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是在我校學生工作部(處)學生教育科指導下的學生機構,是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綜合素質極佳的學生幹部隊伍,是溝通聯繫學校、學院之間的重要的信息紐帶。1999年,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通訊社以《簡報》編輯組之名誕生,2001年更名為《學生工作簡報》編輯部,2007年正式更名為大學生通訊社。目前它已發展成為管理規範化、人才專業化、職能全面化的學生組織。


歷史沿革

1999年,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通訊社以《簡報》編輯組之名正式誕生,2001年更名為《學生工作簡報》編輯部。2007年正式更名為大學生通訊社,下設部門由編輯部擴展為編輯部、調研部、科技部、辦公室四大部門;2009年10月學通社增設組織部,形成了“四部一室”的新格局;隨著網路媒體的發展壯大,2015年學通社在“四部一室”的基礎上新增網宣部。至此,第十九屆學通社正式以編輯部、調研部、科技部、網宣部、組織部、辦公室“五部一室”的嶄新面貌繼續前進。
大學生通訊社致力於關注學校、學院、學生工作動態,採訪、報導校內新聞和學生活動,同時協助老師開展系列學生教育活動。十八年里,學通社在學校、學院領導及廣大師生的關懷下不斷成長,經過不懈地努力與開拓創新,目前已發展成為管理規範化、人才專業化、職能全面化的學生組織。如今,學通社正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激情,邁向十九年的新開始。

學通社簡介

自1999年大學大學生通訊社以《簡報》編輯組之名誕生以來,我們一直堅持“通理工訊天下”的宗旨,編輯、出版反映學生工作動態的《學生工作簡報》;調查編寫反映學生思想潮流的《調研集錦》;隨著網編部的成立,學通社將更加重視網路宣傳渠道,豐富綠色網路資源。此外,學通社還承擔策劃和承辦“新生系列教育活動”的任務;協助老師完成輔導員招聘、雙選會等相關工作。學通社在實踐中擔當了宣傳工作動態、調研學生思潮、督導網路文明、倡導高雅校園文化等重任,在帶領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教育學生成才,協助畢業生就業的育人系統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保證團隊的先進性,大學生通訊社注重社內外的交流合作,不僅通過常規活動構建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平台,而且通過開展素質拓展活動、聯誼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加強與社外的聯繫交流。彼此合作,不斷汲取,努力完善自我,轉變思路,為大學生通訊社的更好發展不斷努力。

社徽簡介

本圖形簡單,捲起的報紙令人直接聯想到新聞媒體隊伍,抽象的聲波將傳達信息的過程生動再現,不僅象徵我社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精神面貌,也充分體現我社及時全面地反映學生工作動態、關注校園校風學風建設的職能。下方輔以“大學生通訊社”6個雄健灑脫的毛筆字,足以彰顯學通社悠悠18年濃厚的文化底蘊。莊重的黑色蘊藏著我社客觀報導校內外時事的不可動搖的力量。
該徽標構圖緊湊,設計簡練,明朗易懂,時代信息感強,集簡約性、抽象性、聚集性為一體,易懂易傳。

指導方針

“1234步走”發展思路:
“1”——堅持一體化:即堅持“六部一體”,按職能分工、跨部門合作,提高團隊整體的凝聚力、執行力。
“2”——圍繞兩個中心:即以“學生教育”、“學生黨建”為中心,開展各項工作,服務廣大師生,實現學通社又好又快發展。
“3”——突出三個重點:即“穩根基”、“納賢才”、“樹品牌”,力爭穩中求變,注重人才培養,樹立社內活動、社內人才、社內文化的品牌效應。
“4”——搭建四大平台:即以“校園傳媒平台”、“調查研究平台”、“網路學習平台”、“文體活動平台”為依託,全面提升學通社在校園內外的影響力。(一是以新聞寫作為重點,以《學生工作簡報》為載體,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的記者、編輯,搭建校園傳媒平台;二是以調研活動為突破口,開展全校學生的思想動態調研,形成調研報告,編纂《調研集錦》,構建調查研究平台;三是以網路媒體為支撐,打造精品微信公眾號,拓展網路學習平台;四是以活動開展為亮點,策劃組織特色活動,充分鍛鍊社員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豐富文體活動平台。)

