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環境分析

戰略環境分析是指對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競爭環境進行分析,以發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途徑和手段。戰略環境分析中所使用的各種信息統稱為戰略信息,它是指與制訂企業經營戰略有關的檔案、數據和經過處理的資料。主要是市場、顧客、消費者、批發商、代理商、競爭者、專家學者、新聞廣播、電影、電視、廣告、報紙雜誌、專業書籍、科研論文、學術報告、各種信息庫、展覽會、展銷會等;來自企業內部的信息來源主要是推銷員、企業員工、信息交流、企業內部資料、檔案數據、檔案資料、內部刊物、書信、定期和不定期的會議和學術研討會等。

戰略環境分析的信息

1、企業戰略環境中的信息類型

戰略環境分析中所使用的各種信息統稱為戰略信息,它是指與制訂企業經營戰略有關的檔案、數據和經過處理的資料。其類型有:

1)政府機關方面的信息。包括政府的有關發展規劃、預算、稅收政策、貨幣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匯率政策、對外貿易和技術引進政策、工資政策,以及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等。

2)科學技術方面的信息。包括許可證、專利、工藝創新、新材料、新產品、技術協作等。

3)市場方面的信息。包括市場上產品的現在需求和潛在需求,競爭對手的市場占有率和變化,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趨向,人口、年齡結構及消費特點,地區消費特點,恩格爾係數等。

2、戰略環境分析中的信息來源

主要是市場、顧客、消費者、批發商、代理商、競爭者、專家學者、新聞廣播、電影、電視、廣告、報紙雜誌、專業書籍、科研論文、學術報告、各種信息庫、展覽會、展銷會等;來自企業內部的信息來源主要是推銷員、企業員工、信息交流、企業內部資料、檔案數據、檔案資料、內部刊物、書信、定期和不定期的會議和學術研討會等。

基本內容

企業戰略環境分析,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分析

一,政治與法律因素:包括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執政黨的性質,政府的方針、政策、法令等。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社會性質,不同的社會制度對組織有著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要求。

二,經濟因素:包括巨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兩方面。巨觀經濟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及其增長趨勢,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及其變化情況以及通過這些指標能夠反映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微觀經濟環境主要指企業所在地區或所服務地區的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偏好、儲蓄情況、就業程度等因素,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企業目前及未來市場大小。

三,社會文化因素: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審美觀點、價值觀念等。文化水平會影響居民的消費層次;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會禁止或地址某些活動或行為;價值觀念會影響居民對組織目標、組織活動以及組織存在本身的認可與否;審美觀點會影響人們對組織活動內容、活動方式以及活動成果的態度。

內部條件分析

1、技術素質方面

生產能力。包括生產的組織與計畫調度、技術質量保證與工藝裝備、人員操作水平、消耗定額管理;在制品、半成品及成品流程管理;運輸工具、勞動生產率水平;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等。

技術開發能力。包括科研設計工藝開發的物資與設備水平;技術人員的數量技術水平與合理使用;以及獲取新的技術情報的手段、計量檢測手段;此外,還有技術管理水平與技術開發,更新產品的綜合能力。

2、經營素質方面

企業的發展史。分析企業在開辦、合併、轉產以及壯大發展等方面的歷史演變,目前的狀況及今後發展的可能性。銷售能力。分析銷售力量是否充足,市場調研和市場開發能力如何,現有銷售渠道狀況。還應分析企業的銷售組織是否健全,推銷手段是否有效,售後服務如何,滿足交貨條件的能力,收回貨款的能力及運輸能力如何等。獲利能力與經濟效益。分析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與途徑,進行目標利潤與目標成本分析;各種資金利潤率分析與盈虧平衡點分析。

產品、市場狀況。分析企業現在的經營業務範圍,主要產品的技術性能與技術水平,產品結構和發展前景,市場占有率如何,產品獲利能力大小與競爭能力強弱,產品屬於壽命周期的哪一階段。

物資採購供應能力。分析企業在物資資源方面的組織、計畫、採購、倉儲、資金、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能力與存在的問題。

3、人員素質方面

包括領導人員素質、管理人員素質、職工素質。

4、管理素質方面

包括企業的領導體制及組織機構的設定是否合理,信息的溝通、傳遞、反饋是否及時,日常業務性的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可行等。

5、財務素質方面

資金運籌能力,包括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

分析方法

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是對企業經營活動有直接影響的外部環境之一。根據美國學者麥可-波特的研究,行業環境研究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行業內現有競爭對手的研究

這點主要包括競爭對手的基本狀況,以及發展動向等。

二,入侵者的研究

潛在的競爭對手進入行業,變成現實的競爭者。由於其新的業務能力和充裕的資金來源,將導致行業競爭更加強烈,其結果是產品價格可能被壓低或從業者的經營成本上升,從而導致行業利潤下降。

三,替代產品的研究

產品的使用價值相同或相近,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相互替代,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間就可能形成競爭。一旦替代品生產形成較大的規模那么笨行業將受到威脅。

四,買方的議價能力

影響買方的議價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買方是否大批量購買?

2,買方這一業務在其購買額中的比例大小如何?

3,產品是否有價格合理的替代品?

4,買方承擔的購買轉移成本大小如何?

5,買方對信息掌握的程度如何?

五,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的研究

企業生產所需的很多生產要素是從外部獲得的,提供這些生產要素的供應商也影響著企業經營。供應商在兩個方面影響著行業內企業的經營。

1,能否根據企業的需要及時、按質按量的提供所需。

2,提供的生產要素的定價。

競爭對手

制定戰略的實質是為了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持久的競爭優勢。所以必須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

一,競爭對手的長期目標和戰略的分析

二,經濟技術實力的分析

三,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分析

四,領導者和管理者背景分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