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老酒

承德老酒•重口味承德老酒,是河北重口味酒業開創的獨具承德風味的白酒產品。重口味酒是民間四大名酒之首,已經引領河北白酒市場跨越了新的階段。重口味酒,承德風味型白酒開創者與領導者。正宗承德老酒,請認準重口味。
重口味•承德老酒——品牌廣告語:“重口味,承德味”。

儀狄造酒•重口味
承德,山清水秀,環境宜人,自古便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絕佳之地。承德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水質甘冽極其適合酒水釀造。承德的自然環境,林地面積占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積占40%,森林覆蓋率48%。或許,正是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引得酒仙下凡。一直以來,這裡流傳著“儀狄造酒”的傳說。夏禹時期的夷狄,是中國北方酒飲的開創者。他曾遍訪名山佳水,以期釀造傳世美酒。他曾多次到訪承德,為承德地區酒水的釀造注入了畢生的心血。將釀造獨具承德風味白酒(重口味)的火種,在3000年前就播撒在這裡。

康熙盛世•重口味
清王朝時期,承德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這裡毗鄰京、津、西顧張家口、東接遼寧、北倚內蒙、南鄰秦皇島、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由於這裡的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於是清帝康熙在此興建避暑山莊,帝王在此消夏理政,使這裡成為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這也促進了承德地區白酒的發展,為重口味酒(承德老酒)的開宗立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帝康熙六十大壽。康熙帝舉辦千叟宴,以彰顯盛世之功。宴席所用酒飲,悉數取自承德。康熙飲後大加稱讚:“此酒別具風格,口味極重,果然重口味”。並御賜此酒,席間1800餘人,人皆有份。自此,“承德老酒-重口味”這句順口溜便在民間傳播開來,也帶來了重口味酒(承德老酒)的暢銷。

民間四大名酒•重口味
康熙千叟宴後百餘年間,重口味•承德老酒聲譽鵲起,與悶倒驢、燒刀子、老白乾等酒並稱於世,被老百姓口口相傳為四大名酒。這四大名酒,分別是承德的重口味、內蒙的悶倒驢、遼東的燒刀子和衡水的老白乾。重口味名稱源自康熙帝之口,重口味(承德老酒)的名氣便更大一些,居於四大名酒之首。這四大名酒的地位均是來自民間的口碑相傳,及至今日便被稱之為“民間四大名酒”。1952年,官方評選四大名酒,便是受到“民間四大名酒”的啟發。隨著當時國家實施的計畫經濟發展,和政府主導的酒水行業技術改革的推廣,導致了“官方四大名酒”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阻礙了“民間四大名酒”的傳承。因為“民間四大名酒”都是土方土製,難以擴大規模,對糧食的消耗較大。當時的中國經濟正處在很艱難的時刻,國家選擇採用新技術提升糧食使用效率,藉助“官方四大名酒”實現快速推廣新技術而遏制“民間四大名酒”的高糧耗發展,這也就不足為奇了。上世紀80年代後,中國開始市場經濟,民間四大名酒才開始逐漸恢復發展,雖不見了昔日風光,但也都成為地方的特產而揚名於外。

發展中的重口味酒業
重口味酒(承德老酒)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相傳已有3000餘年。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間,正式定名於公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今也有300年歷史了。重口味酒(承德老酒)以“重在口,不在頭”,“重在口、爽在心、利於身”,“濃郁香重、甘冽醇柔”著稱於世。近幾十年來,我們把現代化管理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品種不斷增加,產品度數不斷多元化,目前已形成了從68°到32°一百多個品種規格的重口味系列白酒和重口味•承德老酒。我公司產品以優良的質量多次在重大評比中獲獎,“省優”、“部優”、“1993年亞太地區高品質酒飲黃金勳章”、“1999年中日韓名酒博覽會一等獎”;也先後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食品優秀企業”、“產品質量信得過企業”等稱號。
我公司以21世紀新市場經濟為契機,實施名牌戰略,積極開拓市場,使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無論是重口味酒的品牌,還是市場占有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當前,我們正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工強市的戰略部署,分步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公司發展目標是:以重口味酒為旗艦,充分利用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集中和專注酒水行業,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名,把我公司逐步建設成為一個集“科、工、農、貿”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重口味•信念:
傳承民間四大名酒文化,創造民間四大名酒領袖品牌。以區域特色酒招待天下客,繁榮區域經濟,帶動社會和諧。

重口味•精神:
重口味酒精神:知白守黑&格物致知。
知白守黑,語出《老子》。《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白守黑,是一種動靜相宜的節奏感,也是一種陰陽互動的全局觀。
中國人在書法中一直講究“知白守黑”,篆刻家講究“分朱布白”,書法家則有“分間布白”之說。笪重光《書筏》上謂:“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鄧石如則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真正懂書法的人,他一眼瞄過去,就知道一副書法的深意,有黑字,有白字。我們說下圍棋的也是如此,要知白守黑、明辨你我。這是什麼道理?就是說要立足一處,卻還應眼觀全局,才是真正的高手。在巋然不動之間,勝負已分。
格物致知,語出《大學》。《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格物致知則是這一切的落腳點。格物致知即是強調研究性,強調對事物的專研與感知,並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精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