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八年抗戰

抗日——八年抗戰

《抗日——八年抗戰》是由尼奧科技推出的一款以八年抗戰作為背景題材的戰爭策略遊戲。尼奧科技設計以中日戰爭為劇情主軸,玩家扮演國民革命軍華中戰區部隊某軍官,從淞滬會戰開始,歷經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多場著名的戰役,總關卡數將超過50關,內容極為龐大。

基本信息

背景

1905年,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發生戰爭。日本戰勝俄國,建立了對中國侵略的基礎……

抗日——八年抗戰 抗日——八年抗戰

這場戰爭,日本從俄國手中奪得了南滿鐵路和滿洲土地的租借權,從此日本得以立足東北,開啟了一連串對華侵略的歷史。

1915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以威脅及利誘等手段迫使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要求”,其中包括了延長租借期到99年等項目,奪得了在華的重大利益。

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武力推進到山東地區,日本眼見中國即將統一,深知這對他的侵略行為將造成極大阻礙,於是出兵山東濟南,以武力阻止北伐進展。

同年5月3日,日軍突然攻擊濟南軍民,沖入外交特派員公署,殘殺交涉員蔡公時,造成“五三慘案”。

直到隔年3月,中日簽訂協約後日軍才撤出濟南。

中國東北地區,日本維持其統治的主要手段是扶植奉系軍閥,借其力量長期控制東北。後來軍閥首腦張作霖終於明白日本人的目的是要占領中國,日本關東軍遂於1928年6月策劃“皇姑屯事件”,炸死張作霖。

1931年9月18日,日軍自行炸毀瀋陽附近的一段鐵路,誣稱為中國軍隊所破壞,並以此作為藉口展開軍事行動,攻占整個東北。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變”。

1932年1月,日本突然把矛頭指向上海,藉口僧侶遭到暗算,不斷往上海集結軍艦,中國的第19路軍也進入備戰狀態。28日深夜,雙方發生戰鬥。

日本軍隊遭到國軍的頑強抵抗,歷經一個多月的激戰才占領上海。

直至5月,雙方簽訂停戰協定,日本隨即撤兵,但是掩護“滿洲國”成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此次軍事衝突被稱為“一二八事變”。

1931年3月1日,“滿洲國”宣告成立。長春改名新京,定為首都。元首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實際上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日本完全占領東北之後,開始進攻熱河……

1933年5月,日軍越過長城侵入關內,距離北平只有50公里,中國要求停戰,熱河省自此也被納入了“滿洲國”的版圖。

日本並不就此滿足,又覬覦華北地區,開始全力進行使華北地區脫離國民政府的工作,“盧溝橋事變”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了……

基本介紹

尼奧科技特別選擇現代戰爭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一場大戰——八年抗戰,作為遊戲的背景題材。以這段國人最熟知的戰史,改編成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戰爭策略遊戲。

最壯烈的戰役,需要玩家共同參與。遊戲中玩者扮演一位國軍軍官,一開始他只是一名營長,帶領部隊完成上級指示的任務。這個時期的局勢已經相當緊張,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意圖大舉入侵,中國忍無可忍正式宣戰。一場影響世界局勢的大戰就此展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自此中日兩國之間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戰爭。這段悲壯的歷史想必各位玩家必定耳熟能詳、絕不陌生。但是畢竟歷史課本上所描述的抗戰事跡,對年輕一輩的玩家來說,是極為遙遠的事情,那個大時代所發生的事跡,都只是留下故事一般的印象,沒有機會認真感受。由尼奧科技所研發製作的《八年抗戰》,正是一款以中日戰爭為主題的戰略遊戲,整個遊戲即是以這段長達八年的戰爭歷史為劇情,讓玩家參與各個大小戰役,歷經數十次戰鬥,從遊戲過程中了解中日雙方兵力、裝備與戰術的差異,進而感受到五十多年前中國戰場的緊張局勢,以及當時的激烈戰況。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戰略遊戲,都鮮少以中日戰爭為主題,《八年抗戰》則針對國內玩家最熟悉的題材,設計以中日戰爭為劇情主軸,玩家扮演國民革命軍華中戰區部隊某軍官,從淞滬會戰開始,歷經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多場著名的戰役,總關卡數將超過50關,內容極為龐大。除了重現對日抗戰的真實戰史外,製作小組更增加了當年國軍尚未進行的大反攻計畫,讓玩家親身嘗試,如果當年日本沒有因為盟軍空投核子彈而提前投降的話,國軍如何進行反攻,一一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為了配合遊戲劇情,玩家必須從初期的小營長當起,率領數量少、訓練差、裝備爛的部隊執行各項任務,每次達成任務,都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裝備與補充兵員,玩家要妥善利用這些物資,擴充部隊,強化戰力,然後繼續累積戰功,提高聲望,不斷升官,團長、旅長、師長……逐步升為戰區司令!可以想像的是,當玩家成為戰區司令,率領精銳大軍,進行最後總攻的時候,該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啊!

除了劇情安排之外,戰略遊戲最注重的當然就是就是整個遊戲的戰略性作得如何,畢竟一場戰爭,除了兵力的多寡、裝備的良莠,物資的供應之外,決定勝敗的因素就在於戰略的運用與安排。在《八年抗戰》中,地形是影響戰略運用的最大要素,各種地形對於不同的兵種都具備不同的防禦等級,地勢的高低也絕對影響攻擊力的發揮,玩家必須因應每一關戰場的形勢,策劃出最佳的攻擊路線或防禦陣式,利用地形的掩護與路線的安排,常常能出奇制勝,以寡擊眾!此外,活用不同的兵種,善用部隊的特殊技能,以及誘敵、圍殲、突擊、地雷、空襲……等等戰術,如果能夠融會貫通,加以靈活運用,必定能克敵致勝,高唱凱歌!

