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氣

手氣

手氣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賭博或抓彩時的運氣。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九:“不用怕,管保輸不了,越不會,手氣越旺,來吧,老哥。手氣亦稱手癬,中醫稱“鵝掌風”。見《證治要訣》卷三。多因脾虛風濕或風熱挾痰,內阻經絡所致。治宜五痹湯、蠲痹湯等方。若因腫瘍所致,按癰腫論治。

基本信息

讀音

shǒu qì

解釋

1.舊時指賭博抓彩時的運氣
2.手氣,證名。亦稱手腫痛。手指腫痛或連臂膊作痛。見《證治要訣》卷三。多因脾虛風濕或風熱挾痰,內阻經絡所致。治宜五痹湯蠲痹湯等方。若因腫瘍所致,按癰腫論治。

手氣病因

手氣亦稱手癬,中醫稱“鵝掌風”。是指發生在指掌面的黴菌性皮膚

手氣手氣
病,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乾燥濕潤所致。
手癬的臨床特徵是初起損害位於一側,指端的曲面發生小水皰,乾燥後脫屑,逐漸擴展至掌心或臨近手指,脫屑處皮膚變粗變厚,皮紋寬深,失去正常光澤和柔軟性,境界清楚,水皰相互融合,破裂後皰壁不易脫落形成領圈樣環狀鱗屑。冬季氣候乾燥時指端及關節活動部發生裂隙、疼痛,受化學物質刺激後可使手癬濕疹化。

手氣症狀

水皰鱗屑型 起病多為單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特別是掌心,食指及無名指的掌面,側面及根部,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乾後脫屑並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清楚、病程慢性、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並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

角化增厚型 多由水皰鱗屑型發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雙手,皮損無明顯的水皰或環形脫

手氣手氣
屑,掌面瀰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乾而有脫屑,冬季易皸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與長期搔抓、洗燙、肥皂、洗滌劑,各種化學物品和溶劑刺激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有關。

治療方法

1: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療效:用藥5天,治癒率達100%2:熏洗療法處方:側柏葉250克,艾葉60克,桐油50毫升。用法:將桐油煎熱,塗抹患指,再用紙卷沾桐油點燃,燻烤3分鐘。藥加

手氣手氣
水煎,先熏後洗。日1次,每次5-10分鐘。療效:治手癬,輕症熏洗1次。重症3-5次可愈,切不復發。3:處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療效:用藥5天,治癒率達100%。還可使用朴安堂的【掌靈膏】,純中藥製品,具有殺菌止癢,清熱祛濕之功效,可快速消除手癬患處病痛,並徹底切斷病機,拔毒外出,生肌化腐,兼顧扶正固本,抑制癬菌復發。

預防措施

1、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減少化學物質對手部皮膚的不良刺激,避免直接接觸傳染源;
2、手多汗和損傷,往往是手癬最多見的誘因之一,平時注意手部護理,受傷後要及時消毒處理;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菸酒,飲食以清淡為宜,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4、手癬治癒後,堅持使用掌靈膏,可防止再次感染病原菌,以免損傷表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