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的改革

戴克里先的改革

正文

羅馬帝國皇帝G.A.V.戴克里先(284~305在位)為加強專制統治而實行的改革。戴克里先出生於薩羅納葉,是被釋奴隸的兒子,崛起於行伍, 284年被軍隊擁立為皇帝。執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強化軍事官僚機構、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干預的措施。
戴克里先擴大皇權,採用“多米那斯”(意為“主人”)稱號,仿效東方專制君主的宮廷禮儀。這種專制體制通常被稱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以別於前此多少保有共和殘跡的元首制。史家通常定為後期羅馬帝國之始。即位伊始,他讓馬克西米安主管帝國西部,駐義大利北部的米蘭;他本人則主管帝國東部,坐鎮小亞細亞西部的尼科美底亞(今土耳其的伊茲米特),二人均稱“奧古斯都”。293年,兩位共治者各任命一位助手,稱為“凱撒”,分別治理部分地區。這樣就形成了“四帝共治制”。改革後原有的轄區較大的行省被劃小,行省總數由40多個增到 100個,分別歸屬12個行政區。各行省中,軍權和行政權分開。羅馬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是帝國首都,但已不再是皇帝駐地。軍隊分為邊防軍團和機動軍團,人數大增。軍隊中“蠻族”成分不斷增加。戴克里先還統一稅制,取消某些免稅特權。人頭稅和土地稅合一,作為財政主要收入。為保證稅源,禁止農業勞動者離開土地以及手工業者脫離同業行會,不準市議員離開所屬城市。為穩定幣值,於 301年確定了新的鑄幣含金、銀標準,但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同年,頒布物價敕令,對主要商品價格和勞動工資作了規定,亦收效甚微。對基督教採取彈壓政策,303和304年先後頒布 4道敕令,禁止舉行禮拜,清除軍隊和官員中的教徒,沒收教會財產,處死一些教徒。戴克里先的改革使面臨嚴重危機的帝國獲得暫時的穩定。

戴克里先的改革戴克里先的改革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