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三國

批三國

相聲傳統曲目。短段。1956年由劉寶瑞整理。清末,相聲藝人們編演了一批“書史類”的相聲,有《歪批三國》、《歪講三字經》、《歪講百家姓》、《歪講四書》、《歪批聊齋》等。其中尤以《歪批三國》受演員和觀眾歡迎。此曲目戴少甫與於俊波、張傑堯與緒得貴、陳子貞與廣闊泉等經常上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存有1961年侯寶林、郭啟儒和劉寶瑞、郭全寶表演的兩種錄音。

基本信息

簡介

相聲傳統曲目。對口。短段。又名《批三國》。1956年由劉寶瑞整理。

清末,相聲藝人們編演了一批“書史類”的相聲,有《歪講三字經》、《歪講百家姓》、《歪講四書》、《歪批聊齋》、《歪批三國》等。由於時代的發展,除《歪批三國》外,其他曲目都被自然淘汰。此曲目別出心裁地在《三國》一書的“三”字上做文章,荒唐地提出:《三國》中除了多有帶“三”的回目外,還有“三不明”、“三匹驢”、“三奇”、“三個不知道”及“三個做小買賣的”,解答時通過誤會、諧音、著意褒貶或故意曲解等手法製造包袱兒。把無稽之談說得有根有據,振振有詞。同時通過巧妙的組合,故弄玄虛,肆意誇張,以出乎意料的荒謬,諷刺那些讀書不求甚解,卻時常炫耀自己,牽強附會、誇誇其談的人們。

此曲目戴少甫與於俊波、張傑堯與緒得貴、陳子貞與廣闊泉等經常上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存有1961年侯寶林、郭啟儒和劉寶瑞、郭全寶表演的兩種錄音。

台詞

甲 相聲演員得有學問啊。

乙 哎,這個有學問可不敢說,也就是記問之學。

甲 據說是古今中外,什麼學問都得有。

乙 那可不敢這么說。

甲 嗯?

乙 呵呵,沒那么大學問。

甲 您就是位學者。

乙 咳,什麼學者?馬馬虎虎。

甲 念過書吧?

乙 念過呀。

甲 是嘛,看得出來嘛。

乙 噢,這還看得出來?

甲 臉上有書氣嘛。

乙 噢,有書氣。

甲 您看我就是這樣。喔。看得出來,臉上的書氣很大。

乙 喔?

甲 昨天跟人下棋,一盤都沒贏嘛。

乙 噢,那么輸氣啊!

甲 書墨之氣。

乙 哎,得有書墨之氣呀。

甲 對呀,我是喜歡看書。

乙 好啊,看書能夠長知識。

甲 對。

乙 那您也得看是什麼書,得開卷有益。

甲 是古典文學,我都喜歡研究。

乙 好啊。哎,對古典文學我也很愛好。

甲 喔,您喜歡看什麼書?

乙 什麼“三國”、“列國”啊……

甲 嗯。

乙 “水滸”、“聊齋”啊……

甲 嗯。

乙 “紅樓”、“西廂”啊,這都看過。

甲 《紅樓夢》啊!

乙 啊,《紅樓夢》。

甲 喜歡看?

乙 喜歡看。

甲 知道這個故事啊?

乙 “紅樓”啊,知道啊。我看得還很透徹。

甲 喔。

乙 每一章,每一回,每一個人的性格,我都有研究。

甲 哎呀,那可不簡單。

乙 哈哈,哎。這部書主要嘛寫的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的愛情。

甲 對。

乙 被這個王熙鳳給破壞了。

甲 嗯。

乙 結果,賈寶玉和薛寶釵他們兩個人結婚了。

甲 對啊。

乙 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出家當和尚。

甲 對。

乙 這部書就這么一段故事。

甲 對。常看嗎?

乙 常看。

甲 每天看嗎?

乙 每天看。

甲 上班也看嗎?

乙 那不看。上班哪兒能看書呀!

甲 有這種人啊。我們街坊就有這么個人,整天看書,看《紅樓夢》。

乙 你瞧。

甲 什麼事兒也不乾。

乙 噢。

甲 別人就說他:“你怎么老看書呀?你那《紅樓夢》不能擱下嗎?”

乙 是啊。

甲 “幹活不幹了?”

乙 這話說得很對!

甲 “你還想乾不想幹了?”

