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農場

南京警方正在進行一項全新的嘗試,試圖通過“戒毒農場”的方式,將那些被毒品俘獲的“癮君子”們,拉回正常的生活軌道。在這裡,戒毒人員“與世隔絕”,從事勞動,領取工資,為的是戒除毒品心癮,最終回歸社會。

農場簡介

戒毒農場戒毒農場

種瓜、種菜,耕田、做工。在這裡,勞動是對抗毒癮的“武器”。不與粉友聯繫,不私自外出,“與世隔絕”是這裡的生活準則。
在這裡,戒毒者通過勞動可以領到工資,也可以邀請親人來一起居住、勞作。當然,戒毒者也可以選擇離開。
對南京上萬名吸毒者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戒毒模式。新建成的南京市戒毒康復中心,也就是江蘇省的首家“戒毒農場”。

戒毒農場

“戒毒農場”也位於戒毒所內。不過,在同一道大門裡,“戒毒農場”和強制戒毒區是兩個“世界”。戒毒康復中心大門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已經翻耕,散發出泥土的味道,四周綠樹成蔭。
“這裡是一個農場,給吸毒人員種地的地方,現在還沒到播種的時候。”市戒毒所所長韓志強說。距這片土地不遠,一棟嶄新的小樓房裡,一群穿著藍色號服的男女,正在一個大房間裡編織物品,除了勞動的聲音,樓里沒有雜音。
樓內其他房間都是宿舍。3人一間的房間裡,鋪著地板,擺放著單人床,這裡有空調和有線電視接口,還有公共浴室。據稱,這裡是按照三星級賓館標準裝修的。
“強制戒毒成功的人員,可以離開強制戒毒區,申請進入康復中心,參加勞動,領取工資,繼續戒毒。”韓志強說,這就是嶄新的戒毒康復模式。在這裡“上班”的戒毒人員,每人每月基本工資在400元左右,然後按照勞動成果發放補貼。韓志強解釋說,不能用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來衡量這裡的“工資”,因為康復中心更像是一家醫療機構,這些人員在這裡的主要任務是戒毒。

管理方式

戒毒人員正在工作戒毒人員正在工作

在管理方式上,“戒毒農場”完全遵循自願原則,在家長或親屬的支持下,戒毒人員申請參加生產就業。“我們非常強調自願性,因為在這裡不像對強制戒毒人員那樣進行強制管理,所以只有那些真心想戒毒的人,在這裡才能安穩。”韓志強說。
在這裡戒毒的人員,實行自治管理。在警方組織下,首批進入“戒毒農場”的20多名戒毒人員,選舉了自治委員會,並推舉出主任和副主任。
在這個相對自由、相對自治的小“社區”里,戒毒所負責為戒毒人員引進調整生產項目,購買各種生產材料,為他們勞動創造條件。

重要意義

自願選擇留在“戒毒農場”勞動的,都是已經強制戒毒成功的人員。但是,出於對回歸社會的恐懼,他們選擇了留下。
吸毒人員的就業問題,同樣困擾著政府部門。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悖論是,為了防止吸毒人員籌毒資而犯罪,一些地方給吸毒人員發放低保金
這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但也是一種無奈,因為毒品讓他們喪失了勞動的意願。吸毒是一些人盜竊、搶劫等犯罪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我市一些居民小區里發生的小額盜竊案,相當一部分都是吸毒人員所為。吸毒人員作案,基本上見什麼拿什麼,因為他們對金錢的需求太強烈。這位人士說,在女性賣淫人員中,也有一部分是吸毒者。
在這裡,他們可以自食其力,不啃老,不吃低保,用勞動來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