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賄了網

我行賄了網

我行賄了網創辦於2010年,是一家印度反腐網站,創辦地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是印度網友分享行賄經驗的網上社區和避免被“揩油”的互動交流平台。

簡介

“我行賄了”網(ipaidabribe.com),是印度一家網站的名稱,成立於2010年8月。這個網站任何人都可以登錄,在上面留言,跟網友分享行賄經驗,比如為什麼要行賄、具體金額、結果怎樣等。這可不是搞笑的,兩名不堪國內腐敗橫行的印度“海龜”創辦網站的目的,正是希望通過現代科技的力量,來抑制國內的腐敗。“我行賄了”網站已經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印度卡納塔克邦交通部長根據網站的“舉報”,懲處了20名手下的官員。自印度我行賄了網站被國內媒體關注之後,國內相繼出現了四家類似的網站“我行賄了”“可可部落”“我行賄啦”和“我賄賂了”等多家網站。

網站內容

打開“我行賄了”網站,一眼便會看到上面的橫幅式廣告,上面寫著:“揭開腐敗的市價。” 然後,點擊下面的連結,可以填寫自己的“行賄”故事,就像寫部落格一樣,非常簡單;也可以看別人怎么“行賄”,就像看網頁一樣。
這裡有人抱怨領結婚證竟然也被索賄。“我去了3次,每次他們都找不同的藉口,最後向我要了1000盧比。”還有人說,公立醫院的服務儘管名義上免費,但是有些醫生會額外索要3000-5000盧比。有個人為了買房子註冊登記,多付了3500盧比,他說“我很羞愧,但是沒有辦法”。 截止2011年6月,大約有1萬多腐敗案例記錄在“我行賄了”網站中,涉及印度全國19個部門,347個城市。回帖和留言有10多萬條。
網站創始人之一斯瓦提說:“他們的信息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所有發帖的人都是匿名,而且能確認身份的信息,諸如所在地、電子郵件地址、職業、興趣愛好等都不會被公開。”

創始人

網站的創始人是兩名印度“海龜”拉馬什和斯瓦提。
這兩人在美國和英國生活多年。回到印度後,他們對“辦什麼事都得花錢”的風氣越來越不滿,於是決定為同胞們做點什麼。隨後,他們在印度IT產業基地班加羅爾組建了這個網站。 “我們也要為此(腐敗)負責,我們也曾行過賄,否則你根本不能辦成任何事。”斯瓦提覺得,腐敗太多,印度民眾也有責任。民眾的不自覺助長了壞風氣。
因此,斯瓦提的團隊稱,他們創辦這一網站,是想考察一下印度的腐敗到底有多嚴重,是什麼規模。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賄故事,讓人們體會到腐敗的代價,形成規模和聲勢之後,希望能推動政府改進辦事流程,同時遏制腐敗問題發生的根源。 “我們相信用人民的力量可以遏制腐敗的蔓延。”網站的創辦人拉馬什和斯瓦提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交通部長成“冬粉”

計畫發起反腐敗絕食抗議行動的印度瑜伽大師拉姆德夫(右)向支持者講話計畫發起反腐敗絕食抗議行動的印度瑜伽大師拉姆德夫(右)向支持者講話

網站創辦至今,也確實達到了警醒政府的目的,印度卡納塔克邦的交通部長就成了該網站的“冬粉”。網站創始地班加羅爾是卡納塔克邦首府。
起初,當印度卡納塔克邦交通部部長巴哈斯科爾·拉奧得知,該邦交通部經常在“我行賄了”網上被網友舉報後,他決定親自邀請網站的團隊來座談。當著所有職員的面,展示網友的留言。
這名部長稱:“我想利用這個網站來清洗我的部門。如果我只是一個人在做這些事,我可能會遇到很嚴酷的局面……但是網站證據確鑿,這無疑為我的部門改革提供了支持。”目前,已經有20名官員受到警告處分。
拉奧說,座談之後,該部門的腐敗投訴減少了很多。因為很多官員意識到,如果再行賄,那就不僅僅是行賄者和受賄者之間的事情了。這種醜事會走出辦公室,甚至傳遍全世界。
不僅如此,拉奧管轄的交通部還推出一些新的技術手段,防止受賄現象發生。比如,考駕照是人們最為詬病的腐敗高發地,今年,世界首家全自動駕照中心在班加羅爾開張了。這將大大減少行賄的可能性。
拉奧現在成了“我行賄了”網站最忠實的冬粉之一。

