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無窮

台灣第一高僧聖嚴法師最後的開示,晚年講話和文章珍貴結集作者: 聖嚴法師出版社: ”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

書籍信息

書籍基本信息

副標題: 台灣第一高僧聖嚴法師最後的開示,晚年講話和文章珍貴結集
作者: 聖嚴法師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年: 2013-1
頁數: 278
定價: 32.00元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願是成功的起點!人生最需要的就是願,也就是希望。
發願要發好願,說話要說好話。
願──必須要發利濟眾生的大願,並且必須隨時隨地身體力行。
台灣第一高僧——聖嚴法師生前最後的美好記錄 開示如何好願成真
“佛法這么好,知道的人這么少,誤解的人這么多。”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本書是台灣著名佛學大師——聖嚴法師最後的開示,主要為晚年非常珍貴的講話和文章,體現了大師對世界、眾生、佛法的美好期盼,更是以最後的教法,送給世間最珍貴、最美好的禮物。這份美好的禮物隱含著開示時對大眾的關懷與勉勵,更是他在生命最後一段時日殫精竭慮的諄諄教誨。這些悲智的法語,也期望能送達所有有緣眾生的眼前,讓眾生共同承接大師的願。所以,書名里的“我”指的既是師父,也是願意承接這個大願的所有“我們”。

作者信息及目錄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 (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大學者、作家及國際知名禪師,當選台灣《天下》雜誌“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先後獲得各界的諸多獎項。他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學綱要》《放下的幸福》《完全證悟》《智慧人生書》等。
聖嚴法師提出“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他發起“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影響相當廣泛。晚年積極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李連杰、林青霞、羅大佑、張國立、馬英九、蕭萬長等或入其門下,或深受其影響。汶川地震之後,聖嚴法師積極組織賑災救援,表達了深厚的同胞之愛。

目錄信息

編者序 美好的晚年,美好的禮物

和平在人間

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共存共榮
四環即佛法
大悲心起的意義
做對世界有用的事
發揮教育功能
大悲心起
觀音菩薩與現代社會
從“心”溝通的世界大趨勢
心懷大悲,世界大慈
和平,從我們的內心開始
用慈悲心拯救世界
一條共同的道路
友誼是和平的基礎
佛教是推動世界永久和平的希望
以慈悲化解鬥爭、暴力與衝突
以研究“聖嚴”來推動淨化世界
群我關係與全球倫理

修行在人間

付囑傳持佛法的任務
共同承擔未來的使命
信仰的價值
一個弘揚漢傳佛教的道場
身心自在
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在家居士的修行
大小乘佛法的不同
提倡環保的民俗節慶
佛教、佛法與佛學
回歸佛法本質的水陸法會
四種環保的校風
佛法的三個層次:信仰、理解、實踐
皈依正信的佛、法、僧
以因、緣、果的佛法觀念來工作
提起共患難的心
悲慟 哀悼 緊急救援川緬災難
傳承、創新,做安心的工作
傳法的條件與意義
禪宗的頓漸法門
老得智慧又健康
不隨魔鬼起舞的工夫
因緣是否就是業力?
在水陸法會中體驗人間淨土

好願在人間

鐘聲幸福
超越自己,便是智慧
認清價值觀與大方向,感恩順境與逆境
“心六倫”運動的目的與期許
珍惜生命,就不會自殺
青年學佛的三條件——信、願、行
好願在人間
許好願、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
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做自己的主人翁
生命,不只屬於我們自己
如何追求安全的保障
心六倫中的生命價值
無盡的時空,永恆的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