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雲頂山

成都雲頂山

成都雲頂山--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金堂縣境內龍泉山脈中段。山上林蔭靄深,有“雲頂日出”、“霧山雲海”、“雲頂晴嵐”等勝景。

金堂雲頂山風景區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金堂縣境內龍泉山脈中段。山上林蔭靄深,有“雲頂日出”、“霧山雲海”、“雲頂晴嵐”等勝景。山頂上的大雲頂寺,建於南北朝,名清修寺,清康熙時重修。山上有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小雲頂山距大雲頂山2.5公里,山峰瘦削,全山計有110多種樹木,濃蔭蔽日,翠綠滿山。金堂小三峽系沱江切斷龍泉山脈形成,峽長10公里,山高谷深,江水奔騰出峽,氣勢磅礴壯觀。
雲頂山以清幽奇麗聞名蜀中,有“雲頂晴嵐”勝景。在七佛岩側有“雲頂山”三大字,字跡古樸雄勁。其上為慈雲寺,始建於南朝齊梁,歷代幾經興廢,現存建築面積5494平方米,均系清代重建。寺前立一石牌坊,正面刻隸書《雲頂禪林》,寺字主要建築,多蓋琉璃瓦,雄偉壯觀。
此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在此築城,宋元戰爭中,先後遷成都府路、川府路、安軍等治所於上,置“利戌司”重軍防守,歷經多次戰鬥,堅守15年,終因城內食盡而失陷。現存城門8座及瓮城、一字牆、炮台、軍營、天池、水井、崗亭、水軍碼頭等軍事設施遺址。
雲頂山有公路直達山頂,現已成為成都附近著名旅遊勝地。
雲頂石城風景名勝資源豐富而獨特
“上起水城、中經沱江、下迄雲頂”的省級雲頂石城風景名勝區,奇麗的山光水色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密切結合,集河流、平壩、丘陵、高山、湖泊、峽谷為一體,輔以花果林帶、古樹名木,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有特色的風景名勝資源如下。
一、三江匯流處趙鎮,景色秀美,“沙明葦暗,垂柳絲絲”的田間情趣、三角洲河堤綠蔭與高樓矗立、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城鎮美景相連,形成“浩渺三江合,遠市水上浮”的獨特佳色,享有“花園水城”的讚譽。三江匯合處的梅林公園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元帥兩次賞梅之地。
二、雲頂石城,建於公元1243年的雲頂石城宋代城門和部分城牆現仍保存完好,並發掘出一大批有相當價值的文物,是了解宋代歷史的重要歷史遺址,早已以“清幽綺麗”聞名蜀中。古城中“慈雲寺”始於齊梁,規模巨大,歷唐、宋、元、明、清都有佳名,為佛教一大禪林,歷史上六位皇帝對古剎都有封賜。現寺中保存有清代“聖旨碑”兩座及清乾年間精工雕鑿的石結構“七佛坊”、“漢後主讀書處”石碑,晉代大畫家張僧繇的“洗黑池”、八根整石精雕的“龍柱”等古蹟,大雄寶殿還有于右任、張大千書寫的匾額。清代四川提督馬維琪激情揮毫的“雲發天表”、“雲頂山”巨幅摩崖石刻至今尚存,歷史上著名的文人蘇東坡、黃庭堅、陸游等暢遊雲頂山時都留下了珍貴的詩文。“雲頂晴嵐”等勝景更使雲頂山增色不少。小雲頂山與大雲頂山山脊相連,雙峰突起,密林蓋頂,遠觀酷似仰臥的睡美人,林中峰岩成群,有“奇樹咬石”、“樹石聯姻”、“危岩臥虎”、“林中虎穴”等奇異景觀,有珍奇的漢柏、唐楠、宋銀杏、桫欏樹、古牡丹,是天然森林公園。
三、炮台山,炮台山與大、小雲頂山隔江對峙,山頂靈開寺近年來恢復、新建廟宇3500多平方米,寺內供奉有川西僅見的木乃伊“肉身祖師”,終年香客不斷,熱鬧非凡。
四、九龍長湖,長十餘公里的九龍長湖三峽相連,峽高四五百米山勢陡峭,拔地而起,雄關險隘,從天而降,兩岸桃、李、梨、柑桔林帶夾相迎,有仙女墳、金龍船、蘇家灣天主教、滴水岩、九龍過江等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江峽灘頭驚濤拍岸,險象萬千,懸崖峭壁氣勢磅礴,如刀削斧砍;沙岩溶洞深不可測,使人不寒而粟。九龍長湖湖面寬闊,可開展豐富的水上活動。
五、沱江風光,從三江匯於沱江為起點至九龍長湖,再由九龍長湖大壩下游經古淮口至五鳳溪鎮,該段江流數十公里,江水碧波漣猗魚躍鳶飛,若蕩舟於江峽之中,給人以平靜、舒適之感;兩岸山林疊嶂,蒼翠欲滴,鬱鬱蔥蔥,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畫圖之中,沒有了城市的喧器煩悶之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