用戶反響

一名婦女介紹,她在繼承父母的房子時本來需要給人塞錢,不然房產證拿不下來。她在“我行賄了”網站中得到了建議,一試之下,十分奏效。
這名婦女說:“我弄完了所有的檔案表格,第一次,他們(官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之後說‘我覺得有一個檔案你沒有填寫最新版的’。”
這名不知所措的婦女登錄了“我行賄了”網站,開始向網友求救。
“有網友告訴我,這是他們要你行賄的藉口之一。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好吧,把它給我,蓋上你的印章。我敢保證,下次我會拿來所有檔案。’”
按照網友的建議,這名婦女回到了辦公室,將原話複述了一遍,得到官員的答覆是:“不用了,不用了,這樣就可以了,我們會讓你通過的。”

發展

“我行賄了”網站經過近1年的打拚,已經從一個單純分享行賄經驗的網上社區,變成了人們避免被“揩油”的互動交流平台,不僅說英語的人參與其中,很多說其他語言的人也來這裡。

在印度出現“我行賄了”網站之後,國內迅速產生了數家同類型網站。調查發現,目前此類網站至少已有很多家,而且在創辦的短短三四天時間內流量大增。截止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通過備案。

自印度我行賄了網站被國內媒體關注之後,國內相繼出現了四家類似的網站“我行賄了”“可可部落”“我行賄啦”和“我賄賂了”。印度該網站創辦人的辦站理念是“相信用人民的力量可以遏制腐敗蔓延”。國區域網路站也相繼打出“共同建設和諧社會”“還我和諧社會”等等。從網民的討論反饋上看,雖然很多人都跟帖高呼中文版“我行賄了”的出現“很給力”,但討論到其生存前景,卻認為並不樂觀。總結起來網友擔心的原因有三:

1.公眾最擔心此類網站淪落為牟利的工具。隨網路的普及,公眾通過網路形式監督維權的意識不斷提高,企業和政府部門在應對這一趨勢時卻捉襟見肘,對投訴問責不是虛心接受妥善處理,而是搪塞打壓,窮盡一切辦法消除網路上的“負面影響”,由此誕生了一批號稱專業在網上替人消除負面影響的公司,此前就有刪帖明碼標價的報導,“天涯帖子每條2200元;其他網站的帖子每條均價1500元,刪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錢,每條至少300元。”

2.以造謠誹謗、傳播不實信息的罪名被關閉。網站管理者不是公檢法,更不是記者,不可能對每一條信息都調查落實,網站上難免有不實之言(何況若要關你,親自發布也不難),以此定罪是有口難辯,不僅網站被關,創辦者都可能難逃脫牢獄之災的命運。

3.反腐不缺少舉報的線索,而是虎頭蛇尾難以追責。周文彬向安徽亳州市紀委舉報他本人曾向縣市國土部門兩名領導送禮行賄,最終公布的處理結果是對被舉報的兩人批評教育、書面檢查,沒收禮品,折款上繳。這樣的無關痛癢的處理說是處分不如說是表彰。轟轟烈烈的直播舉報尚且如此,又這么能奢望一則帖子就解開一個黑幕呢?難道我行賄了網站只能是反腐路上的曇花一現,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或者發展不下去嗎?其實不然,據可可部落負責人介紹,國區域網路站目前有兩個發展方向:

1.縱向發展。加緊與各類媒體網站合作,將網站變成民眾和媒體共同關注的反腐敗平台。民眾舉報腐敗事件,將此類事件發表在這個平台之上。各類媒體在這兒尋找新聞線索,進行系列報導,增加全社會對腐敗事件的關注。這樣既方便了民眾舉報,也增加了社會關注度。

2.橫向發展。擴充網站內容,增加國土拆遷、安全生產、維權投訴等涉及民生各個方面的版塊,使網站成為關注民生的綜合網站。這樣才算是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

