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中國

成長的中國

《成長的中國》是200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房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ISBN: 9787010036090

頁數: 426頁

內容簡介

青年的歷史的主角,青年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成長,青年決定著社會的未來,青年決定著歷史發展的方向。研究當代青年的社會意識,研究青年的國家、民族觀念,是一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政治價值的課題。

本書的研究旨在全面記述並系統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一代的社會意識、政治意識的成長、發展,即當代中國青年的政治社會化進程,並且聚焦於這一代青年的國家、民族意識的成長。在忠實於歷史、客觀記述青年一代的思想經歷與變遷的同時,本書還儘可能地分析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以至於新世紀之初,中國青年國家、民族意識發展、變遷的時代的和社會的原因,分析、評價當代中國青年國家、民族意識的社會意義與價值,探討我國社會對青年一代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敗得失、經驗教訓。

目錄

第一章 從《傷痕》到《河殤》: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經歷

一 《傷痕》:一個低調的開始

二 實現自我與振興中華

三 “新九一八”:1985年的情緒與表達

四 “蛇口風波”與《第四代人》: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嬗變

五 《河殤》的憂患與激進

第二章 尋找失去的視野:20世紀90年代的新思考

一 聞迪:來自美國的另類聲音

二 “何新旋風”

三 《尋找一個失去的視野》

四 重估現代化

五 後現代主義的激辯

第三章 20世紀90年代的政治心理變化:調查與個案

一 中國青年看世界

二 中國青年對日本的認識

三 心理分析:情感與理性的疏離

四 《中國可以說不》

第四章 20世紀90年代的政治心理變化:論證與分析

一 “銀河號”事件與“申奧”失敗:西方的壓力

二 “天堂”還是“地獄”:外部世界的全貌展現

三 “五八”事件及其影響

第五章 國家民族意識的學理化發展

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文化民族主義討論

二 從民族立場對西方的經驗性觀察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利益認知

第六章 毛澤東:人格化民族意識釋讀

一 毛澤東由“熱”變“冷”

二 “紅太陽”再次升起

三 “毛澤東熱”的緣起與折射

第七章 文學流變中的國家民族意識

一 審視“傷痕”:反思既往

二 “朦朧詩”:懷疑與覺醒

三 憧憬現實:期盼新的民族意識

四 否定的極致:先鋒文學出場

五 否定的消解:“新寫實”亮相

六 多元化:20世紀90年代文學的價值表達

第八章 網際網路上的民族情緒

一 網際網路異軍突起

二 青年的思想樂園

三 從情緒到意識:與學界互動

第九章 國家利益、民族意識與發展戰略的理論建構

一 對全球化的爭論

二 當代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價值與意義

三 中國國家利益的認知與實現

第十章 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一 傳統方式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 功用與價值悖反: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矛盾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