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吉鎮

抓吉鎮

抓吉鎮位於黑龍江省最東北角,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地帶,東部和北部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俄邊陲鎮卡雜相望,西部與別拉洪鄉,南部與海青鄉接壤。抓吉鎮有14個自然村,總人口4320人。區域面積276平方公里,林原面積800畝,耕地面積8.3萬畝,草原面積2.8萬畝。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抓吉鎮位於黑龍江省最東北角,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地帶,東部和北部隔烏蘇里江與俄

抓吉鎮抓吉鎮
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俄邊陲鎮卡雜相望,西部與別拉洪鄉,南部與海青鄉接壤。抓吉鎮有14個自然村,總人口4320人。區域面積276平方公里,林原面積800畝,耕地面積8.3萬畝,草原面積2.8萬畝。抓吉鎮是我國最早見到太陽的行政鎮,素有“東方第一鎮”美稱,轄區內還有全國聞名的旅遊勝景—烏蘇鎮,該鎮距抓吉鎮8公里,烏蘇鎮上駐紮著邊防哨所曾經被胡耀邦同志命名為“英雄的東方第一哨”駐軍在烏蘇鎮哨所的官兵,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嘉獎。

經濟發展

以改革統攬全局,抓經濟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經濟的發展,2002年,抓吉鎮農業生產在前三年連續受災的基礎上,全年糧豆薯產量達到80000噸,畜牧業繼續走引聯帶進、引聯與自繁,放母還犢相結合的發展之路,重點向規模經營方向發展,到2002年黃牛存欄1650頭,生豬存欄2000頭,羊存欄600隻,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鄉鎮企業健康穩步發展,完成總產值30萬元。農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主要農作物有大豆、小麥、水稻、玉米、雜糧、薯類。為加快基地建設步伐,2001年又新擴建標準化溫室大棚面積2000平方米。農村建設和技術改造取得新進展,村屯道路基本實現沙石化,極大方便了農業生產的進行。全鎮七個行政村通訊實現了程控化,程控電話入戶率達63%。1998年所有村屯順利接通了國電,實現了國電聯網,率先實現了無電村。水產資源豐富,轄區內水域面積達17萬畝(含河面、泡沼等)盛產的鱘鰉魚、大馬哈魚(鮭魚)馳名中外,是大馬哈魚的故鄉。更有“三花五羅”、、鯰等種類繁多的江雜魚,因其魚質好、產量高,在我省負有盛名。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泡沼為發展魚、、鵝等養殖(禽)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正期待著開拓者開發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