從山西垣曲(今古城鎮)強渡黃河,攻占河南英豪澠池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東西分進。

14日,與西進日軍擊退第36集團軍和劉戡兵團,包圍洛陽。

18日,日軍菊兵團(第63師一部)攻擊洛陽,守軍第15軍配屬第94師依託城防工程,頑強抗擊一晝夜,使敵攻擊受挫。華北方面軍令第12集團軍司令官指揮第110師一部、坦克第3師主力、騎兵第4旅和菊兵團攻擊洛陽。守軍孤軍奮戰至25日分路突圍,洛陽失守。在日軍第12集團軍主力西進後,第五戰區第55軍、第十戰區豫南挺進軍等部,向平漢鐵路南段實施襲擊,一度收復確山、漯河等地,以牽制日軍。  

6月2日,第一戰區主力、第八戰區一部發起反擊,戰至中旬,將日軍逐至陝縣、洛寧、嵩縣、魯山一線,雙方對峙,會戰結束。

點評

此戰,中國軍隊雖經艱苦奮戰,付出了重大犧牲,終未阻止日軍打通平漢線的目的,鄭州、許昌、洛陽、西平等戰略要地淪陷;但給予日軍以相當大的消耗。中國軍隊主力退守豫西、皖西各要地,繼續襲擾日軍,使其未能有效地利用平漢線(北平至漢口)的交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