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宋慶齡是已故中國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自中山先生過世後,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孫中山先生尊稱為國父,以表尊崇。

在國內國際以“保盟”、“工合”等組織的名義,廣泛開展了募捐、戰時救濟和組織生產自救,有力地支持了長期抗戰,在這條特殊的戰線上,為中國的抗戰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1932年2月12日,宋慶齡在吳淞口前線斷垣邊,手持未爆炸的敵彈留影,表示抗戰到底的決心。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宋慶齡(1893-1981)

宋慶齡(1893-1981),革命家、社會活動家。海南文昌人,生於上海。1907年至1913年赴美求學。1915年與孫中山在日本結婚,協助孫中山先生致力民主革命。1925年孫中山病逝後,她堅決維護孫中山以“扶助農工”為基礎的三民主義,積極喚起民眾,保障民權,爭取民主,反對侵略。1949年,宋慶齡應毛澤東周恩來的邀請,參加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國後,她先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主席、中國福利會主席等重要職務。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決定接收宋慶齡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5月16日,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宋慶齡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關心祖國的社會進步和經濟建設,殷切期望並積極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傾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在抗日戰爭中,宋慶齡為了促進全民族的團結抗日及國際反法西斯的鬥爭,發起組織了“保衛中國同盟”,倡導組織了“工業合作協會”,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爭取了大量的國際援助。在國內國際以“保盟”、“工合”等組織的名義,廣泛開展了募捐、戰時救濟和組織生產自救,有力地支持了長期抗戰,在這條特殊的戰線上,為中國的抗戰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相關連結:

抗戰時期的文化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