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讀本

出版社: 1905年(節選) 史達林(節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叢書名: 人文悅讀
平裝: 4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1097971, 9787801097972
條形碼: 9787801097972
尺寸: 22.2 x 15.4 x 3 cm
重量: 599 g

作者簡介

鄭異凡,1935年生於浙江江山。1952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1954—1959年就學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歷史系。中央編譯局研究員、俄羅斯研究中心顧問,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常務理事,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蘇聯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著有《天鵝之歌:關於列寧後期思想的對話》、《布哈林論》、《不惑集》、《史海探索》等。編譯《"一國社會主義"問題論爭資料》,參加編譯《托洛茨基言論》,《托洛茨基反動言論摘錄》、《蘇聯歷史檔案選編》,譯校托洛茨基《我的生平》等。

內容簡介

《托洛茨基讀本》主要內容:列?達·托洛茨基(1879-1940),俄國革命家,蘇聯早期領導人,史達林模式的最早批判者。托洛茨基於19世紀末投身俄國革命,曾是列寧“火星派”的重要成員。1905年革命後提出著名的“不斷革命論”,主張用無產階段革命解決俄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斷定俄國有可能首先實現社會主義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後,主張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與列寧的主張不謀而合。他擔任了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在蘇維埃下成立了軍事革命委員會,組織和實施了十月武裝起義。在蘇維埃政權初期,擔任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和陸海軍人民委員,組織和領導紅軍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是與列寧齊名的革命領袖。列寧在“政治遺囑”中稱之為中央委員會中最有才能的人。列寧退出政壇後,史達林的權力日益膨脹,托洛茨基發動“新方針”的爭論,爭取黨內民主。後又組織“托季聯盟”,以“不斷革命論”對抗史達林的“一國社會主義理論”。

目錄

導言
總結與展望(節選)
1919年在莫斯科出版的重印本序言
七、社會主義的先決條件
八、俄國的工人政府和社會主義
九、歐洲與革命
1905年(節選)
無產階級與俄國革命
我們的意見分歧
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發展趨勢
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討論戰爭與和平問與此同時的發言
致米?奧里明斯基
無產階級文化和無產階級藝術(節選)
新方針(節選)
十月的教訓
致俄共(布)中央全會
在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會議上的發言
反對派政綱(節選)
什麼是不斷革命?
單獨一國的社會主義?
被背叛的革命
史達林(節選)
進一步閱讀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