本遊戲除了要考驗玩家的戰略頭腦之外,養成及訓練的策略也是遊戲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份。遊戲一開始,玩家將從一個率領三五支部隊的小小營長,逐步建功立業,擴展部隊,利用有限的物資與裝備,培養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超級戰將,進而建立起一支兼具機動與攻擊力量的強大部隊!

《八年抗戰》共設計了十八種不同特性的部隊,包括輕重步兵、各種輕重坦克、大炮、突擊隊、工兵等等,更特別有抗戰時期著名的大刀隊。每一種部隊因為屬性的不同,適用在不同的戰場地形或是戰術任務。玩家在每一關任務達成後,都可獲得各種不同的物資或配備,您可以自行安排組合,在戰備模式中,建立各種部隊,以應付未來各種可能的戰局。除此之外,經驗值愈高的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就愈強悍,訓練精良的部隊也往往能夠以弱擊強、發揮以一當百的戰力;而部隊的士氣也是影響攻擊強弱的關鍵,但是,在戰局吃緊的狀況下,您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好好整編訓練,如何一面應付接連不斷的戰鬥任務,一面強化己方部隊的戰力,將是所有玩家最大的考驗。

尼奧科技這次推出睽違以久的國產戰爭策略遊戲,配合國人最熟知的抗戰背景,絕對是一套值得一試的好遊戲。

註:如遇存檔消失的情況,請先在遊戲根目錄下建立save資料夾。

兵種

先列出較有用的兵種,排列是按作用分的,不代表重要性。要結合遠中近程的立體打擊力量,再加上輔助策略(兵種後的括弧內是基礎射程):

1、恢復類:

運輸隊(1-3):會恢復類策略,後勤隊當然重要,分兵的話每路軍隊都該配一隊。其周圍的部隊可以自行補給和補充。

2、輔助攻防類:

迫擊炮和炮系(包括自走炮)會助攻,重步兵和戰車系(包括裝甲車)會協防。都是範圍策略,除了重步兵的協防要8級,其它全要6級。重步兵和迫擊炮的壓迫早期也很重要。

3、遠程打擊:

自走炮(2-7):射程遠,移動快,攻擊強,還會助攻……,戰車與火炮為一體,速度與力量的結合!這樣完美的武器才要6倍物資(耗費相同的輕戰車怎么能跟它比?)!難怪成為很多玩家的最愛,後期有了它,其它戰車與火炮都是多餘的。

中戰車(2-6):協助自走炮,加強反坦能力,還會協防。

指揮車(1-3):可轟炸8格遠(中心點7格),相鄰的部隊(3*3區域,不分敵我),對占多格的重武器不重複計算,對密集步兵效果好。缺點是受天氣制約,如果需要時不能用就麻煩了。另外一仗只能用3次,所以還是要保障常規火力。可以用於偵察。其周圍的部隊可以自行補充。

4、中程打擊:

重步兵(2-5)、迫擊炮(2-5):占地小,便於加火力密度;地形適應性好,適於攻山等狹窄地形。開始就會壓制,早期重要策略。射程升級2次,後期也不吃虧。

5、近程攻擊:

輕步兵(1-3):基礎的也是中堅的,邊打邊藏是他們的特色。

突擊隊(1-3):輕步兵的“升級”兵種,戰鬥力大增,地形適應性好,當然耗費也大增。

有些兵種在特定時期有特殊作用(主要是早期),亦詳加說明,也要注意利用:

1、大刀隊:物資便宜,升級快,早期重要肉搏力量。但中期以後遠程武器大量出現,其必須貼身肉搏的弱點暴露無疑。可以升級後轉成其它有好策略,但級別要求高的兵種。

2、戰車、炮兵:早期可以提供遠程打擊力量,擁有第一支輕戰車時感覺很爽的,但後期比起自走炮就差遠了。

射程提一下,注意敵人的火炮:重炮3-8,輕炮2-7,重戰車2-6,輕戰車2-5。

3、游擊隊:地形適應性好些,但整體戰力遜於輕步兵,早期步槍不夠時可以用。

4、工兵:如果實在拼不過,只好埋雷了。早期可用,後期會玩雷的多了。

其他兵種沒什麼用,簡單說一下:

1、騎兵:攻擊差,耗費高,早期哪有多餘的物資偵察?轉職吧。

2、裝甲車:耗費少,還要平均各項指數,沒特點。

3、高射炮:基本上只能用來防空,還不如打擊敵人的指揮車更快。

秘籍

在戰場模式中:點選任何一部隊,然後執行『休息』的指令

在休息特效出現後,還沒有結束前,快速將滑鼠游標

移到右上角系統命令小圖示處,連續點超過10次

記住,這個動作一定要在休息特效播完前完成

如果出現儲存或載入視窗也沒關係

你只要按滑鼠右鍵一下就能去除

如果正確的話,畫面下方會出現一個命令輸入列

這時就可以打字輸入命令了

至於密技有無開啟按完後輸入幾個英文字看看就知了

power = 即可將該單位的士氣、戰力、經驗立刻全滿

point =恢復所有部隊行動點數

mat =增加總物資 100

supply =補給特定部隊的部隊資源(會扣總物資的數量)

遊戲截圖 遊戲截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