機構設定

社長團

社長:袁詩穎
副社長:郭忠浩塗媛
社長顧問:馬鳴周佳穎

1、編輯部

部門成員
部長:王浩入
副部長:孫勝男何行孫麗君
部門介紹
以“編學工動態輯理工風采”為口號,以《學生工作簡報》為媒介,及時、準確、全面報導校內學生工作動態;以2018年計畫推出的“新刊物”為第二平台,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對於社會熱點事件、優秀文藝作品等的思考與感悟,並通過採訪、報導的形式推出校園優秀榜樣,引導莘莘學子從中汲取營養,更好的發展自己。
一、部門概況
(一)發展主線
團結友愛求真務實
(二)部訓
客觀精闢敏銳翔實
(三)部門口號
編學工動態輯理工風采
(四)部門職責
1、關注學校、學院學生工作動態,採訪、報導校內新聞和學生活動。
2、集“采、寫、編”於一體,編輯、校對、出版《學生工作簡報》,負責《成長的足跡》《新生指南》等校內其他刊物的編輯和發行。
3、負責新刊物的推送與編寫。
4、負責社內攝影的相關工作及培訓。
5、協助學生工作部(處)完成文字處理工作,參與網路平台的新聞內容更新工作,協助社內其他部門開展學通社舉辦的各項活動,配合社內其他部門完成社內各項工作。
(五)規章制度(詳見工作計畫)
1、會議制度
2、工作紀律
3、培訓紀律
4、活動紀律
(六)部門特色
1、負責學通社核心刊物——《學生工作簡報》,真實、及時反映學生工作動態,密切關注學生工作訴求。
2、堅持客觀精闢、敏銳翔實的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細緻地做好從採訪、寫稿到編輯排版的每一個環節。
3、秉持團結友愛、求真務實的發展態度,在工作基礎上營造良好的部門及文化範圍。
二、成員分工
(一)具體分工
1、簡報工作安排:卷首語、找稿工作由孫麗君主要負責,改稿由何行、王浩入主要負責,排版由孫勝男、王浩入主要負責,其中工作的負責板塊較為靈活,以月為單位進行輪換。
2、日常稿件:部門稿件質量的審核及相關工作由四位部長共同負責,以月為單位進行分配;工作內容包括平時的改稿、整合稿內容的複查等。
3、培訓工作:四位部長共同負責,前期的入門培訓主要由王浩入、何行負責;排版培訓由王浩入、孫勝男負責;攝影培訓由孫勝男、蘇麗君負責;部門外部培訓由王浩入負責聯繫(具體內容見培訓計畫)
4、紀律工作:由四位部長共同負責,相關記錄工作主要由何行負責。當部員在寫稿上不積極、寫稿質量差;部門會議時紀律鬆散,遲到、無故未到、開會時說話;參加社、部門活動不積極時等問題上提醒部員,並及時引導、進行談話。
5、部門活動的組織工作主要由孫勝男、孫麗君負責。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組織部門例會、聚會、記錄組員生日等。
6、部內事務統籌、協調工作以及部門內部意見和建議的收集整合,部門外部聯繫工作由王浩入負責,其他部長協助工作。
(二)部門負責人:部長、副部長
1、制定編輯部工作計畫,完成年終相關工作總結;
2、及時傳達上級指導,組織、主持部門內部會議,討論並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3、關注部門內部思想動態並積極引導;
4、組織部門內部成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工作效率;
5、保持與外部的聯繫與合作,揚長補短;
6、確定每期《簡報》主題,檢查編輯、校對、印刷等各環節的工作,確保按時、按質出刊;
7、關注《簡報》發展動向,並及時反饋,借鑑校內外先進的辦刊方法,提高《簡報》質量和在校內外的影響力;
8、保持與印刷等相關單位的聯繫。
(三)特約攝影
1、負責《簡報》的攝影部分,做到清晰美觀。
2、配合部長、副部長制定編輯部工作計畫,完成年終相關工作總結;
3、及時傳達上級指導,組織、主持部門內部會議,討論並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4、關注部門內部思想動態並積極引導;
5、組織部門內部成員的攝影技術培訓,提高攝影質量及效率;
6、與部長、副部長共同負責《簡報》的相關工作。
(四)、責任編輯:當期《簡報》整合的主要負責人
1、負責當期《簡報》稿件內容及質量的審核、編排、板塊劃分的審準工作;
2、督促記者的寫稿工作;
3、組織部門成員將《簡報》及時送至各學院;
4、做好當期《簡報》稿件質量和數量工作總結,並及時反饋,供下期責任編輯和部員學習、借鑑。
(五)美術編輯:當期《簡報》排版的主要負責人
1、組織當期《簡報》的排版工作;
2、負責當期《簡報》封面和封底的審準工作並檢查當期《簡報》的印裝質量;
3、做好當期《簡報》排版工作的總結工作,及時反饋。
(六)記者:學校、學院學生工作的報導者
1、根據辦刊方陣,圍繞當期《簡報》主題收集素材,全面、及時、準確報導學校、學院相關新聞;
2、做好採訪、寫稿工作;
3、負責稿件的自審,確定達到學通社寫稿要求後及時發到部門信箱;
4、解答指導老師、部門負責人及責任編輯提出的有關稿件內容的疑問,確保稿件真實有效;
5、服從組織安排,不故意推脫、逃避責任。
三、部門收穫
近距離了解學生工作、深入探索新聞訊息、廣泛參與名家講壇與各種活動,在提升自己口頭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同時拓寬自己的交際面、學到大學的加分技能、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文藝愛好者、了解感受大家的淵博學識,體會到屬於大學的別樣溫暖。

