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自己的位置

找準自己的位置

你還在苦苦尋找你的人生坐標嗎?你還在事業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嗎? 希臘德爾斐神廟裡有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光大自己,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認識自己並不容易,但並不是無據可考,本書就是作者對個人擇業、忠於職守對自己一生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而進行的生動而有趣的論述。是繼《致加西亞的信》、《觀念》之後的又一力作,是老闆和員工不可多得的必讀書。

基本信息

找準自己的位置

作者:〔美)阿爾伯特·哈伯德 著,杜風 譯

ISBN:10位[7800845486] 13位[9787800845482]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2-1

定價:¥16.80 元

內容提要

在公司中,往往會有這種情況:有的員工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忙碌一生也沒有什麼專長,甚至一件事也沒做成。一個人的時間、能力和可利用資源都非常有限,決不可能做到精通於創業的各個領域。

關於集中精力方面,有個故事是這樣講的:老園丁習慣把樹上一些能開花結果的枝條剪去,使樹木更快地茁壯成長,讓以後的果實結得更加飽滿。如果保留這些枝條,那么將來水果的產量肯定要大大減少。一些有經驗的花匠也習慣把許多快要綻開的花蕾剪去。剪去大部分花蕾後,可以使花木所有的養分都集中在其餘的少數花蕾上,而這些花蕾就可以成為那種精神飽滿的奇葩。

做人就要像做花匠一樣,在人生的旅程中找準發展的重點,將分散精力的瑣事統統甩掉,只有這樣才能集中用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內戰期間,統帥南方軍隊的羅伯特·李也是畢業於西點軍校的,他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將軍,就一定要歸置那些雜亂無章的念頭,就要大膽地舉起剪刀,把所有平凡無奇、毫無把握的願望完全剪去。”

聰明的員工總是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實現目”標;明智的員工也善於依靠不屈不撓的意志、百折不回的決心以及持之以恆的耐力.

編輯推薦

你還在苦苦尋找你的人生坐標嗎?你還在事業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嗎? 希臘德爾斐神廟裡有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光大自己,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認識自己並不容易,但並不是無據可考,本書就是作者對個人擇業、忠於職守對自己一生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而進行的生動而有趣的論述。是繼《致加西亞的信》、《觀念》之後的又一力作,是老闆和員工不可多得的必讀書。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年出生於美國,辭世於1915年,是美國著名的出版家和作家。哈伯德站在員工與老闆互惠的基礎上,從另一個角度,敘述了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必須具有的精神,即勤奮、敬業、忠誠、主動,他的觀點被美國商界所有的精英們追捧。本書是哈伯德適於對個人擇業,及忠於職守對自己一生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的生動而有趣的論述。是繼《致加西亞的信》、《觀念》之後的又一力作,是老闆和員工不可多得的必讀書。

圖書目錄

出版者說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正確評價自己

你的特長在哪兒

心態最重要

不要低估自己

確定目標

找準自己的位置

找到適當的位置要有一種崇高的心智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與放棄,二者必居其一

螺母的價值

最佳位置就是最適合你的

找準現階段最適合你的位置

鞏固自己的位置

老闆眼中沒有空缺的位置

在其位,謀其事

自動自發地工作

要學會懂得自律

別帶著情緒工作

事情做過了頭就會導致愚蠢

提升自己的位置

僅有敬業與忠誠是不夠的

與老闆風雨同舟

為老闆乾就等於為自己乾

做一個聰明的凡夫

序言

作為社會中的人,在社會這個多姿多彩的舞台上,我們都會主動或被動地扮演一個或一些角色,都會主動或被動地被別人安排或自己選擇一個位置。這些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對生活的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在一定的位置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在這個社會裡要生活兩萬多天,這是一個既漫長又短暫的過程,這個過程結束之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那是又遙遠又渺茫的事情。對於我們而言,活的就是現在。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難得而又寶貴的一生中,活得瀟灑如意,活出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白走一遭,不白活一回。這不是什麼奢求,而是必然又必要的..

