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葉堇菜

戟葉堇菜

戟葉堇菜(學名:Viola betonicifolia J. E. Smith)為堇菜科堇菜屬的植物。產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西藏。生於田野、路邊、山坡草地、灌叢、林緣等處。喜馬拉雅地區、印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日本也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戟葉堇菜(中國植物圖像庫) 戟葉堇菜(中國植物圖像庫)

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

根狀莖通常較粗短,長5-10毫米,斜生或垂直,有數條粗長的淡褐色根。

葉多數,均基生,蓮座狀;葉片狹披針形、長三角狀戟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7.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尖,有時稍鈍圓,基部截形或略呈淺心形,有時寬楔形,花期後葉增大,基部垂片開展並具明顯的牙齒,邊緣具疏而淺的波狀齒,近基部齒較深,兩面無毛或近無毛;葉柄較長,長1.5-13厘米,上半部有狹而明顯的翅,通常無毛,有時下部有細毛;托葉褐色,約3/4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或鑽形,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疏生細齒。

花白色或淡紫色,有深色條紋,長1.4-1.7厘米;花梗細長,與葉等長或超出於葉,通常無毛,有時僅下部有細毛,中部附近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5-6毫米,先端漸尖或稍尖,基部附屬物較短,長0.5-1毫米,末端圓,有時疏生鈍齒,具狹膜質緣,具3脈;上方花瓣倒卵形,長1-1.2厘米,側方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1-1.2厘米,裡面基部密生或有時生較少量的鬚毛,下方花瓣通常稍短,連距長1.3-1.5厘米;距管狀,稍短而粗,長2-6毫米,粗2-3.5毫米,末端圓,直或稍向上彎;花葯及藥隔頂部附屬物均長約2毫米,下方2枚雄蕊具長1-3毫米的距;子房卵球形,長約2毫米,無毛,花柱棍棒狀,基部稍向前膝曲,上部逐漸增粗,柱頭兩側及後方略增厚成狹緣邊,前方具明顯的短喙,喙端具柱頭孔。

蒴果橢圓形至長圓形,長6-9毫米,無毛。

花果期4-9月。

戟葉堇菜 戟葉堇菜

本種與紫花地丁 V. philippica Cav. 相近似,但下方花瓣之距較短,側方花瓣密被鬚毛,葉形差異較明顯,故較易區別。又與長萼堇菜 V. incunspicua Bl. 的區別在於本種萼附屬物較短,末端鈍圓,葉柄上半部具明顯而狹長的翅。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路邊、山坡草地、灌叢、林緣等處。

分布範圍

戟葉堇菜 戟葉堇菜

產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西藏。

喜馬拉雅地區、印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日本也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功能:清熱散瘀、消腫解毒,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外敷可治節瘡痛腫。

藥用部位:全草藥用功能:清熱散瘀、消腫解毒

藥用主治:用於清熱、解毒 全草供藥用,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瘀,並可作豬飼料或綠肥。

堇菜科·堇菜屬

堇菜屬,堇菜科,約500種,分布於全球,主產地為北溫帶,我國約120種,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觀賞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