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轉胎頭術

適應症

1.因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使產程停滯2小時以上,陰道檢查宮口開大6~9cm,或第二產程停滯。
2.需行產鉗助產或胎頭吸引以縮短第二產程,而胎方位為枕橫位或枕後位。

禁忌症

1.骨盆狹窄或頭盆不稱。
2.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3.子宮先兆破裂。
4.重度胎兒窘迫。

麻醉與體位

一般不需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手術操作

1.消毒外陰,導尿。
2.陰道檢查 了解骨盆徑線,明確宮口擴張情況,先需高低及胎方位。判斷胎方位的方法有二種:
⑴觸摸胎頭顱縫法:術者將右手沿骶凹進入陰道,將示指及中指觸摸胎頭顱縫,如顱縫呈“十”字形,則為大囟門,小囟門為“人”字形。但產程較長時,胎頭水腫,顱骨重疊變形,顱縫不易查清。
⑵觸摸胎耳法:術者右手伸入陰道較高位,以示指及中指觸膜及撥動胎兒耳廓,耳廓邊緣所在方向為枕骨的方向。因胎兒耳廓柔軟,一定要摸清耳輪、耳孔及耳根,仔細辨認,方可確定胎方位。
3.鏇轉胎頭,以枕左後位為例,術者右手手心朝上,四指放在胎頭的後側面,拇指放在胎頭的前側面,握住胎頭,輕輕上推,使胎頭鬆動的同時,緩緩向逆時針方向鏇轉180°(~),使胎頭前額超過產婦骶骨岬,呈枕右前位即停止鏇轉,並繼續輕握胎頭,待有宮縮時引導胎頭下降,入盆,然後取出右手,等待自然分娩。若需產鉗助娩者,徒手鏇轉胎頭至枕前位繼以產鉗固定,並行產鉗助娩術。如為枕右後位時,術者右手掌心朝下,四指放在胎頭的前側面,拇指在胎頭的後側面,將胎頭向順時針方向鏇轉180°,使胎頭額骨超過產婦骶骨岬,呈枕左前位即可。如為枕橫位,可按枕後位手法鏇轉135°即可。術者一手在陰道內鏇轉胎頭時,另一手可在腹壁外,恥骨聯合上方,幫助胎頭鏇轉。或由助手在產婦側方,雙手放在產婦腹壁上,幫助胎肩及胎背向前鏇轉。

注意事項

1.操作中胎頭不能上推過高,避免臍帶脫垂。
2.胎頭轉正後,應同時用右手食指及中指將水腫的宮頸前唇上推,宮口即迅速開全。
3.在鏇轉胎頭時,如發現臍帶脫垂或臍帶隱性脫垂,應立即停止操作,遙高床尾,幫助臍帶縮回,並改用其它方式,立即結束分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