國內效仿

截至2011年6月13日,出現了四個中文的類似網站,一個是“ibribery”,中文是“我賄賂了”,一個是“woxinghuile”,中文是“我行賄了”,另外還有“我行賄啦”和“可可部落”。並有人開始在這四個網站陸續發貼,介紹自己的行賄經歷。這四個網站出現後,立即吸引許多網友在上面發帖,揭露自己行賄內幕,同時這些帖子引起許多跟帖評論,人氣越來越旺。
中文版“我行賄了”網站創辦人“笑笑生”表示,創建這個網站主要是受到印度反腐網站事例的影響,其創辦人拉馬什和斯瓦提說的“我們相信用人民的力量可以遏制腐敗的蔓延。”對其觸動很大,於是產生了創辦類似網站的想法。“印度反腐網站ipaidabribe.com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匯聚了1萬多條腐敗案例,幫助印度政府懲處了20多位官員,中國網路反腐其實由來已久,比如局長日記門牽出廣西菸草專賣局韓峰受賄案等等,但大多分散於各類網站或論壇當中,國內專門做這類網站的不多,於是就試著做了。”“笑笑生”介紹說。
“網站上線後,我只是通過個人微博進行了一下宣傳推廣,不料得到意外熱捧,僅僅第二天就有近5萬人訪問,從而導致現有系統壓力過大,把不少訪問用戶擋在了外面。”
對於目前有輿論認為此類網站將面對的一大問題就是如何規避造謠誹謗,傳播不實信息,“笑笑生”承認暫時沒有很好的方法。他表示,為了不侵犯個人隱私,“我行賄了”網站明確要求網友發帖時不出現具體名字,但是這樣又會導致無法解決相關問題。對此,“笑笑生”建議說,“從網站來講,我們沒有權力和能力來核查這些事情,但是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夠提供對接的通道,那么我們網站就可以為網友提供這樣的對接,將網友反映的問題傳遞給政府相關部門。”
有不少網友擔心“我行賄了”等類似網站會不會被取締,“笑笑生”說,“我認為政府會支持我們的,反腐也是人民和黨的需要,是為了把國家和社會建設地更好,印度交通部部長都可以成為印度反腐網站的冬粉,那么我們中國人民的反腐鬥爭為什麼就不能生長在陽光下呢?”

截止6月14日,國內已有10家類似網站出現。

政府認可
上海線上6月13日報導,我行賄了網站之一的“可可部落”首次得到了上海市政府辦公室的支持。可可部落曝光平台繫上海某大學三名研究生創建於今年三月份,據他們講網站創建之初並沒有聽說印度我行賄了網站。目前此類網站泛濫,要避免可可部落這類網站曇花一現,不被淪為講故事工具,真正實現像他們所提出的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口號那樣,只有去尋求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後對此類網站發展有三:

1、提高網站威信,吸引重量級行賄事件曝光。也間接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2、促使網站向實名制發展,有政府支持,相信實名制後行賄事件可以得到有力的曝光,且會明顯提升行賄事件真實度。

3、提高媒體對站內事件的關注度。只有媒體關注了這個平台裡面的事件,並報導,才能解決這些社會不和諧因素。

上海市政府*領導分析了民間反腐網站存在的意義:主要有揭露行賄、受賄手法,為政府反腐提供參考;曝光索賄、受賄官員,為政府反腐提供線索;民間反腐網站所揭露的行賄、受賄事件,將可為政府反腐提供線索,利於政府懲處貪腐分子。為民間反腐搭建平台,對於瀕於貪腐邊緣的官員及企業相關人員起到震懾作用;通過案例展示,對於瀕於行賄邊緣的人生起到警醒作用;對於促進中國反腐事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並指示,一定要加強對網站的監督,堅決杜絕虛假行賄信息,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另外網站要慢慢過度到實名制網站,鼓勵民眾大膽曝光行賄事件;目前中央正在大力開展反腐行動,*領導最後還提到讓他們放心的辦下去!
四家網站吸引大量訪問
“我行賄了”、“我行賄啦”和“我賄賂了”“可可部落”四個網站均是中國網友效仿印度反腐網站在近期設立的。這三個網站出現後,立即吸引了眾多網友留言。

有報導稱,“我行賄了”網站創辦第二天即有近5萬人訪問。創辦者坦言,不擔心網站被取締,並希望能獲得政府支持,因為反腐也是全社會的需要。“我賄賂了”網,則因訪問流量過大導致伺服器癱瘓,網友被告知可先加入QQ群,等網站恢復後在群內通知。

早報記者發現,這三個網站網友所揭露的內容涉及小數額賄賂,也有數目上萬元的賄賂。有網友在“我行賄啦”網站發帖表示,“為了能每天多練一會兒車,多學點,送了一條玉溪。”也有網友說,“去年曾經賄賂某市海關5萬元,逃避關稅30萬元左右。”
暫無法核實內容真實性
早報記者昨天登錄“我行賄了”網站發現,該網站目前設定了四個板塊:行賄事件大廳、我拒絕行賄的故事、落網的貪官與其他。其網站公告顯示,該網站提供了一個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對社會上一些“不和諧”的現象(行賄受賄、貪污腐敗、行業潛規則等等)做披露,並交流觀點。