乙 是嘛。

甲 他一賭氣把書拽那兒了。

乙 嗯。

甲 “不乾就不乾,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幹了!”

乙 咳,這位看成書迷了。

甲 是啊。

乙 哎。我看書就這樣兒好,不入迷。

甲 不入迷。

乙 拿它就是做個研究。

甲 研究啊。

乙 啊。

甲 還研究什麼?

乙 “三國”。

甲 “三國”啊?

乙 對於“三國”嘛,我很熟悉。

甲 熟讀“三國”。

乙 也不敢說熟讀。

甲 噢。

乙 看過幾遍。

甲 看過幾遍!

乙 哎,對對。

甲 那就不容易了。

乙 哈哈。

甲 都看什麼批的?

乙 啊,金批、御批、毛批。

甲 毛批、金批都好。

乙 都好。

甲 這個御批不怎么樣。

乙 哎,御批也不錯。

甲 那就是乾隆皇上批的。

乙 是啊。

甲 他那學問不行。

乙 嗯。

甲 不值錢。

乙 怎么,這還論值錢不值錢?

甲 當然了。

乙 嗯。

甲 你到書店裡去買舊書……

乙 啊。

甲 買御批“三國”,買好版的,十塊錢。

乙 十塊錢?

甲 就買了。

乙 十塊錢,那也不算賤了。

甲 毛批的三十塊。

乙 這可貴了。嗯。

甲 金批得六十塊。

乙 六十?!

甲 貴了?

乙 貴了!

甲 最貴的是侯批!

乙 侯批“三國”?

甲 侯批“三國”!

乙 誰呀?

甲 侯寶林先生。

乙 噢,就是閣下呀?

甲 哎,對。

乙 喔,您批“三國”?

甲 是的。

乙 那不用說了。

甲 嗯。

乙 您批的這一部三國,要是買得一百多塊吧?

甲 您再回回手兒吧。

乙 回?我這兒買呢?

甲 一百多塊?

乙 那得二百塊?

甲 你多說點兒。

乙 五百!

甲 你多說點兒又不上稅,幹嗎那么膽小呀?五百塊?啊,這是文學呀,五百塊你就認為了不起啦?

乙 這么說這是無價之寶?

甲 你花五千塊也沒地方買去,侯批“三國”。

乙 哎呀,怎么這么貴呀?

甲 沒出版。

乙 你這不是廢話嗎?沒出版你說他乾什麼呀!

甲 唉,珍貴就在這一點兒嘛。

乙 這還珍貴呢?

甲 這不能輕易就拿出來啊!

乙 喔?

甲 還在修。

乙 噢,還在修呢。

甲 對。

乙 好好好,嗯。

甲 “三國”,你懂不懂?

乙 懂啊。

甲 我跟你談一個問題可以嗎?

乙 可以呀。

甲 嗯。

乙 咱們彼此多研究。

甲 請教。

乙 豈敢。

甲 為什麼叫“三國”?

乙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甲 那你說吧。

乙 “三國”呀……

甲 嗯。

乙 魏、蜀、吳,就叫“三國”。

甲 魏。

乙 嗯。

甲 蜀。

乙 哎。

甲 吳。

乙 不錯。

甲 就叫“三國”?

乙 是呀。

甲 魏,指誰呀?

乙 北魏,曹操啊!

甲 蜀呢?

乙 西蜀,劉備呀!

甲 吳?

乙 東吳,孫權。

甲 就這么“三國”?

乙 哎,“三國”。

甲 不對吧?

乙 怎么會不對呀?

甲 這本書整個兒寫的什麼朝代?

乙 漢朝啊。

甲 那么漢獻帝不算一國嗎?

乙 喔,那算一國呀!

甲 那就四國了。

乙 嗯,多出一國來了。

甲 黃祖跟任何人不聯絡,想獨立,算不算一國?

乙 算一國呀。

甲 孟獲想奪取中原,算不算一國?

乙 那也算一國呀。

甲 六國。

乙 好嘛,這就翻一番啦!

甲 不對。

乙 那么您說怎么叫“三國”?

甲 告訴你吧,這個問題很簡單。

乙 喔?

甲 為什麼叫“三國”呢?

乙 為什麼呢?

甲 因為帶“三”字兒的事情多。

乙 帶……

甲 得嘍,就叫“三國”吧!

乙 噢,帶“三”字兒的事情多嘛,就叫“三國”?