2、科技部

部門成員

部長:周路
副部長:蘇彩玉何發玲朱正府
技術指導:郭忠浩
部門介紹
以掌握最實用非編軟體技術為前提,用專業的能力攻堅克難,做現代技術武裝起來的支援隊。
部訓——始終無私的為學生學校服務
口號——團結,拼搏,務實,高效
一、部門建設
1.治部理念
知識改變命運,技能塑造人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2.工作性質
科技部是校級社團旗下部門,以“通理工,訊天下”為宗旨,以服務社團、服務師生為目的。
3.文化建設
吃苦耐勞不言敗,敢為人先創未來。時時刻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團結一致,做最優秀的科技先鋒官。生活、學習、工作分清,投入滿身的激情。致力於形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讓大家在部門裡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4.發展方向
媒體。除了認真做好校內工作之外,還要發展好對外交流的功能和作用,提升社團在校內外的知名度,做到圖片、視頻、音頻後期的全面發展,達到“通理工,訊天下”的目的。
5.部門活動
適當的不定期的進行部門內部的活動,如聚餐,素質拓展,一月一談心等,以溝通同事間的友誼和減輕工作的壓力。
二、部門職責
1、負責通訊社各項活動中視頻製作,攝影及剪輯工作。
2、負責學通社的微博運營,推送相關微博與做好對外交流、宣傳組織、提高組織知名度的工作。
3、熟練掌握視頻軟體的操作,如會聲會影、Ae、pr等,為社內的對外宣傳、各部門的精神風貌展示、招新工作宣傳、社內活動剪影等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4、負責全社Ae、Ps、Pr、Au等軟體培訓。
5、運用軟體進行海報設計、工作證設計、製圖及其他美工工作。
6、.硬體設備的管理和服務。在各種活動中負責硬體設備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如話筒、音響、投影儀等。
7、協助老師及通訊社其他部門完成各種常規活動。
三、成員分工
1、由朱正府、何發玲主要負責技術支持。
2、由蘇彩玉、周璐主要負責工作安排。
3、由郭忠浩負責監督各部長的工作並提相關建議和意見。
四、部門亮點之我們的收穫
熱愛生活,培養興趣仿佛是對科技部最好的詮釋。在這裡你可以是科技運用的高手,也可以興趣盎然的菜鳥,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投入其中,了解網路、網站運作、維護技術,掌握科技、軟體適用技巧。將能力轉變為才能,把興趣培養為特長,從人手升華為人才。

