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林斯克

扎林斯克

扎林斯克(俄語:Заринск)是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的一個城市。位於巴爾瑙爾以東99公里處,人口50,368人(2002年)。

基本信息

扎林斯克所屬區域地理位置扎林斯克所屬區域地理位置

基本資料

扎林斯克(俄語:Заринск)是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的一個城市。位於巴爾瑙爾以東99公里處,人口50,368人(2002年人口)。

所屬區域簡介

阿爾泰邊疆區

1、地理位置

阿爾泰邊疆區位於西伯利亞南部的額畢河和卡杜里河流域。領土由北到南的平均長度為360平方公里,東西平均長度為585平方公里。該州南面和東南面與哈薩克斯坦接壤,西南與阿爾泰共和國接壤,西面和西北面與卡緬茵斯克州接壤,北面是新西伯利亞州。

阿爾泰邊疆區是俄羅斯聯邦西西伯利亞經濟區行政區之—,面積16.91萬平方公里,約占俄聯邦領土面積的1%。

2、行政區劃

阿爾泰邊疆區行政區劃包括12個城市、60個區、15個市級鎮和723個村。較大城市有巴爾瑙爾(59.36萬人)、比斯克(22.74萬人)、魯布佐夫斯克(16.84萬人)、鄂畢卡緬、戈爾尼亞克、塔利緬卡、扎林斯克、新阿爾泰斯克、巴甫洛夫斯克、阿列伊斯克和斯拉夫戈羅德。主要行政區有比斯克區、魯布佐夫斯克區、布拉戈維申斯基區、阿列伊斯克區、巴甫洛夫斯克區、科西哈區、洛克捷夫斯基區和德意志民族區等

巴爾瑙爾是阿爾泰邊疆區首府,也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邊疆區的立法和行政管理機關都設在該市。

3、人口

阿爾泰邊疆區為人口較多地區之—,根據俄聯邦2002年的統計結果,共有人口202,974人。平均年齡30.5歲。其中城市人口53,538人(26.4%),農村人口149,409人(73.6%)。

4、自然資源

阿爾泰邊疆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一些資源正在開發利利用,對該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有許多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1)土地資源
阿爾泰邊疆區土地資源豐富。農業用地面積932.3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59.06萬公頃,占西西伯利亞地區耕地面積l/3以上,位居該地區各聯邦主體首位。農業用地面積大,且土質肥沃,再加上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使阿爾泰邊疆區成為西伯利亞乃至俄羅斯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並被喻為“天然的穀倉”。在阿爾泰邊疆區土地資源中,庫倫達平原(又稱庫倫達草原)占有重要地位,它位於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之間,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一部分在該區境內,一部分在哈薩克斯坦。

(2)森林資源
就森林資源總面積、森林覆蓋面積和木材蓄積量而言,與西伯利亞地區其他聯邦主體相比,阿爾泰邊疆區並不占優勢,三項指標均低於西伯利亞地區平均水平。森林資源總面積336.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270.9萬公頃,木材蓄積總量3.95億立方米,大大低於鄂木斯克州和秋明州。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鄂畢河畔、山麓和泰加森林區,還有少部分人工種植林帶。林中既有針葉樹,又有闊葉樹,主要樹種有雪松、落葉松、白樺和山楊等。在山前地和山坡上,生長著不同的樹木,錯落有致,景色奇特。在300—400米處,白樺樹處處可見,松樹生長在1600米的高處,雪松則生長在1500—1700米高的地方。

(3)礦物資源
阿爾泰邊疆區的礦產資源中,多金屬礦物,鐵礦、水銀、鋁土礦、鎢、鉬、鎳、鉍、錫、礦鹽、建築材料(石頭、粘土、水泥、沙子)、硫酸鋇(重晶石)、石棉、滑石粉、煤、礦泉水。

在魯布佐夫斯克區和茲梅伊諾戈爾斯克區多金屬礦石(銅、鉛、鋅)儲量豐富。早在18世紀,當地就已經開始開採各種有色金屬礦石,比較大的採礦場有佐洛圖申斯克、魯布佐夫斯克和茲梅伊諾戈爾斯克。礦石中主要含金、銀、鎘等。

距比斯克80公里的地方是沙拉普礦區,這裡含鎳和鈷的礦石儲量可觀。早在1963年有關該礦的開採和利用的經濟技術論證工作就已完成,但開採工作一直未能展開。

在阿爾泰邊疆區東南部,已探明有儲量豐富的鐵礦。對因斯科伊和別洛列琴斯基的全面勘探結果表明,這兩個礦將來可能為西西伯利亞冶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原料。

(4)建材資源
阿爾泰邊疆區擁有多種建材資源。其中品質好、具有開發價值的有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料石灰石、製造各種裝飾板材的花崗岩和大理石以及用途廣泛的石膏。目前,這些資源開發規模不大。在整個阿爾泰邊疆區,只在科雷萬有一家工廠利用石料生產各種裝飾板材,1996年產量僅為30噸,1997年實現年產50噸。

(5)水資源
阿爾泰邊疆區的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北河、卡通河、切姆洛夫卡、別斯哈那亞、阿努伊、恰雷什、大河、阿列伊、巴爾努爾卡、卡斯瑪拉、布爾拉、庫侖達、庫丘克
大型湖沼有庫倫達湖(728平方公里)、庫丘克斯克湖(181平方公里)、高爾基湖。

5、經濟情況

水運、空運、鐵路、公路運輸便利(鐵路幹線1811公理),工業設施完備,礦業、寶石、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能源加工、冶金及電力工業十分強大,經濟實力強,科學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較高,該地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原蘇聯的大後方。農業以大農業為主,是牛奶肉食的主要產區。