該網站提示網友,因為網站無法核實內容的真實性,也不可能具備核查的權力與能力,所以網站建議用戶發布的內容不要涉及相關人員的隱私(比如真實姓名、家庭住址、電話等等)。站方表示,“如果未來能夠有相關的政府部門接受網友投訴,網站可以考慮開闢專門的加密頻道。

夭折

2011年8月10日,在中文版“我行賄了”網站重新上線後不到一個月,它夭折了。

網站的創辦人“笑笑生”於8月9日晚上9點在網站的首頁的《告“我行賄了”網友書》中不無悲情地寫道:“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雖然這不難猜到,但還是來得早了一些。不管如何,既然如此,那就從了吧。”

備案後又被註銷

接受媒體採訪時,中文版“我行賄了”網站創辦人“笑笑生”曾表示,創建這個網站主要是受到印度“我行賄了”反腐網站的影響。

相比起印度“我行賄了”反腐網,中文版“我行賄了”網站的命運要波折得多。

早在今年6月21日,中文版“我行賄了”就曾被關閉。當天,“笑笑生”接到機房電話通知,稱網站沒有備案不能開站,“笑笑生”只得將網站暫時關閉。

7月14日,已經關閉的“我行賄了”通過備案。這個結果,讓“笑笑生”備感意外。7月20日左右,“我行賄了”網低調重開,在此期間,“笑笑生”他一度拒絕記者採訪,“害怕太過高調讓網站再度關閉。”

直到8月9日,笑笑生再次接到通知,網站註銷備案。他在網站首頁的公告《告“我行賄了”網友書》中宣告了網站最終結局:網站備案被註銷,網站將永久關閉。

為何被註銷備案?笑笑生反問:“我並未收到相關部門的壓力,具體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這個你該問工信部。因為備案註銷,理論上再做就是非法網站。”“笑笑生”還表示,他願將網站無償捐給政府。“網站一直有伺服器安全等問題,無法提供穩定的服務,捐給政府,是希望網站在政府支持下能生存下去。”昨晚,“笑笑生”也已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留言表達捐贈意圖,但未收到回復。

艱難的民間反腐網

6月初,國內先後出現至少25家相同立意的論壇。另外四家印度“我行賄了”的克隆網站:“我行賄了”、“賄賂了中文網”、“我賄賂了”、“我行賄網站”也相繼創辦。

這些網站幾乎都曾經迎來短暫繁榮。例如“我賄賂了”網曾因訪問量過大導致伺服器癱瘓;接著伺服器又在香港和內地之間搬來搬去,第10天,網站又啟用了臨時IP訪問地址……

但經過這個短暫的狂熱後,由於缺少實際有效的爆料等原因,類似論壇迅速被遺忘,發帖量和訪問量急劇下降。隨後,大多網站均不能登錄。甚至有家網站運行僅5天便被關閉。

6月底被關的“可可部落”則是一個早已備案的“合法”網站。這家由3位碩士生創辦的反腐網站早在3月20日就已在江西備案。6月21日晚,“可可部落”的主頁變成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可可的支持!期望可可部落能再歸來……”

至此,國內最先創建的四家類似網站“我行賄了”、“我賄賂了”、“我行賄啦”和“可可部落”曝光平台中僅“我行賄了”倖存。然而倖存的網站也並不樂觀。

在經歷了始於6月中旬的關停後,國內部分“我行賄了”類型的反腐網站曾經在低調中重新“開張”。但與剛開始時日均20萬、30萬次的瀏覽量相比,現在的瀏覽量不達之前的百分之一;還有類似網站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舉報。

直到8月9日,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壓倒“我行賄了”這頭駱駝。

8月9日晚上,“我行賄了”網站公告中寫道:“網站備案被註銷,網站將永久關閉。”

推手機版和熱線電話

據印度《每日新聞與分析報》稱,卡納塔克邦交通部日前已決定與網站保持緊密合作,認真核實涉及該部門的舉報信息。據悉,截至目前,該部門至少已有20名工作人員因舉報信息受到警告處分。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印度網際網路普及率並不高,加上網站頁面使用的全是英文,所以很多民眾並無法參與其中,而網路反腐的影響力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此,網站負責人稱,他們正在考慮適時推出反腐網站手機版和反腐熱線電話,以方便更多民眾參與反腐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