甲 你看目錄上帶“三”字兒的有多少?

乙 喔?

甲 頭一段“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有吧?

乙 有。

甲 最末一段兒。

乙 末一段是?

甲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乙 對呀。

甲 有“三”吧?

乙 啊,它這兒兩頭兒帶“三”。

甲 中間還有很多呢。

乙 當中間兒?您說一說。

甲 我說不全啊。

乙 您可以大概一說。

甲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乙 有啊。

甲 “陶公祖三讓徐州。”

乙 有。

甲 “公子劉琦三求計。”

乙 有。

甲 “三江口周郎縱火。”

乙 有。

甲 “三江口曹操折兵。”

乙 有。

甲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乙 有。

甲 “三顧茅廬。”

乙 有。

甲 “三氣周瑜。”

乙 有。

甲 “三擒孟獲。”

乙 有。哎,這沒有!沒有。“七擒孟獲。”

甲 是啊,它是要經過三的。

乙 好嘛!他數著來的。

甲 一二三四五六七嘛。

乙 這話對呀,那不能由打二就蹦到四上去。

甲 問題就在這裡嘛。

乙 對對對。嗯,那么還有什麼帶“三”字兒的?

甲 “三出祁山。”

乙 哎,“六出祁山”!

甲 二三如六!

乙 他這裡還帶乘法呢!

甲 “三伐中原。”

乙 “九伐中原。”

甲、乙 (合)三三見九啊!

甲 你看,這么會兒學問長了吧!

乙 就這個呀?!好嘛,滿帶算術的。

甲 這是目錄上的。

乙 是,是。

甲 我說的還不全。

乙 噢。

甲 還有的暗扣兒。

乙 暗扣兒?

甲 目錄上沒有的,實際上是帶“三”字兒的事情。

乙 噢,那您可以說一說。

甲 啊。

乙 哪是暗扣兒?

甲 暗扣兒啊,“三不明”。

乙 “三不明”?

甲 哎,有這么三個人寫得不明。

乙 都誰呀?

甲 有一個人有姓無名。

乙 有姓無名?

甲 有一個人有名無姓。

乙 啊?

甲 還有一個人無名無姓。

乙 噢,您是說這么三個人哪?

甲 哎。

乙 噢,那么,您說有姓無名這人是誰呀?

甲 就是孫策、周郎的老丈人喬國老。

乙 喬國老?

甲 嗯,姓喬,有姓沒有名字。國老是官親,國老,國舅嘛!

乙 他怎么會沒有名字啊?

甲 嗯。

乙 有啊。

甲 哪兒有?

乙 他叫喬玄哪。

甲 《三國演義》上有嗎?

乙 那你沒聽過“甘露寺”啊?

甲 戲上有?

乙 啊。

甲 那是寫劇本的人給寫上的名字啊!

乙 喔。

甲 《三國演義》上沒有哇!

乙 嗯。

甲 寫劇本,那么大一個人出來,又是那出戲的主角兒,沒有名字怎么辦呢?

乙 嗯。

甲 唱戲有它的程式啊。

乙 噢。

甲 出來兩句引子,四句定場詩,道家門兒。

乙 嗯。

甲 他得報姓名。

乙 是啊。

甲 那么大角兒沒名沒姓行嗎?“老夫喬玄。”

乙 嗯。

甲 “膝下無兒,所生二女,長女大喬,次女小喬。”是吧?

乙 對呀。

甲 沒名行嗎?

乙 啊……

甲 那怎么唱啊?“老夫,喬……”

乙 喬?!

甲 瞧什麼呀?

乙 我知道瞧什麼呀?

甲 還是呀,寫劇本兒的人寫得巧妙。

乙 喔?

甲 你看給這起的名字,喬玄。

乙 喬玄。

甲 沒名嘛。

乙 嗯。

甲 愣給他添的嘛。

乙 喔。

甲 沒地方查根據去。

乙 怎么?

甲 他就懸著呢。

乙 玄。呵呵。這位批的還真有理。

甲 喬玄嘛。

乙 噢,喬玄。這位是有姓無名。

甲 對呀。

乙 那有名無姓是誰呀?

甲 貂蟬呀!

乙 貂蟬?

甲 貂蟬的名字叫貂蟬,姓什麼?

乙 姓貂啊。哎,姓貂名蟬字丫環。

甲 這人怎么這么糊塗啊!有人叫丫環的嗎?啊?