古文

找準自己的位置

《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詩》雲:"緡蠻黃鳥,止 於丘隅(2)。"子日:"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3)!"為人君,止於仁;為 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 於信。 《詩》雲:"瞻彼淇澳,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亻閒)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訁宣)(4)兮!"如切 如磋者,道學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閒)兮者,恂慄也(6);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訁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7)。"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 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選自《大學·找準自己的位置》

注釋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詩經-商頌-玄鳥》。邦畿(ji),都城及 其周圍的地區。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棲息等多種含義,隨上下文而 有所區別。在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引自〈詩 經-小雅-綿蠻〉。緡蠻,即綿蠻,鳥叫聲。隅,角落。止,棲息。

(3) "穆穆"句:引自《詩經-大雅-文玉》。穆穆,儀表美好端莊的樣子。於 (wu),嘆詞。緝,繼續。熙,光明。止,語助詞,無意義。

(4)《詩》雲: 這幾句詩引自《詩經-衛風-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 水邊。斐,文采。瑟兮(亻閒)(xian)兮,莊重而胸襟開闊的樣子。赫兮喧兮,顯 耀盛大的樣子。(訁宣),《詩經》原文作"(訁爰)",遺忘。

(5)道:說、言的意思。

(6)恂慄,恐懼,戒懼。

(7)於戲!前王不忘:引自《詩經-周頌-烈 文》。於戲(wuhu):嘆詞。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 沒世:去世。

原文翻譯

《詩經》說:"京城及其周圍,都是老百姓嚮往的地方。"《詩 經》又說:"'綿蠻'叫著的黃鳥,棲息在山岡上。"孔子說:"連 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麼地方,難道人還可以不如一隻鳥兒 嗎?" 《詩經》說:"品德高尚的文王啊,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終 莊重謹慎。"做國君的,要做到仁愛;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 做到講信用。 《詩經》說:"看那淇水彎彎的岸邊,嫩綠的竹子鬱鬱蔥蔥。有 一位文質彬彬的君子,研究學問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煉自 己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他莊重而開朗,儀表堂堂。這樣的一 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難忘啊!"這裡所說的"如加工骨器, 不斷切磋",是指做學問的態度;這裡所說的"如打磨美玉,反覆 琢磨",是指自我修煉的精神;說他"莊重而開朗",是指他內心 謹慎而有所戒懼;說他"儀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嚴;說"這樣 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難忘啊!"是指由於他品德非常 高尚,達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難以忘懷。 《詩經》說:"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難忘啊!"這是因為君 主貴族們能夠以前代的君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親族,一般 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澤,享受安樂,獲得利益。所以,雖然前代 君王已經去世,但人們還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作品簡析

這一段發揮"在止於至善"的經義。首先在於"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應該停在什麼地方,其次才談得上"止於至善"的問題。 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鳥兒尚且知道找一個 棲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應該落腳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區古來就是人們嚮往而聚 居的地方。 但這還只是身體的"知其所止",不是經義的所在。

經義的所 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於至善"。 要達到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歸,最後要實現的,就是通過"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的研修而達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為流芳百 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英雄主義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 偉大,追求完善。 對於一般讀者,尤其是當今讀者來說,這種要求似乎過於理 想化,過於遠距離了。倒是回過頭來說到"知其所止",對於我們 來說,仍具有較深的啟發意義。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應該"止"的地方,找準自己 的位置,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天地悠悠,過客匆匆,多 少人隨波逐流,終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當今時代,生活 的誘惑太多,可供的機會太多,更給人們帶來了選擇的困惑。

比如說,在過去的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 人心態平衡,或許還"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該乾什麼。可是,進 入市場經濟時代後,所謂"下海"的機會與誘惑重重地叩擊著人 們的心扉,讀書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所止何 處?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該乾什麼了--精神的流浪兒無家可歸。 以至於出現了教授賣大餅之類的畸形社會現象。

其實,《大學》本身說得好:"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 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關鍵在於尋找最適合自 身條件,最能揚長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這才是最 最重要的。 這樣一來,教授當然也就不會去賣大餅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