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漢字]

我[漢字]

我,會意。從手,從戈,意為“以手持戈”。本義:手持戰戈的人。引申義:我,第一人稱複數名詞。指王室、王族、貴族。古代王室一年到頭只做兩件事:祭祀與戎戰。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他們把自己這個統治天下的部族命名為“手持戰戈的人”,即“我”。甲骨文資料中的“我”,全部用為集體名詞。再引申義:余、予、我(第一人稱單數名詞。另有同名卓子騫歌曲《我》。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我”字的古老正統讀音是從喉部發出的,在華夏族融合其他民系的過程中,故簡化為wo,但絕大多數地方包括關中(長安一帶)等地還是保留了正音。
【關中方言】:ngè、nguò、ngǎi
晉語】nge/ngi/ngie/ngou/nga/ngue/ngo(以上為晉中晉北呂梁晉南的讀音),mer/nie/wa(以上為晉東南的讀音),nang/nao/ne/wo(晉北,晉東北)
【吳語】ngǒu、ngo(滬蘇杭錫常甬紹嘉湖等等)
【陝北】nga/ngan/ngang/nge/ngou/nguo/mei/wo
【湘語】ngwu、ngo
【山東】ngan/an
【河南】ngan/an/wo
【贛語】ngou/nga
【藏語】nga
【粵語】ngo
【福州話】nguai(市區),ngoi(長樂市),ngua(福清)
【西南方言】ngo
【莆仙話】guoh
【潮州話】ua2
【客家話】ngai
【英語】I(主格)、Me(賓格)、myself(反身代詞,我自己)
【法語】je
【德語】ich
【俄語】я
【日語】私(はたし,正式場合);俺(おれ,男性);仆(ぽく,男性,隨便);あたし(高中女生)
多用於第一人稱表述。
【網路語言】‘私’,‘仆’,‘吾’,‘吾輩’,‘咱’,‘偶’,‘瓦’等都代表‘我’的意思。
【五筆輸入】Q(一級簡碼);TRNT(全碼)。
【基本解釋】人稱代詞,表示自己、本身。

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 ·我
〔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葉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注》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又葉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為西魯。篆文我。

具體含義

(1)會意:從手,從戈,意為“以手持戈”。本義:手持戰戈的人。引申義:我(第一人稱複數名詞。指王室、王族、貴族。古代王室一年到頭只做兩件事:祭祀與戎戰。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他們把自己這個統治天下的部族命名為“手持戰戈的人”,即“我”。甲骨文資料中的“我”,全部用為集體名詞)。再引申義:余、予、我(第一人稱單數名詞。[Imy,myself])。
我

(2)代詞:自稱;自己[Imy;myself]我,施身自謂也。――《說文》觀我生。――《易·觀卦》萬物皆備於我矣。――《孟子·盡心上
(3)又如:我行(我這裡);我身(我自己;我這個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見猶憐(形容女子容貌姿態美麗動人);我家(自己。我們家);我儂(方言。我)――按:上古時代,“吾”和“我”在語法上有分別。“吾”不用於動詞後面作為賓語今者吾喪我。――《莊子》
(4)己方;己國[we;our;us]。如:敵我友;我每(我們);我伲(方言。我們);我曹(我們);我輩(我等,我們)。
(5)我:手戈(從側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從根本上都是本能) 古代理解:手持兵器。
我——手持戈-古人之意,國家危難,每個人都是戰士。————趙立
(6):姓氏。
(7)因為詞的特殊性,常常在推理小說中以迷惑讀者的敘述性詭計出現,如兇手的名字是“我”從而精心準備障眼法,迷惑讀者,在解密之後給人一種大呼過癮的感覺。
①本義,動詞:手持大戌,吶喊示威。本義後由“喔”代替。
我,古殺字。——《說文》
我伐用張。——《書·泰誓中》
②代詞:強者對自身的傲稱。
我輩我等我們
我黨我軍
制曰:我皇祖化成久道,遐不作人。——明·錢謙益《尚寶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中國我家我鄉
我行我素
大我小我自我
忘我無我
唯我獨尊
依然故我
我,施身自謂也。——《說文》
觀我生。——《易·觀卦》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小雅·採薇》
萬物皆備於我矣。——《孟子·盡心上》

