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機理研究

技術轉移機理研究

《技術轉移機理研究:困惑中的尋解之路》基於知識和能力流動的技術創新體系,將技術轉移視為不同主體對知識屬性及價值的認知與識別、基於經濟利益的雙方博弈、在特定組織交易制度及經濟支持體系下的資源配置抉擇過程。研究了創新體系的技術知識認知與拓展、組織網路構建與連線、經濟價值實現與經濟能力支持等對技術轉移效率的影響,闡釋了技術轉移的知識、組織與經濟機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技術轉移是技術創新的核心環節。在技術已經成為當今國際競爭重要手段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加快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對落實科技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一、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我國技術轉移實踐中存在的、令人困惑的兩大現象:一是經過2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在引進技術實踐中,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沒有取得預期成效。顯然,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並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有著自身特定的規律和機理。通過對國際技術轉移發展趨勢的考察,我們進一步得到有益的啟示:技術轉移是基於特定創新體系上的系統過程。因而,我們有必要把技術轉移置於技術創新體系之中,對其內在機理進行研究。
第二章,筆者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創新,技術創新體系並不是各種創新要素的簡單組合和集聚,其邊界不限於一個國家的疆界、不限於特定製度作用的空間,也不限於基於技術譜系的產業技術鏈,而是基於技術知識和能力聯繫、促進技術知識產生、發展、轉移和利用的社會經濟網路。在對現有技術創新體系概念進行評述的基礎上,作者從新的視野對技術創新體系概念及結構進行了闡釋。筆者認為:基於技術創新體系的技術轉移,實質上是不同主體對知識屬性及價值的認知與識別,是基於經濟利益的雙方博弈,是在特定組織交易制度及經濟支持體系下的資源配置抉擇。
第三章,在對技術轉移概念進行界定分析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技術轉移的主要方式及基本特徵,剖析了已開發國家技術轉移的主要機制,總結概括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技術轉移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將技術轉移置於創新體系背景之下,研究了基於創新體系的技術知識流動過程以及技術轉移體系,揭示了技術轉移的相關主體、技術轉移體系的結構、技術轉移體系的自身運行機制及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機理。
第五章,筆者認為,技術轉移首先是知識的認知與拓展過程。鑒於知識自身屬性對技術知識轉移有重要影響,在馬克斯·H.博伊索特知識屬性分析構架基礎上,考慮到技術知識,特別是產業技術知識已經出現的日益明顯的系統化特徵,對其分析構架的編碼和抽象兩個維度進行了綜合,引入了知識體系化變數,構造了一個新的三維分析構架和知識轉移係數概念,揭示了知識加工程度、擴散程度、體系化程度與技術知識轉移係數之間的函式關係。針對知識在不同主體之間進行轉移和傳遞的特徵,區分個體知識和組織知識,通過技術能力系統兼容性的比較,對兩種不同知識、在兩個不同主體之間進行傳遞和轉移時的知識轉移效率進行了比較研究。
第六章,技術轉移總是發生在創新體系的社會網路之中,創新體系的組織網路形態及聯結程度對技術知識轉移有重要影響。筆者從技術知識轉移需要較高成本、具有較強的主觀選擇特徵出發,論證了以市場機製作為技術知識轉移基礎機制的必要性,從技術知識轉移的動力基礎、技術知識轉移與市場結構等方面分析了技術知識轉移的激勵制度。然後,針對創新族、創新鏈、創新網等創新體系的常見組織形式,分析了不同產業、不同性質的企業在技術知識轉移上不同的規律,揭示了不同組織方式中技術知識轉移的機理。最後,將技術轉移方式視為不同的技術知識轉移組織形式,通過不同技術轉移方式下知識轉移效率的比較研究,揭示了不同技術轉移方式下的技術知識轉移機理。
第七章,筆者將技術轉移視為一個經濟過程,把技術知識轉移交易視為一個經濟博弈過程,研究了技術轉移的經濟價值實現和經濟能力支持對技術轉移的作用機理。首先,筆者把技術知識轉移視為一個不同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利用博弈論中的雙方叫價拍賣模型,分析了影響技術交易成功率的因素,確定了技術知識轉移的實現條件,探討了提高技術交易成功率的途徑。其次,將技術知識轉移交易視為一項投資活動,從投資收益角度出發,通過不同技術轉移方式的投資收益比較,揭示了不同技術轉移方式在達成技術交易時的機理;再次,研究了經濟能力支持因素對技術知識轉移的影響,通過偏相關分析,確定了影響技術知識轉移的關鍵經濟能力支持因素,揭示了其作用機理。第八章,根據前邊的研究成果,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結論,並對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二、本書的創新點
本書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技術轉移中的技術知識與能力綜合概括為知識,將其置於以知識流動的範圍為依據定義的創新體系之中,從創新體系的知識認知與拓展、組織構建與聯結和經濟價值實現與能力支持等三個維度出發,對技術轉移的機理進行研究,更本質地反映了技術轉移的特徵。
第二,基於知識體系化對技術轉移有重要影響的認識,對馬克斯·H.博伊索特知識屬性分析構架進行了改造,將其分析構架中的編碼和抽象兩個維度進行綜合,引入知識體系化變數,構造了一個新的三維分析構架和知識轉移係數概念,揭示了知識加工程度、擴散程度、體系化程度與技術知識轉移係數之間的關係。同時,通過構造知識轉移係數、技術能力系統知識兼容與協同程度等概念,對兩種不同知識、在兩個不同主體之間進行傳遞和轉移時的效率進行了比較研究。
第三,從技術轉移需要較高成本、具有較強的主觀選擇特徵出發,論證了創新體系的組織機制、市場結構等對技術轉移的影響。將技術轉移置於創新族、創新鏈、創新網等創新體系的具體組織形態中,分析了不同產業、不同性質的企業在技術轉移上的行為規律特徵。
第四,把技術轉移視為一個經濟博弈過程和投資活動,從博弈均衡和投資收益角度研究了技術轉移的實現條件,探討了提高技術轉移成功率的途徑。基於市場需求是影響技術轉移重要變數的認識,利用相關數據進行了偏相關分析,得出了大企業創新能力對技術轉移有關鍵影響的結論,對推進實踐中的技術轉移有重要借鑑意義。

