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葛摩建交

1912年科四島淪為法國殖民地。 1978年10月22日改稱現名。 1975年11月13日同中國建交。

1975年11月13日 我國與葛摩建交
葛摩,全稱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意為“月亮”。位於非洲東海岸莫三比克海峽北端的島國。面積2235平方公里。人口48.5萬(1992年,不含馬約特島人口)。主要由阿拉伯人後裔、卡夫族、馬高尼族等組成。官方語文為法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葛摩語。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莫羅尼。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15%。漁業資源較豐富。農業國,8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香草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薯類、丁香、鷹爪蘭、華尼拉香草。工業主要為香料加工、船舶和車輛修理、家具等。屬聯合國宣布的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989年人均國民收入469美元。主要出口香草、丁香、依蘭香精,進口糧食、食品、水泥、石油產品、日用品、交通工具等。無鐵路,島上交通靠公路,島際間靠輪船和飛機。公路總長828公里。原由阿拉伯蘇丹統治。1841年法國入侵馬約特島。1912年科四島淪為法國殖民地。1946年成為法國的一個“海外省”。1961年取得內部自治。1975年7月6日獨立(獨立日即國慶日),成立科摩羅共和國(但馬約特島仍由法國管轄)。1978年10月22日改稱現名。1975年11月13日同中國建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