乙 啊。

甲 姓啊,貂蟬是一種飾物。

乙 噢,飾物。

甲 她的名字叫貂蟬,實際上她姓任叫任宏昌,山西邑州人,任昂之女,《三國演義》上沒有。

乙 那么您哪兒查出來的?

甲 元曲上有。

乙 元曲上?

甲 當然啦,你怎么看書光看一本兒,那哪兒行呀?我這書看得太多了,所以才知道。

乙 還得看。

甲 這一肚子全是書!

乙 這玩意兒。

甲 我走道兒都不敢低頭啊!

乙 怎么?

甲 怕它掉出來。

乙 沒聽說過!啊,那么您說這個無名無姓的是誰呀?

甲 無名無姓的這么一個人。

乙 小兵卒。

甲 小兵卒?

乙 那無名無姓嘛。

甲 目錄上有他呀!

乙 上正傳?

甲 啊。

乙 誰呀?

甲 督郵。

乙 督郵?

甲 “張翼德怒鞭督郵”,有這么一段沒有?

乙 有啊。

甲 督郵是官銜兒。

乙 噢。

甲 他姓什麼?姓督叫郵?

乙 不是吧?

甲 是吧。

乙 是無名無姓。

甲 “張翼德怒鞭督郵。”

乙 喔。

甲 督郵是官銜兒。

乙 官銜兒。

甲 他姓什麼叫什麼呢?

乙 嗯。

甲 誰也不知道。

乙 喔。

甲 糊裡糊塗讓張飛給揍一頓。

乙 這頓揍挨得都窩心。

甲 挨完揍以後呢?後邊兒就沒他的事兒了。

乙 滿不談了。

甲 這個人物出來就為挨揍的。

乙 好嘛。喔,對對對,這就叫“三不明”啊!

甲 哎。

乙 那么還有什麼帶“三”字的?

甲 三妻。

乙 噢,三七二十一,嗯,二三如六,三三見九,三七二十……

甲 這個是呀夫妻的那個妻。

乙 夫妻的妻?

甲 哎。三個人對妻子的待遇不同。

乙 喔。

甲 處理方法不同。

乙 噢,這叫“三妻”?

甲 有故事。

乙 那么您可以談一談。

甲 “劉備撇妻。”

乙 噢。

甲 “呂布戀妻”,“劉安殺妻”。

乙 噢,這么三妻呀!

甲 嗯。

乙 “劉備撇妻”?

甲 劉備這個人哪,拿老婆不當回事兒。

乙 是啊。

甲 哎。劉備說嘛:“弟兄如手足。”

乙 嗯。

甲 就是說他跟張飛、關羽……

乙 嗯。

甲 感情就那么密切。

乙 嗯。

甲 “妻子如衣服。”

乙 你瞧。

甲 老婆算不了什麼。

乙 嗯。

甲 跟衣服一樣,穿破了再換一件新的。

乙 就這么輕視女性。

甲 這是為了籠絡人心。

乙 噢。

甲 為了讓關、張為他打天下去賣命。

乙 嗯。

甲 所以,他一失敗就一個人跑了。

乙 就跑了。

甲 老婆不管了。

乙 啊,交給誰了?

甲 沒準兒。誰在跟前交給誰。

乙 是啊。

甲 哎。

乙 這人還很大方。

甲 劉備三次撇妻。

乙 噢,三次哪?!

甲 第一次呂布打小沛。

乙 嗯?

甲 他跑了。

乙 是啊。

甲 他的老婆糜竺那兒呆著。

乙 喔,糜竺。

甲 跟呂布說了好多的好話,這算完了。

乙 嗯。

甲 第一次撇妻。

乙 第二次呢?

甲 徐州失散。

乙 噢,徐州失散。

甲 曹兵來打。

乙 嗯。

甲 他們三個不在一起。

乙 是啊。

甲 關公在下邳。

乙 不錯呀。

甲 徐州西南十二里地。

乙 哎。

甲 在那地方。

乙 對呀。

甲 見到報,趕緊收拾行囊,帶著二家皇嫂趕緊夠奔徐州。

乙 是。

甲 弟兄會合以後……

乙 嗯。

甲 兵力就強一點兒。

乙 對呀。

甲 誰想走到半道兒……

乙 嗯。

甲 徐州火起,失守了。

乙 徐州丟了。

甲 這陣兒……

乙 嗯。

甲 劉備呀,說句文話。

乙 啊,怎么講?

