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毅行:樂施會在中國內地二十年

出版社: 第一章 第二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平裝: 2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3002271, 7513002274
條形碼: 9787513002271
尺寸: 23.8 x 16.4 x 2 cm
重量: 558 g

內容簡介

《扶貧毅行:樂施會在中國內地二十年》是樂施會這一非營利性組織在中國內地發展20多年曆程的全面回顧,從“賑災”、“發展”、“教育”、“婦女”等方面,全面回顧樂施會在中國內地各類項目的實施情況。其中也含數篇樂施會員工回顧自己與樂施會共同成長的故事。
《扶貧毅行:樂施會在中國內地二十年》是對樂施會在中國內地發展二十多年曆程的全面回顧,內容不僅涵蓋“賑災”、“發展”、“教育”、“婦女”、“民工關懷”等諸多方面項目的實施情況,也包含數篇樂施會成員真情回顧與樂施會共同成長的故事。樂施會通過其在中國內地的一系列項目,使眾多邊遠山區的貧困農戶、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農民工及愛滋病感染者等深深受益。“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相信會有更多的貧窮人士通過更多人的幫助實現自力更生,改善自己的生活。

媒體評論

1904年英國傳教士柏格理開啟了貴州石門坎扶貧馬拉松。百年間,有許多人參與了石門坎的扶貧接力,還有許多人把生命和身體都留在了這裡,包括樂施會在中國內地的首任代表…澳大利亞人費立波。
但百年前的石門坎,卻比今天美麗和富有。你或許難以置信,可這是真的。
扶貧是馬拉松,更是毅行者的接力。向參與扶貧的人們致敬是不夠的,更要你加油、做後盾!
——《我向總理說實話》作者、著名三農專家李昌平
樂施會在中另內地的扶貧在民間組織中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20年的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勞作,救助了多少貧困人口,啟發了多少扶貧項目,很難用數字來形容。壹基金的執委會主席王石先生最近曾經對我感言,雲南盈江地震中民間組織第一個到達的是樂施會,第二個是壹基金,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與樂施會同行呢?由此你可以知道樂施會內地扶貧20年的地位。願更多的內地民間組織向樂施會的經驗學習!
——民政部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司前司長、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
樂施會不單在扶貧、婦女、教育、救災等工作上作出重大貢獻,更注重能力培訓和公眾倡導,是建設中國公民社會的關鍵力量。“艱難我奮進,睏乏我多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歌中的一句,特別令我想起樂施會在中國的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
不能想像,如果沒有樂施會的一路陪伴,我們“農家女”是否能夠走到今天?低調做事,扶持“革根”是樂施會的一貫風格,但往往被誤解、曲解,甚至被質疑。所以,我們都要有點兒陳游標精神,既然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何不挺直腰桿理直氣壯地做!
——《中國婦女報》副總編、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謝麗華

目錄

中國扶貧二十年(代序一)
毅行內地(代序二)
前言
上部樂施會在中國
第一章 情系“5·12”
緊急馳援,回應大災
雪中送炭解燃眉樂施真情暖人間——記樂施會康縣冬季取暖緊急救援行動
“頭腦風暴——記肖家壩村社區項目規劃大會
第二章 社區賑災
以社區為本進行災害治理——安樂街村的故事
寧洱地震——樂施會、政府與災民的三部曲
雲南石棉瓦的故事
第三章 農村發展
小村來客——記周家塬的需求評估會
在社區工作的一天
在祿勸聽村民演講
捏池村“毅行——可持續的、和諧共贏的發展
審計與希望
霧起霧散——看社區主導型發展與參與式扶貧管理機制創新試點項目
農村社區扶貧思考兩則
農民發展故事五則
第四章 民工關懷
自己搭台自己唱戲——記第二屆新工人文化藝術節
小草的故事——一個紮根工業區的勞工服務中心
打工妹之家家政工支持網路
第五章 西部教育
天平,為誰而傾斜
兄妹上學記
西部教師——燦爛而美麗
……
下部 我與樂施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