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微

2003年8月被聘為音樂學系講師。 2007年1月被聘為中國古代音樂史碩士生導師。 2010年10月被遴選為本院學科梯隊成員。

簡介

戴微,生於1971年7月,女。現為中國音樂史學會候補理事,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終身會員,上海市電影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員,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理事。
198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民樂科,先後師從龔一、張子謙學習古琴。1986年起師從沙漢昆,兼學作曲。1989年保送本院民樂系,同時考取音樂學系,先後師從洛秦、陳應時、陳聆群學習中國音樂史,師從林友仁、吳兆基學習古琴。1995年以本科畢業論文《當代古琴音樂發展概述》(導師陳聆群)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推免為碩士研究生。1997年以論文《琴曲〈碣石調·幽蘭〉譜研究》(導師陳應時)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博士研究生。2003年以論文《江浙琴派溯流探源》(導師陳應時)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0年7月留校任教。2003年8月被聘為音樂學系講師。2005年9月被聘為副教授。2006年任中國音樂史教研室主任。2007年1月被聘為中國古代音樂史碩士生導師。2010年9月兼任民樂系古琴專業教師。2011年1月被聘為任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碩士生導師。

獲獎情況

1990年10月獲文化部“第二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本科生三等獎。2008年9月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本科組三等獎(一人)之指導教師獎;2010年12月獲“中國音樂史學會第六屆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學士組二等獎(二人)之指導教師獎,學士組三等獎(二人)之指導教師獎,碩士組二等獎(一人)之指導教師獎。

教授課程

自2000年留校以來,任教的本科課程有“中國音樂史A”、“中國音樂史B”、“中國音樂史C”、“論文寫作”、“古琴”、“古琴音樂概論”/“古琴音樂”、“中國音樂經典賞析”;研究生課程有“論文寫作”、“中國音樂專題研究”、“古琴藝術史”、“古琴音樂專題研究”;專升本課程有“論文寫作”、“古琴”、“中國音樂史專題研究”、“中國音樂欣賞”;高起本課程有“古琴”;專科課程有“論文寫作”等。

研究領域

主要涉及古琴音樂(如琴史、琴人、琴派、琴社、琴譜、琴曲等),中國古代音樂史(如音樂史料、音樂考古、音樂圖像、樂律學、古譜學等),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如黃自、王雲階等專業作曲家的音樂創作)等方面。

榮譽稱號

2002年9月被遴選為本院首批青年骨幹教師。2006年9月被遴選為本院第二批青年骨幹教師。2007年12月成為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2008年10月被遴選為本院學科梯隊成員。2010年10月被遴選為本院學科梯隊成員。

在研課題

上海市高等學校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世紀中國古琴音樂藝術海內外流變及其文化特徵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人文社科類)“上海琴樂發展的歷史回眸與反思”,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曙光計畫”項目“海上古琴的歷史回眸與現狀調查”等。

主要論著

著作《中國音樂簡史》(撰寫第三章“兩漢三國的音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中國音樂文化簡史》(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中國音樂文化簡史》(香港和中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0月);論文《傳人·傳譜·傳派——廣陵琴派的歷史沿革和藝術風格研究》(《音樂研究》,1991-2)、《琴曲〈碣石調·幽蘭〉譜版本研究》(《音樂藝術》,1997-2)、《浙派古琴的興起、發展與嬗變》(《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3-2)、《紹興琴派的歷史尋蹤》(《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4-4)、《浙派的歷史沿革和音樂特點》(《尺八古琴考》,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8月)、《“2006上海國際琴學專題研討會暨今虞琴社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活動綜述》(《音樂藝術》,2006-4)、《漫談傳統琴曲之欣賞》(《音樂之友》,2010年8月);譯文《Etics和Emics——它們的起源和運用》(《音樂藝術》,1994-3)、《中國音樂文論提要摘譯兩篇》(《音樂學術信息》,1997-5)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