甲 顛兒了!

乙 哈哈,這叫文話啊?他又跑了。

甲 跑了。關雲長保這二家皇嫂且戰且走。

乙 是的。

甲 曹兵圍攏上來,

乙 哎呀。

甲 困在土山之上。

乙 困住了。

甲 要按照關雲長那個脾氣呀……

乙 他脾氣不好。

甲 脾氣不好。

乙 哎。

甲 胯下馬掌中刀,你死我活。

乙 決一死戰。

甲 以死相拼。

乙 是了。

甲 怎奈有二家皇嫂。

乙 嗯。

甲 我去打仗,倘若皇嫂被曹兵擄去,

乙 喔?

甲 我怎么對得起大哥呢?

乙 你瞧瞧。

甲 正在無可奈何之際……

乙 嗯。

甲 來了一個朋友。

乙 誰來了?

甲 張文遠。

乙 噢。

甲 剛從烏龍院那兒來。

乙 哎。

甲 他跟關公……

乙 我說您等會兒,您等會兒,誰打烏龍院來?

甲 張文遠。

乙 噢,就是宋江那個徒弟呀?

甲 對。

乙 還對呢!什麼呀?那個張文遠是宋朝的,這關羽是漢朝的,這不是一個朝代的事情啊!

甲 咳,你想他那個脾氣還管什麼朝代?!

乙 不像話,那也不能擱一塊兒說呀!

甲 噢,這是我說的。

乙 可不是你說的嘛!

甲 張遼,張文遠。

乙 嗯。

甲 關公約三事。

乙 土屯約三事。

甲 被困曹營。

乙 不錯。

甲 後來知道大哥的下落。

乙 哎。

甲 掛印封金。

乙 嗯。

甲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乙 哎。

甲 古城相會。

乙 尋兄送嫂。

甲 弟兄團圓。

乙 不錯。

甲 這是劉備的第二次撇妻。

乙 那么第三次呢?

甲 棄新野,走樊城,兵敗當陽長板橋。

乙 噢。

甲 曹兵追到。

乙 嗯。

甲 他又跑了。

乙 又跑了?

甲 張飛保著他,過河到樹林裡藏著去了。

乙 嗯。

甲 趙雲保著家眷。

乙 是啊。

甲 在長板城是七進七出。

乙 哎。

甲 救出阿斗。

乙 嗯。

甲 到樹林之間見到劉備:“主公受驚乃雲之罪也。”

乙 瞧瞧,嗯。

甲 “幸喜小主人無恙。”

乙 多不容易呀!

甲 他就那么一個孩子呀!

乙 是呀。

甲 當時要是死了,劉備就完了。

乙 那就絕後了。

甲 那就沒兒子了。他應該怎么感謝人家呢?

乙 當然感謝趙雲哪。

甲 不,在這個地方啊,劉備表現出他比曹操還奸詐。

乙 劉備?

甲 民間有這么一句話。

乙 說什麼?

甲 “劉備摔孩子,邀買人心。”就在這個地方。

乙 啊,怎么回事兒?

甲 他沒跟趙雲說什麼……

乙 喔?

甲 繼續籠絡人心。

乙 噢。

甲 拿著孩子:“小冤家,為你險些喪我一員大將,要你做甚?!”啪——

乙 這……

甲 把這孩子扔地下了。

乙 這一下子孩子就得捧壞了。

甲 沒摔著。

乙 啊?沒摔著?

甲 嗯。

乙 抱起來愣往地下扔能沒摔著?

甲 咱們要是抱著孩子往地下一扔就摔死了。

乙 他這一扔,那孩子也夠嗆的。

甲 劉備摔不著。

乙 怎么會摔不著?

甲 他跟咱們長的不一樣啊。

乙 這礙著模樣什麼事了?

甲 龍眉鳳目,兩耳垂肩。

乙 噢。

甲 雙手過膝。

乙 喔。

甲 倆手過髁膝蓋兒。

乙 喔。

甲 他胳膊長啊。

乙 啊!

甲 他拿著,這兒一哈腰,吧唧,擱那兒了!

乙 哎喲。

甲 這孩子到地下還沒轉過身兒呢,又回來了。

乙 這是怎么個意思呢?

甲 就為讓趙雲看。

乙 哎。

甲 我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疼,我為了你,你還不給我賣命去嗎?