建築工業:在阿爾泰邊疆區有1432個建築單位,有2.2萬人從事建築工作。當地的原料儲備可滿足工業需求。有建築用的石頭、沙石、用來制矽酸鹽的沙子、混凝土和建築溶液、粘土和制磚和石膏的土壤的產地;有生產水泥、混凝土、浴盆、玻璃、漆布、聚苯乙烯泡沫塑膠的廠家;也有大理石採石場。

機械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阿爾泰邊疆區的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業約占工業總產值的30%。機械製造綜合部門是阿爾泰主要的工業生產部門,這裡雲集了專業水平高、技術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在此工作的專業人員占邊疆區工業生產部門工作的專業人員的四分之一。俄羅斯是一個農業大國,阿爾泰邊疆區是生產農業機械的中心。

機械製造的範圍廣而且產品多種多樣:耕地式、拖拽式、履帶式拖拉機、拖拉機、康拜因的發動機、各種功率的鍋爐(液態的、固態的、燃燒燃氣式的)、貨運式鐵路車皮、柴油機和柴油發電機、鑄造壓力機、車床、鑽井機器、汽車和拖拉機的發電機、耕地犁、農業機械以及用於工業加工的機械等等。在鑄造方面有大型的生產生鐵、鋼、鋁企業,生產的各種工具供給本邊疆區和其他國家、地區使用。

阿爾泰邊疆區生產的新型農業機械設備,在質量與性能方面居世界先進水平。在阿爾泰有兩個生產能源設備的先進企業“西伯利亞能源機械有限責任廠”和“比斯克能源機械有限責任廠”。

石油化工:阿爾泰邊疆區的石油化工工業產值約占總工業產值的12%。在此有生產用於各種型號汽車、飛機、農用機械的輪胎的企業,以及生產化學纖維、布料、酸、鹼、化學反應堆、溶液、顏料、樹脂、漂白劑、洗滌劑、滅草劑、藥劑等廠家。

農業情況:阿爾泰邊疆區土地資源豐富,它不僅是西伯利亞地區,而且也是全俄重要農業生產地區之一。阿爾泰邊疆區還是西伯利亞地區獨一無二的生產油料葵花籽、甜菜和甜菜籽地區,這些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也比較高。

主要農作物有:穀物、甜菜、葵花籽、亞麻、馬鈴薯和飼料作物。這裡生產的優質小麥堪稱俄羅斯最優品種之一。

畜牧業:該地區的畜牧業主要以飼養牛、羊、豬為主。

阿爾泰邊疆區的畜牧業仍然在西伯利亞乃至俄羅斯占有重要地位,大牲畜存欄頭數高於西伯利亞地區其他聯邦主體,牛奶和肉製品的產量分別列全俄第三位和第九位。

該地區的養鹿、養蜂和毛皮動物飼養也是傳統的經濟活動,相關產品不僅能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而且還能銷往其他地區。

交通運輸:阿爾泰邊疆區的交通系統主要有鐵路、公路、河運、航空和工業交通。

鐵路:阿爾泰邊疆區的鐵路總長1803公里,此外有工業企業鐵路866公里,利用長度占總長度的63%。邊疆區的鐵路特點是聯邦幹線、各地區之間和直達運輸線路是寬線和子午線線路。鐵路貨物運輸和貨物換裝分別占各交通貨物運輸和貨物換裝總量的51.7%和97.6%。在60個行政機關中有37個鐵路站點。

工業交通:工業企業有鐵路1000多公里,都是寬軌鐵路,以便於保證各企業貨運直接與幹線鐵路接軌。

公路交通:阿爾泰邊疆區公路總長15500公里,約有汽車42.6萬輛,其中貨車8.45萬輛,輕型汽車33.13萬輛,1.07萬輛公共汽車。

公路貨運和貨物換裝分別占總貨運和貨物換裝的39.2%和1.1%。運輸企業用大型公共汽車和中型汽車運載乘客達1.779億人,其中國有和市政企業運載乘客占49%。阿爾泰邊疆區的運輸網有700多條線路,其中有210條各城市之間線路。公路運輸與新西伯利亞、克麥羅沃、托木斯克州、阿爾泰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等相連。市內交通運載量占91%,城郊運載量占8%,各市之間運載量占1%。城市電力交通占總運載量的60.8%,在3個城市中實現了電力交通運載。全區共有16條有軌電車和8條無軌電車路線,有軌電車線路長度為316.2公里,無軌電車線路長度為124.3公里。

航空運輸:在阿爾泰邊疆區有5個飛機場(巴爾瑙爾、比斯克、魯布佐夫斯克、洛涅什諾耶、恰雷什斯科耶),這五個飛機場進行著運載乘客、貨物運輸包括商務運輸和國際運輸。巴爾瑙爾飛機場具有國際標準,可飛往中國(瀋陽、烏魯木齊)、土爾其(伊斯坦堡)、德國(漢諾瓦、弗蘭肯塔爾、科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富德熱拉),以及俄羅斯的各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莫斯科、下涅瓦托斯克、洛斯托夫、聖彼得堡、索奇、蘇爾古特等)。

河運交通:阿爾泰邊疆區的河運交通主要是鄂畢河、比亞河、卡通河、恰雷葉河、求味什(在其下游)。在阿爾泰邊疆區河運總長為779公里,有兩個河運港口(巴爾瑙爾、比斯克)和3個碼頭。阿爾泰邊疆區的河運貨物運輸占貨物運輸總量的9.1%。河運交通關係到阿爾泰邊疆區與新西伯利亞、托木斯克及周邊各州和鄂畢河北部城市(下涅瓦爾托夫斯克、沙列哈爾德、漢得馬西斯克)的經濟發展並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