同義詞

古代同義詞

古人有很多種表示我的說法。

甲骨文甲骨文

我等,我輩,我躬,卑人(男子美稱)敝人(自謙),卑身(謙恭)鄙老(自謙),愚(自謙),老身(老婆自稱),老婆(婦人的自稱),爺(英雄自矜),大爺(對有錢士美稱),姑奶奶(小姐自/美稱),老娘(女俠謙遜通用名);俺(方言),本小姐,本姑娘,鄙人;寡人;老夫;小人;小的;小可(自稱);小子;小生(讀書人自稱);小道;小僧;貧僧;貧道;貧尼;咱;老子(老公自稱);在下(謙詞);本人(自稱).;孤;吾;竊;奴婢(宦官對帝、後的自稱);余;本宮;本座;;本王;小乙;洒家;小弟(等輩謙稱自己);予;哀家;老納(老僧自稱);朕,臣,為兄,為父,為妻/為妾;妾身,奴家(女英雄謙遜)僾尼(哈尼族人的自稱)god(英雄自稱名)。

現代同義詞

俺(河南,山東)
偶(粵語)
涯(客家話)
咱(北方普遍使用)
與其相對的第二人稱辭彙是:你。

佛學常見辭彙

佛學用意

我:
主宰的意思。佛教說我們通常所執著的我是假我,因為這個我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離開了五蘊,根本就沒有我存在。
【我】
有三種的我,即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來所證的“八大自在我”,也就是人人本具各各不無之真如、佛性;假我是凡夫眾生所執著之我,這種我乃由四大五蘊假合而有,因緣所生,似有非實;神我是邪魔外道所說之我,他們於五蘊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說有十六神我。(參見:十六神我)

我為何

我為我而非汝,汝為我而非我,我生於物而非物,物與我同而非,我生物未生,我覺世萬千。

中華字源

“我”字對於大家來說真是再熟悉不過了,幾乎從一開始識字就知道它是“第一人稱代詞”,但誰又會想到它原來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武器”?
上列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典型的“象形字”,左邊的“三個齒”就像三個戈貫穿在一起,有勾啄的效用,齒尖鋒利,啄入敵人的體內往回一拉,宛如鋸子一樣,殺傷力很強。這種多戈戟武器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中曾出土過實物。甲骨文以下,除右邊的“戈”還和武器貼點邊外,左邊的形狀已經演變的面目全非了。
作為“我”字的原始意義早已消失,就是在甲骨文中,它已經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地名等義了,所以到了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已經說不清它的本義了,就是在傳世古書中,也沒有發現“我”字本義(武器)的詞例。以後有關注釋《說文解字》的人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字的真正破解是在二十世紀初甲骨文出土以後,那時古文字學者們為了破譯甲骨文字,就用出土的商州青銅器銘文去比較,結果才發現“我”字原來是個“象形字”,其本來的意思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武器”,如此,“我”字廬山真面目才顯露在人們面前。
在現代漢語中,“我”的義項主要用作“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有時也用來指稱“我們”。在古代漢語中,“我”也多借作“第一人稱代詞”,如《說文解字》里說“我,施身自謂也”,所謂“施身自謂”就是指自己稱自己。《廣韻•哿韻》里說“我,己稱”,所謂“己稱”也是指自己稱自己。在古代漢語中,“我”、“吾”、“予”、“余”、“朕”皆是第一人稱代詞,但“朕”字有點特殊,在先秦以前“朕”字與“我”字意義完全相同,但到了秦始皇及其以後,“朕”字則成了“皇帝自稱的專用字”,其他人一律不得亂用,否則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吾”雖然都可以用作“第一人稱的代詞”,但在上古漢語中,它們的用法還是有所區別的,“吾”字只用作“主語”或“定語”,一般不用作“賓語”,如《莊子•齊物論》里說“今者吾喪我”就不能說成“今者我喪吾”或“今者吾喪吾”。而“我”字卻可以用作“賓語”,如上例句。若“吾”字當“賓語”時也只能是用作“提前賓語”,如《楚辭•離騷》里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英文翻譯