乙 對。

甲 不是有心把孩子摔死。

乙 嗯。

甲 真要是那樣兒,你幹嗎摔呢?

乙 嗯。

甲 攥著腿兒往樹上一掄,啪!

乙 那還不死?

甲 就說他這個人。

乙 對,這人是不怎么樣。

甲 對,“劉備撇妻。”

乙 還有什麼“呂布戀妻?”

甲 “呂布戀妻。”

乙 啊。

甲 呂布這個人沒成事兒,主要這個人卑鄙。

乙 呂布?

甲 見有勢力的就認乾老兒,就認乾爹,老找靠山。

乙 他的乾爹倒是不少哇。

甲 啊,丁建陽的乾兒子。

乙 是嘛。

甲 董卓的乾兒子。

乙 不錯的。

甲 後來被曹操逮住了。

乙 是啊。

甲 那意思又要拜曹操為乾老。

乙 是啊。

甲 讓劉備說了一句話。

乙 嗯。

甲 “你可知丁建陽、董卓之故耳?”

乙 就這一句話。

甲 就把呂布殺了。

乙 給宰了。

甲 那呂布的武藝好傢夥啊!

乙 好啊。

甲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嘛!

乙 是嗎?

甲 武藝好哇!

乙 嗯。

甲 騎的馬也好哇。

乙 赤兔馬。

甲 赤兔馬原來就是他騎的。

乙 對。

甲 丁建陽送給他的嘛。

乙 不錯。

甲 手中方天畫戟。

乙 啊。

甲 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乙 就這么勇。

甲 為什麼失敗了呢?

乙 為什麼哪?

甲 把身體搞壞了。

乙 是嗎?

甲 因為王允獻“連環”,把他和董卓的矛盾構成了。

乙 對。

甲 後來呂布刺死了董卓,搶走了貂蟬。

乙 哎。

甲 這個應該說好了,滿足了。

乙 他稱心了。

甲 好好搞事業吧。

乙 啊。

甲 不。整天和貂蟬倆人一塊兒喝酒。

乙 你看看。

甲 喝的都是烈性酒。

乙 哎呀,飲酒作樂。

甲 把身體喝壞了。

乙 哎。

甲 老喝白蘭地呀!

乙 嗯。

甲 威士忌啊!

乙 我說您等等,那個年月就有白蘭地嗎?

甲 那是老白蘭地了。

乙 老的了?

甲 漢朝時候沒哇?

乙 沒有。

甲 你甭管那個。

乙 哎。

甲 反正是每天飲酒取樂兒。

乙 那就壞了嘛。

甲 所以身體搞壞了,白門樓被斬。

乙 被斬了。

甲 “呂布戀妻。”

乙 還有什麼“劉安殺妻。”

甲 “劉安殺妻。”

乙 這是怎么段兒故事呀?

甲 這是一部書里最卑鄙的人物:獵戶劉安。

乙 喔,就劉安?

甲 哎,為了劉備。

乙 是。

甲 把他老婆殺了。

乙 哎喲。

甲 給劉備做菜吃了!

乙 做菜了?

甲 哎。

乙 大吃人肉?

甲 就因為呂布打小沛。

乙 嗯。

甲 劉備跑了,不敢走大路,穿小道而行。

乙 噢,抄小路。

甲 沒有吃的啊。

乙 嗯。

甲 遇到人就跟人求,給點兒吃的。

乙 你瞧還要過飯。

甲 一日走到山村,天色將晚,上不著村不下著店兒,走著害怕了。

乙 是啊。

甲 這要出來猛獸就給吃了。

乙 了不得啦!

甲 往前走。

乙 哎。

甲 隱隱閃著燈光。

乙 喔。

甲 再往前走,裡邊有人彈劍作歌。

乙 彈劍作歌?

甲 嗯。

乙 幹嗎?

甲 彈著寶劍唱歌。

乙 唱歌幹嗎彈寶劍哪?應當使樂器啊。

甲 那年頭兒我不知道有什麼樂器呀!

乙 噢。

甲 書上也沒那么寫,咱們敢胡說嗎?

乙 沒有樂器?

甲 那好嘛。

乙 彈寶劍。

甲 就彈寶劍。“噹噹”的那聲。

乙 噢。

甲 哎,彈劍作歌。

乙 唱什麼歌兒?

甲 沒代的古歌啊!

乙 漢代的古歌啊?

