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衣

扁豆衣

扁豆衣,為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 L.的種皮。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健脾,化濕之功效。常用於痢疾,腹瀉,腳氣浮腫。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種皮。

性味

味甘,性微溫。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健脾和胃,消暑化濕。

主治

用於暑濕內蘊,嘔吐泄瀉,胸悶納呆,腳氣浮腫,婦女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種子,剝取種皮,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乾燥。

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長達6m。莖常呈淡紫色或淡綠色,無毛或疏被柔毛。三出複葉;葉柄長4-14cm;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被白色柔毛;頂生小葉柄長1.5-3.5cm,兩側小葉柄較短,長2-3mm,均被白色柔毛;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卵形,長5-10cm,寬約與長相等,先端尖,基部廣楔形或截形,全緣,兩面均被短柔毛,沿葉脈處較多,基出3主脈,側脈羽狀;側生小葉斜卵形,兩邊不均等。總狀花序腋生,長15-25cm,直立,花序軸較粗壯;2-4花或多花叢生於花序軸的節上,小苞片舌狀,2枚,早落;花萼寬鍾狀,先端5齒,上部2齒幾乎完全合生,其餘3齒近相等,邊緣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長約2cm,旗瓣廣橢圓形,先端向內微凹,翼瓣斜橢圓形,近基部處一側有耳狀突起,龍骨瓣舟狀,彎曲幾成直角;雄蕊10,1枚單生,其餘9枚的花絲部分連合成管狀,將雌蕊包被;子房線形,有絹毛,基部有腺體,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頭頭狀。莢果鐮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長5-8cm,寬1-3cm,先端較寬,頂上具一向下彎曲的喙,邊緣粗糙。種子2-5顆,扁橢圓形,白色、紅褐色或近黑色,長8-13mm,寬6-9mm,厚4-7mm,種臍與種脊長而隆起,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本品呈囊殼狀、凹陷或捲縮成不規則瓢片狀,長約1cm,厚不超過1mm,表面光滑,乳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的可見種阜,完整的種阜半月形,類白色。質硬韌,體輕。氣微,味淡。以囊殼完整、色黃白、不帶種仁者為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