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學習

書主要研究新型學習方式——信息化學習方式。揭示信息化學習方式中歷史與現實、技術與人、本質與形態的基本規律。提出影響信息化學習方式發展的雙動力說和信息化學習方式發展的三階段說。指出學習是人的一種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動,信息化學習方式的本質是人的信息化生存。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技術與學習

本本書對“技術工具論”進行了深刻反思,指出人的認識和思想能力的不斷提高,最終決定了信息技術的命運,並回答了信息技術與師生的關係問題。提出了“現代信息素養”的概念,並賦予其獨特的內涵。初步搭建了一個研究信息化學習方式的理論框架與概念體系,進而進行形態學研究,提出信息化學習方式的設計策略。

本書適合教育科學研究者,各級各類教師、教育管理者,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閱讀、參考。

編輯推薦

本書從歷史、現實和理論的視角出發,針對各種問題,對信息化學習方式進行了比較全面而深入的、“想大問題、做小事情”的探索。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決如何認識新事物的問題,回答信息技術與學習活動相結合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科學問題,初步完成對信息化學習方式的個性化認識,重點探討信息化學習方式的一些關鍵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揭示信息化學習方式中歷史與現實、技術與人、本質與形態的基本規律,並且以背景、歷史、現實、本質、技術、人及形態等要素為核心初步搭建了一個研究信息化學習方式的理論框架與概念體系,並進行形態學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出信息化學習方式的設計策略,為信息化學習方式的理論與實踐提供理論服務。討論了學習和學習方式的問題。學習是人的一種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動,是人的一種積極的綻放狀態,有不斷發展、超越和積極向上之意。

作者簡介

李芒,男,1961年6月6日生於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1999年在北師大教育技術學系獲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導師為烏美娜教授;2007年在北師大教育學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裴娣娜教授。 2000~2001年被教育部選入北京大學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做訪問學者。1984年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985年任電視教育教研室副主任,1990年任無線電電子學系黨總支副書記,1992年任學校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理事,全國高校文理科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高等教育學會電化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日本教育工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技術與教學,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原理等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前言

緒論

0.1 研究信息化學習方式的意義

0.2 研究的基本問題

0.3 怎樣研究信息化學習方式

第1章 學習方式的演變——信息化學習的出現

1.1 信息化學習方式的歷史審視

1.2 信息化學習方式的現狀考察

第2章 信息化學習方式的本質探究——本體論追問

2.1 對信息化學習方式研究起點的認識

2.2 對學習方式的認識

2.3 對信息化學習方式的認識

第3章 信息化學習方式中的技術——技術與人

3.1 哲學式追問:技術到底是什麼

3.2 信息化學習方式中的技術與人的關係

第4章 信息化學習方式中的人——學生和教師

4.1 信息化學習方式中的學生

4.2 信息化學習方式中的教師

第5章 信息化學習方式的形態——設計與案例

5.1 信息化自主學習

5.2 信息化合作學習

5.3 信息化探究學習

5.4 信息化接受學習

5.5 信息化體驗學習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