甲 聽過嗎?

乙 沒聽過,誰會呀?

甲 我會。

乙 你會呀?

甲 你看。

乙 漢代的古歌。

甲 不但是文學家,還是考古家。

乙 這位還真了不起。您會唱?您給唱兩句我們聽聽。

甲 我也不敢肯定啊。

乙 啊。

甲 我也不敢百分之百說就是漢代的古歌。據我的發現可能有關係。

乙 噢。

甲 我也不知哪位是音樂家,我這兒唱,也可以用簡譜兒把它譜下來。

乙 你瞧那您就不必客氣了,唱一唱,彈彈寶劍。

甲 這不響嘛。

乙 這扇子哪兒能響呀!

甲 我拿嘴代表那劍聲音。

乙 代替劍的聲音。

甲 漢代的古歌,注意聽啊:“春天裡來百花香,啷里咯啷里咯,啷里咯啷,和暖的太陽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啷里咯啷……”

乙 行了行了。這是劉安唱的呀?

甲 這是趙丹唱的。

乙 這是漢朝的古歌呀?

甲 我那么想這個啷里咯啷啊。

乙 喔。

甲 可能是那寶劍聲。

乙 沒聽說過!您這可胡來。

甲 劉備上前叫門。

乙 哎。

甲 說:“開門哪,我是一個孤行的客人,走在此處,上不著村,下不著店。”

乙 嗯。

甲 “在此處打攪一宿,明日早行。”

乙 噢。

甲 裡邊兒的人放下了劍。

乙 嗯。

甲 出來開門。

乙 嗯。

甲 讓進去。

乙 嗯。

甲 兩間草房,一棵小樹。

乙 嗯。

甲 把馬拴在樹上。

乙 哎。

甲 讓到屋裡。

乙 嗯。

甲 兩個人一通名姓,全姓劉。

乙 當家子。

甲 不是一家人。

乙 哎,同姓不同宗。

甲 劉備這么一吹:“我乃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

乙 嗯。

甲 “大漢皇叔。”

乙 瞧瞧。

甲 劉安一看,哎呀!

乙 怎么了?

甲 貴客臨門啊!大漢皇叔啊!

乙 是啊。

甲 他比皇上還大?

乙 嗯。

甲 置酒款待。

乙 哎喲。

甲 家裡的野味都吃光了。

乙 怎么,沒菜?

甲 哎,就把他的老婆殺了。

乙 喔。

甲 給劉備做菜了。

乙 當酒菜兒了。

甲 你說這人多卑鄙!

乙 哎,真是太慘了。

甲 劉備跑了一天,餓了。

乙 嗯。

甲 吃了一頓。

乙 嗯。

甲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告辭離去。解韁繩,拉馬。

乙 嗯。

甲 一看,屋裡有個死人。

乙 嗯。

甲 劉備是大吃一驚。

乙 是。

甲 好一似涼水澆頭,懷裡抱著冰。

乙 這是劉備啊?

甲 這是杜十娘。

乙 他這裡全有。

甲 “什麼人?”

乙 嗯。

甲 “小的賤內?”“被何人所殺?”“被小的所殺。”“為什麼殺她?”“昨天主公駕到。”

乙 嗯。

甲 “寒舍無菜,殺妻奉君。”

乙 你看這個卑鄙勁兒!

甲 劉備很難過,說:“你待我太好了,我若得帝,必不忘你。”

乙 瞧瞧。

甲 拉馬夠奔他鄉而去。

乙 噢,走了。

甲 在半路上,

乙 嗯。

甲 遇到了曹操。

乙 嗯。

甲 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曹操。

乙 喔。

甲 曹操派人贈與千金。

乙 給誰呀?

甲 給劉安。

乙 千金?

甲 一千兩金子。

乙 哎呀。

甲 劉安這小子就這么樣發的財。

乙 陡然而富啊!

甲 一千兩金子。

乙 啊。

甲 買房子,置地,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乙 那還用說呀。

甲 物質享受那是太好了。

乙 當然嘍。

甲 精神生活太枯燥了。

乙 怎么?

甲 街坊鄰居都不理他。

乙 嗯。

甲 打了半輩子光棍兒。

乙 哎,有錢了可以再娶一房啊。

甲 誰家有姑娘也不給他呀!

乙 怎么?

甲 怕他來朋友,沒菜,再給宰了。

乙 又吃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