3、調研部

部門成員
部長:曾璐
副部長:楊潤雪袁曉煜
部門介紹
我們著眼校園,捕捉數據,獲得一手資訊
我們聚焦時事,調查研究,積累社會經驗。
我們是以學生思想動態為重點,依以調研報告為托,擔當收集、整理、反饋校園思潮的先鋒隊
部訓——調理工之跡,研事實之真;以真誠行動,用數據說話。
口號——學為實用,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部門職責
1、在校大學生對於時事熱點、社會新聞以及對一些與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進行調研
2、’積極配合成都理工大學各職能部門就各種具體的學生工作做一些輔助性的調研工作。
3、了解、掌握大學生群體的真實情況,將同學們的心聲和意見傳達給上級部門,做好基礎工作,為各種學生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4、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本著“服務學校工作,傳達學生心聲”的宗旨,做好各項調研工作,繼續發揮學生工作部門和廣大學生群體之間的橋樑與紐帶作用。
5、負責全社VF,SPSS,問卷相關培訓。
6、收集校內各種數據,初步建立理工“資料庫”。
7、輔助完成社內臨時性任務。
部門亮點之我們的收穫
生活的魅力在於真實,人生的價值源於努力。調研部始終秉承用事實說話,以誠信辦事的原則。以真實的的數據,客觀的分析給學校和大學生群體一個廣闊的信息平台。現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以及源自其中的分析,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4、組織部

部門成員
部長:何虎
副部長:何依蔓李軼峰賀賽
一、部門精神宗旨
組織部是學通社裡一個重要的部門,負責與各個部門聯繫,起著紐帶作用。以服務為宗旨,全面負責社內活動,豐富社內生活。
部訓為一載體,兩理念,三目標;以活動為載體;以大膽創新,務實高效為理念;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搭建文體活動平台,選拔優秀學生幹部為目標;以“筆紙定乾坤,組織造人文”為口號。
以“學生教育”、“學生黨建”為中心,以新生導航教育活動為載體,擔當積澱校園文化的主力軍。
部訓——一載體,兩理念,三目標;
以活動為載體;以大膽創新,務實高效為理念;
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搭建文體活動平台,選拔優秀學生幹部為目標;
口號——筆紙定乾坤,組織造人文
二、部門簡介
1、主要職責:負責社內、社外具體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根據大學生工作部(處)關於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開展各項活動。根據“學通社”自身的發展需要,保證各項傳統活動的順利開展,並舉辦創造性新活動負責活動的策劃。協調和組織各種活動、各個部門,將全社各部門成功地結合成一個友愛的大集體,用更好更高效的方法舉辦每一場活動,是組織部的職責所在。
2、主要工作:在每年新生開學時期負責大學生通訊社招新宣傳。圍繞學通社所承辦學生工作部(處)系列新生導航活動(如新生演講賽)、名師講座、優秀大學生報告會等活動進行工作。負責社內各項文體活動的策劃、宣傳、籌備、總結等相關工作,以此加強社內各部的溝通協作以及與社外社團的聯繫交流,提升學通社知名度。負責每半年一次的投標活動策劃書的評比安排與建議。負責活動的會場布置,以及借用教室。負責對社內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等。
三、部門職能
1、負責社內、社外具體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根據大學生工作部(處)關於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開展各項活動如新生演講賽、名師講座、優秀大學生報告會等。
2、根據“學通社”自身的發展需要,保證各項傳統活動的順利開展,並舉辦創造性活動。
3、負責活動的策劃、總結等相關檔案資料的撰寫。
4、負責活動的會場布置以及借用教室,保證活動的順利舉行。
5、負責收集並匯總各項活動的策劃、總結以及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的檔案資料。
6、進行活動的宣傳工作,畫宣傳海報,製作宣傳展板等工作。
7、負責技能培訓,小班化培訓,主要是各部門以及其他協會或組織的一些技能培訓。
8、協助其他部門工作的開展,保證社內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9、負責維持並加強“學通社”與校內外其他學生組織的友好關係。
10、開展關於“學通社”社內外活動的外聯贊助工作。
四、人員分工:
1、部長負責統籌安排部門裡各項事務,分工安排。有活動時,召集副部長內部開會,聯繫社長團與老師,對學通社建設和活動提出可行性建議。
2、副部長負責平時的會議記錄,安排。協助部長完成各項活動。同時也與社長團老師保持聯繫,與其他部長一起討論建設學通社,完成各項策劃和安排。
3、各幹事負責完成部長安排下來的工作,對工作的實施計畫提出可行性建議。
五、部門亮點
組織部不僅是學通社這個大家庭重要的中樞職能部門,更是部門內部團結,凝聚力強的友愛部門。用行動鍛鍊思維,我們參與的每一次活動都是啟迪思想,激發思維的過程;用思維培養能力,參與的每一場策劃都是思維實踐,統籌與協調能力的升華。在組織活動中收穫經驗,在人際交往中收穫信任,在繁華忙碌中收穫成長。