1.I,me,my2.weorour
字:我
拼音:wǒ
字意:自稱,自己,亦指自己一方:我們。我見(我自己的看法)。我輩。我儕(我們)。自我。我盈彼竭。
人爾敵
筆畫數:7;
部首:戈;
我I;me;人;爾;敵;吾;我wǒㄨㄛˇ
(1)(會意,從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義:兵器。基本義:第一人稱代詞)
(2)自稱;自己[Iimy;myself]我,施身自謂也。――《說文》觀我生。――《易·觀卦》萬物皆備於我矣。――《孟子·盡心上》
(3)又如:我行(我這裡);我身(我自己;我這個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見猶憐(形容女子容貌姿態美麗動人);我家(自己。我們家);我儂(方言。我)――按:上古時代,“吾”和“我”在語法上有分別。“吾”不用於動詞後面作為賓語今者吾喪我。――《莊子》
(4)己方;己國[we;our]。如:敵我友;我每(我們);我伲(方言。我們);我曹(我們);我輩(我等,我們)
我wǒ
(1)自己的[self]。如:(我之行為);我儀(我的匹配)
(2)表示親密的[mydear]。如:我丈(對老人的親切稱呼);我老彭;我老葉;我東海
(3)向一邊傾斜的,扭歪的[wry]我,頃頓也。――《說文》。段玉裁註:“謂傾側也。頃,頭不正也。頓,下首也。故引申為頃側之意。”
我wǒ意為殺[kill]我伐用張。――《書·泰誓中》我,古殺字。――《說文》
我見[myview]我自己的看法沒有絲毫我見。
我們[we;us]包括我在內的一組人當我們想到勞動時,也只有在這時,我們才覺得我們老了。
我思
(1)認為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一個思想人這個事實來予以說明的哲學原理。
(2)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動。
我行我素wǒxíng-wǒsù
[persistinone'soldwags;livebyone'sowndifinitions;sticktoone'soldwayofdoingthings;thedogsbark,butthecaravangoeson]無視別人的議論與看法,還是按照自己平時的一套做法去做。他夫婦二人還是毫無聞見,依舊我行我素。――《官場現形記》
“古漢語中,虛詞實詞的使用,結合文句意義,往往實詞虛用,虛詞實用,一彼一此,沒有固定,其詞類活用現象較為突出。本來勞動人民造字,都是根據具體事物都為實詞。元周伯琦《六書正偽》說:“大抵古人制字,多自事物始,後之修辭者,每借實字為虛字,用以達其意……”今之虛字,皆古之實字。所謂單字獨出,則“無從見矣”。意即由單個字面上去理解其義,難以解通,查字典,也難以查出,必須結合上下文句去理解,才能知之。所以古書中,詞類活用現象表現為:實實虛虛,虛虛實實,往往變化無窮,不易把握其規律性。
我——第1人稱代詞,人人皆知,但古書上可作虛詞用。例如《詩經·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及“人之無良,我以為兄”。我作“何”義,意即人沒有善良,怎能作君、作兄呢?
(1)
會意。從手,從戈,意為“以手持戈”。
本義:手持戰戈的人。
引申義:我(第一人稱複數名詞。指王室、王族、貴族。古代王室一年到頭只做兩件事:祭祀與戎戰。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他們把自己這個統治天下的部族命名為“手持戰戈的人”,即“我”。甲骨文資料中的“我”,全部用為集體名詞)。
再引申義:余、予、我(第一人稱單數名詞。[Imy,mysel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