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諾等級

托里諾等級

托里諾等級是用來為新發現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程度的定級的,分別用白、綠、黃、橙、紅五個種顏色來指代危險程度,共分0-10級。如果危險等級為0,就表明該天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0,或者質量很小,在大氣層中熔化而可以忽略不計。如果達到10級,則意味著必然的全球毀滅性碰撞。

基本信息

定義

美航天局下調阿波菲斯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美航天局下調阿波菲斯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
托里諾等級,全稱托里諾撞擊危險等級,是評估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地外小行星與地球相撞機率的標準。即天文學界用來為新發現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程度的定級的方式。

托里諾等級是1999年才被天文學界使用的評價其它天體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標準,它類似於評判地球上地震強度的里氏等級。

在美國宇航局網站上公布的托里諾等級中,絕大多數小行星都處於0級,也就是說它們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危險程度

在綜合考慮天體的大小、運行軌道、速度以及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的基礎上,托里諾等級分別用白、綠、黃、橙、紅五個種顏色來指代危險程度,共分為0-10級:

白色:0級

白色——“無關緊要的事件”,即天體與地球沒有相撞的可能性,或者天體小到對地球造不成任何威脅。白色對應的等級為0級。

綠色:1級

綠色——“需要仔細監測的事件”,表示天體會近距離經過地球,但撞擊的可能性極低。需要謹慎地追蹤確定它們的軌道,以重新計算撞擊機率。大部分情況下,最終撞擊的可能性會被排除,托里諾級數恢復到0級。綠色對應的等級為1級。

黃色:2-4級

黃色——“需要關注的事件”,表示天體將會近距離接近地球,撞擊的可能性較高,高於幾十年內地球可能經歷的撞擊水平。精確確定這類天體的軌道將是優先任務。黃色對應的等級為2、3、4級。

橙色:5-7級

橙色——“危險的事件”,表示與地球近距離遭遇的天體大到足以造成局部或者全球性的毀滅,撞擊的機率超過一個世紀中地球可能經歷的撞擊水平。精確確定這類天體的軌道將是首要任務。橙色對應的等級為5、6、7級。

紅色:8-10級

紅色——“確定的撞擊”,表示與地球確定撞擊的天體擁有足夠的大小,足以穿透大氣層,造成局部的毀損,區域性的毀滅,甚至全球氣候災變。紅色對應的等級為8、9、10級。

專家推測

大多數小行星的危險等級只有1級或2級,機率僅為萬分之幾,但這樣的機率已足以令科學家們頭疼不已,必須通過反覆的觀測、計算來確定或排除其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此外,危險等級是有可能變化的。科學家們將隨時測定更加精確的各個參數,並據此重新計算危險等級。

2002年7月,俄羅斯天文學家宣稱,一顆小行星將於2019年2月與地球相撞,撞地機率大到1/9000,不過,沒過幾天,科學家們就徹底排除了它的撞地可能。

2003年9月,美國天文學家發出警告,一顆直徑1公里,質量高達26億噸的小行星正朝地球的方向飛來,它的撞地機率大約為1/900,000。經科學家進一步測算,最終排除了它撞地的可能性。

2004年12月,天文學家們曾預測小行星2004MN4的“托里諾撞擊危險等級”為4級,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給地外天體定位的最高危險級別。但是後期跟蹤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將2004MN4小行星的危險等級降到了一級。

2006年3月,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名為2004VD17的小行星對地球存在著潛在威脅。據《新科學家》雜誌刊文稱,這顆小行星有可能於2102年與地球相撞。科學家們通過對該小行星的運行情況做進一步的研究後最終排除它與地球相撞的可能。

2013年10月,克里米亞天體物理觀象台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直徑為400米的小行星,這一發現得到了兩個俄羅斯天文台以及義大利、英國和西班牙天文學家證實,專家預測這顆小行星或於2032年與地球相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