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盈杯

戒盈杯

戒盈杯,酒器。杯心直立一龍首,外底部有一漏孔。入注水,淺,則滴水不漏;滿,則水流殆盡。故稱“戒盈杯”。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文記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鍊累日,赫然乃成。韓國《中央日報》2013年5月3日報導認為,在首腦外交中,禮物會起到緩解尷尬關係的潤滑油作用,但不符合規格或違背對方文化禮節的禮物有時反而會破壞氣氛,因此需謹慎對待。

歷史

相傳,戒盈杯是唐朝的傳家寶。壽王與楊玉環婚喜之日,唐明皇贈此杯並問楊玉環可知用意?楊玉環說:“父皇賜此杯,是教導我們,凡事要適度,不可過貪,否則將一無所得。”唐明皇含笑點首。

明洪武年間,浮梁御窯廠為進貢洪武皇帝,歷經幾十次反覆試驗才再次燒製成功了戒盈杯,傳世至今。

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文記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鍊累日,赫然乃成。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可見青瓷的悠久歷史和瓷器的高質。

寓意

戒盈杯戒盈杯

該杯盛酒可謂公道,盛酒時只能淺平,不可過滿,否則,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寓示世人辦事處世必須講究公道,不可貪得無厭。公道杯賦於人們的

千古事理:在於當今社會,提倡精神文明,提倡經營誠信,提倡務實謙讓、公平合理,提倡社會美德具有深厚的哲理和現實意義。

該杯為著名的青瓷。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文記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烈焰中發,青煙外飛,鍛鍊累日,赫然乃成。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可見青瓷的悠久歷史和瓷器的高質。

朴槿惠訪美禮物

戒盈杯戒盈杯

韓國總統朴槿惠於2013年5月7日訪問美國,其為美國總統歐巴馬準備的禮物受到韓國媒體的關注。韓國《中央日報》2013年5月3日報導認為,在首腦外交中,禮物會起到緩解尷尬關係的潤滑油作用,但不符合規格或違背對方文化禮節的禮物有時反而會破壞氣氛,因此需謹慎對待。

報導稱,韓國外交部禮賓長已將禮物清單報告給朴槿惠。據悉,韓國的畫作、傳統工藝品和陶器等均包含在清單中。負責首腦會談的青瓦台相關人士透露,朴槿惠此次挑選禮物的三大原則是保證收到禮物的人會露出微笑,會想到送禮物的人,包含韓國的文化特點。

據悉,朴槿惠曾在自傳中提及,將倒入7成酒即可倒滿、超過這一界限就會溢出的戒盈杯作為禮物。

美國國務院東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希爾曾在2007年2月的朝美會談中提及從朴槿惠處收到戒盈杯,成為一大軼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