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紙龍

扎紙龍

”張昭日說,光扎出龍頭的粗胚,就需要十來天的時間。 扎紙龍是門技術活,尤其是扎龍頭,如果沒有經過一番學習,肯定是扎不像樣的。 ”說起扎紙龍手藝的傳承,張昭日不無惋惜,“現在村里會扎龍頭的,估計也就二十來人。

饒平縣三饒鎮馬崗村,有一門流傳了數百年的傳統
手藝——扎紙龍。每逢該村12年一度的龍會盛典,各“房頭”都會扎出栩栩如生的紙龍,互相一較高低。
扎紙龍的主要材料是竹和紙,工序繁複,十分費時。劈竹篾、扎粗胚、裝燈飾、糊紙、上漆、上色……一條五六十米長的紙龍,五個人合作,也得20多天才能完工。

扎紙龍龍頭製作方法

“扎龍頭第一步就是選一根上好的竹竿做龍桿。”要在龍桿上端劈一個“十”字,形成四個分叉,再用一根竹篾做成一個圓圈,套住叉開的四條分支,作為整個龍頭著力的支點。隨後,才從龍嘴開始,編織龍頭的形狀。“神態不同的龍,在製作時,頭顱的大小高低都不同,扎龍頭最費心思。”張昭日說,光扎出龍頭的粗胚,就需要十來天的時間。粗胚做出來後,還要經過裝燈、糊紙、上漆、過光漆、上色等環節,才成為一個威風凜凜的龍頭。

無利可圖年輕人都不願意學

扎紙龍是門技術活,尤其是扎龍頭,如果沒有經過一番學習,肯定是扎不像樣的。但紙龍主要用於各種民俗活動的巡遊,並沒有多大的市場,沒法產生經濟效益,要依靠扎紙龍來謀生是不現實的。現如今,該村的年輕人,多數不願意耗費精力學習這門手藝。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沒什麼人願意沉下心來學扎龍頭。”說起扎紙龍手藝的傳承,張昭日不無惋惜,“現在村里會扎龍頭的,估計也就二十來人。我們這些人大多已過中年,真不知道以後這手藝還能不能傳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