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城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解析

《我國大城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解析》是2015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吳曉\王慧。

基本信息

作者:吳曉\王慧等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ISBN 9787564155391

出版日期:2015-03

開本:16

圖書裝訂:平裝

版次:2015年3月第1版2015年3月第1次印刷

印張:15.75

字數:376千字

上架時間:2015-06-17

圖書點擊數:716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市的大規模聚集,給我國城鎮空間帶來了全方位衝擊。相比於備受關注的居住空間,進城農民的就業空間無疑更有必要成為城市化背景下解析城鎮空間的又一關鍵路徑和核心變數。本研究以南京市為例,以大量一手資料和SPSS、GIS等數位技術為依託,在研究對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創新的同時,希望能從城市層面上建構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研究架構。
本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基於“總體—分職業”視角,比較和解析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特徵及其影響因素;基於社會區域分析和因子生態分析手段,發掘和圖解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分異特徵;基於土地利用視角,量化和揭示流動人口就業可達性同其居住—就業用地的內在關聯及其影響因素;基於職住分離的測度和分區,探討和完成流動人口職住空間的網路關聯、錯位特徵以及各類通勤關係的空間圖解;基於“特殊群體—城市人口”的“局部—整體”視角,巨觀把握和剖析流動人口就業空間集聚特徵與城市空間的結構關聯性等等。
本研究對於城市空間格局調控、產業結構最佳化、和諧小康社會的建設來說,有著顯著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可供城市規劃學科、地理學科、社會學科和經濟學科的教學、研究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結構

1緒論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義3

1.3研究現狀4

1.3.1國外就業空間相關研究4

1.3.2國內就業空間相關研究6

1.3.3總體評述8

1.4研究對象、範圍和數據8

1.4.1研究對象8

1.4.2研究範圍8

1.4.3研究數據9

1.5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11

1.5.1研究目標11

1.5.2研究內容11

1.5.3研究方法12

1.5.4技術路線13

1.6創新特色14

1.6.1研究對象的特型化14

1.6.2研究思路的雙線化14

1.6.3研究方法的數位化14

2流動人口及其就業空間15

2.1相關概念界定15

2.1.1流動人口15

2.1.2就業空間16

2.1.3就業結構17

2.1.4空間集聚17

2.1.5空間分異17

2.1.6可達性18

2.1.7通勤19

2.2流動人口概述19

2.2.1我國流動人口的產生19

2.2.2南京流動人口的概況21

2.3流動人口就業空間概述23

2.3.1我國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概況23

2.3.2南京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概況24

2.3.3小結27

2.4本章小結28

3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性解析29

3.1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集聚判別29

3.1.1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判別方法29

3.1.2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判別31

3.2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集聚分區32

3.2.1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分區方法32

3.2.2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集聚分區34

3.3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網路分析37

3.3.1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網路分析方法37

3.3.2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網路的節點分級39

3.3.3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網路的關聯分析41

3.4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中心識別45

3.4.1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中心識別方法45

3.4.2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中心識別48

3.5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集聚的影響因素分析57

3.5.1吸引力因素57

3.5.2排斥力因素61

3.6本章小結66

4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分異性解析68

4.1空間分異解析的方法借鑑68

4.1.1國際空間分異的研究方法68

4.1.2國內空間分異的研究案例70

4.2就業空間分異的解析路徑72

4.2.1研究思路確立72

4.2.2指標體系建構73

4.3流動人口就業空間分異的單因子分析76

4.3.1來寧時間76

4.3.2來源地76

4.3.3文化程度77

4.3.4職業構成78

4.3.5家庭收入79

4.3.6住房指標79

4.3.7居住方式80

4.3.8住房配套82

4.3.9住房用途83

4.4流動人口就業空間分異的主因子分析83

4.4.1主因子1:職業狀況85

4.4.2主因子2:集聚方式85

4.4.3主因子3:遷居特徵85

4.4.4主因子4:住房條件86

4.4.5主因子5:經濟地位86

4.5流動人口就業空間分異的聚類分析86

4.6本章小結88

5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的可達性解析90

5.1流動人口的就業可達性分析91

5.1.1研究方法建構91

5.1.2流動人口的就業可達性分析97

5.1.3小結101

5.2土地利用視角下流動人口的就業可達性影響研究101

5.2.1研究方法建構103

5.2.2流動人口就業可達性的影響分析113

5.2.3小結123

5.3流動人口個體屬性與就業可達性影響的關聯研究124

5.3.1研究方法建構125

5.3.2流動人口就業可達性影響的關聯分析134

5.3.3小結142

5.4本章小結144

6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居住空間的分離與通勤146

6.1南京市流動人口職住空間的分離模式解析147

6.1.1分離模式的測度分級147

6.1.2分離模式的空間解析148

6.2南京市流動人口職住空間的網路關聯解析151

6.2.1網路關聯度測度分級151

6.2.2網路關聯度空間解析152

6.3南京市流動人口職住空間的錯位特徵解析154

6.3.1錯位指數測度分級154

6.3.2錯位特徵空間解析155

6.4南京市流動人口職住空間的通勤關係解析157

6.4.1通勤距離157

6.4.2通勤類型158

6.4.3通勤頻率161

6.4.4通勤圖解161

6.5南京市流動人口職住空間關聯性的影響因素解析170

6.5.1房源供給——產業用地170

6.5.2就業方向——擇居方式172

6.5.3就業地點——居住成本174

6.6本章小結176

7南京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城市空間的關聯性解析177

7.1與城市社會空間的關聯分析178

7.1.1與城市社會空間的關聯分析方法178

7.1.2與城市社會空間主因子的關聯分析180

7.1.3與城市社會區的關聯分析192

7.2與城市就業空間的關聯分析196

7.2.1與城市就業空間的關聯分析方法196

7.2.2與城市就業集聚區的關聯分析199

7.2.3與城市就業網路的關聯分析205

7.2.4與城市就業中心的關聯分析209

7.3本章小結216

主要參考文獻218

附錄一226

附錄二227

附錄三231

後記2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