作者簡介

張玉臣,清華大學工學學士(機械工程)、碩士(管理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博士。同濟大學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執行副所長,上海世茂股份公司獨立董事。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新與創業。 主持國家及上海市科技管理相關研究課題20多項,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創業投資管理》等專著4部。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獎,世界管理大會優秀學術論文獎、上海科技論壇優秀建議獎等獎項。

目錄

第一章 技術轉移中的困惑及啟示
1.1 困惑和思考
1.1.1 實踐中的困惑
1.1.2 困惑中的思考
1.2 觀察和啟示
1.2.1 國際發展趨勢的觀察
1.2.2 觀察後的啟示
1.3 探詢破解困惑之路
1.3.1 研究的意義
1.3.2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審視技術創新體系結構
2.1 技術創新理論及其發展
2.1.1 技術創新理論的產生與演進
2.1.2 技術創新理論的現狀
2.1.3 技術創新理論在我國的發展
2.2 技術創新體系及其結構
2.2.1 現有技術創新體系概念的分析
2.2.2 基於知識流動的創新體系概念
2.2.3 技術創新體系的結構分析
第三章 洞悉技術轉移趨勢
3.1 技術轉移及其主要方式
3.1.1 技術與技術轉移
3.1.2 技術轉移與相關概念
3.1.3 技術轉移的主要方式
3.2 已開發國家技術轉移現狀
3.2.1 已開發國家技術轉移的基本情況
3.2.2 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轉移機制
3.3 國際技術轉移的發展趨勢
3.3.1 技術轉移趨勢的一般概括
3.3.2 技術轉移趨勢的研究結果
第四章 基於創新體系的技術轉移
4.1 基於創新體系的知識流動
4.1.1 知識的內涵與分類
4.1.2 知識的流動與傳遞
4.2 基於創新體系的技術轉移體系
4.2.1 技術知識轉移的相關主體
4.2.2 技術知識轉移的體系結構
4.3 技術轉移體系自身及與環境的互動
4.3.1 技術知識供給與需求主體的互動
4.3.2 技術知識轉移各類主體的耦合
4.3.3 知識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組合
4.3.4 技術轉移體系與環境的互動
第五章 技術轉移的知識認知與拓展
5.1 不同屬性的知識傳遞與流動
5.1.1 知識的自身屬性
5.1.2 不同屬性的知識流動機理
5.2 不同主體的知識轉移機理
5.2.1 兩個主體之間的知識轉移模型
5.2.2 兩個主體之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
5.2.3 兩個主體之間的知識轉移機理
5.2.4 兩個主體之間知識能力演變的數學分析
5.3 個體及組織知識轉移機理分析
5.3.1 個體知識轉移的機理
5.3.2 組織知識的轉移機理
第六章 技術轉移的組織構建與聯結
6.1 創新體系的組織機制與技術轉移
6.1.1 技術知識配置機制
6.1.2 技術轉移的激勵機制
6.2 創新體系的組織結構
6.2.1 創新族中的技術轉移
6.2.2 創新鏈中的技術轉移
6.2.3 創新網中的技術轉移
6.2.4 三種創新形態的比較分析
6.3 不同技術轉移方式的組織機理分析
6.3.1 知識轉移通道對知識轉移效率的影響
6.3.2 典型知識通道的知識轉移效率
第七章 技術轉移的經濟實現與支持
7.1 技術知識轉移的經濟博弈分析
7.1.1 技術轉移的經濟博弈變數
7.1.2 技術轉移雙方叫價拍賣交易及均衡條件
7.1.3 技術轉移交易的均衡特徵及影響因素
7.2 技術知識轉移的投資收益分析
7.2.1 技術知識交易的投資收益
7.2.2 不同技術知識轉移方式的投資收益
7.2.3 不同技術轉移方式的投資收益的比較
7.3 經濟能力對技術知識轉移的影響
7.3.1 影響技術知識轉移的經濟能力因素
7.3.2 經濟能力因素影響技術知識轉移的機理
第八章 研究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書摘插圖

第一章 技術轉移中的困惑及啟示
1.1 困惑和思考
1.1.1 實踐中的困惑
(一)困惑之一
為什麼在做出大量努力以後,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沒有顯著提高?我國的技術轉移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是在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後,為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而啟動的。我國政府把技術轉移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發展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1985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並制定了支持技術轉移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具體政策措施。在其後20多年的時間裡,我們不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如《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規定》和《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等,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契約法》等法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