5、辦公室

部門成員
主任:郭洋
副主任:周潔葉刁瑜
以“內外呼應上下貫穿”為導向,擔當聯繫學校、學院,服務老師、學生的常備軍。
部門特點——兩服務:服務於老師,服務於學生。
三職能:會議記錄,人事考評,財務管理。
一創新:媒體方向創新。
口號——知行合一,臻於至善
部訓——兩服務:服務於老師,服務於學生。
三管理:辦公室物品管理,學通社財務管理,學通社資料庫管理
一編制:編制社內規章制度
部門職責
1、協助老師做好教育科的日常事務,負責加強我社各部之間的聯繫。
2、建立“學通社”內部的各種資料庫並且肩負起存檔保管工作的任務。
3、負責全社的會議記錄、財務管理、人事考評及辦公軟體(ppt、excel、word)相關工作等。
4、配合全社,協助各部門向媒體等新方向發展。
部門亮點之我們的收穫
學通社辦公室是一個與各部門進行溝通合作、聯繫的部門,辦公室秉持著細心、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高效率的工作作風,傾盡全力為學校、全社付出以確保各種活動的順利開展。辦公室主要負責各種office軟體的運用,各種章程的制定、評估以及學通小報的製作。在這裡你可以收穫細心和全局觀,讓你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更加出彩。

6、網宣部

部門成員
部長:鄭大貴
副部長:丁玉蘭陳奕璇代建萍
以"學工思政,學通微信"為視窗,視主流文化為標準,傳播高尚品質,實用知識,做正能量的搬運工。
部訓——踏實,敏銳,創新
口號——網聚群英,宣動人心!
部門職責
1、負責編、推送成理學工、成理思政、學通社微信平台訊息
2、在各項活動中進行現場采稿、編輯和修改文稿
3、設計、發布全社和各部門網路形象宣傳
4、負責社內外活動宣傳以及網上報名工作
5、協助社內其他部門開展學通社舉辦的各項活動
部門亮點之我們的收穫
我們始終站在資訊時代的前沿,在網際網路自媒體的世界裡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用自身對生活對世界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對人生真諦的苦苦追尋,對青春不變的炙熱影響著每一個關注、支持我們的人。每一次的準備與推送都是一次對美的詮釋、一次創新的開始。我們用圖片和文字記錄世界,也記錄自己。

幹部隊伍建設

(一)隊伍規模
人數總計:27人覆蓋範圍:11個院
(二)
第二十屆幹部隊伍

​部門 ​姓名 職位 學院​ 專業​

社長團​​
袁詩穎​ 社長​ 法學院​ ​社會學
郭忠浩​ 副社長​ 信科院​ 數字媒體技術​
塗媛​ 副社長​ 法學院​ 社會學​

​顧問團​
周佳穎 顧問​ 管科​ 中英工商​
馬鳴​ 顧問​ 法學院​ 勞動與社會保障​

​辦公室​​
郭洋​ 部長​ 商學院​ 會計學​
​周潔 副部長​ ​管科 人力資源管理​
​葉刁瑜 副部長​ 環工院​ 土木工程​

​調研部​​
曾璐​ 部長​ 管科​ 人力資源管理​
​楊潤雪 副部長​ 管科​ 人力資源管理​
​袁曉煜 副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網宣部​​​
鄭大貴​ 部長​ 材化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丁玉蘭 副部長​ 管科​ 人力資源管理​
​陳奕璇 副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代建萍 副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組織部​​​
何虎​ 部長​ 地科院​ 資源勘查工程​
​何依蔓 副部長​ 材化院​ 化學​
​李軼峰 副部長​ 體院​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賀賽 副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科技部​​​
周璐​ 部長​ 管科院​ 人力資源管理​
​何發玲 副部長​ 法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蘇彩玉 副部長​ 商學院​ 會計學​
​朱正府 副部長​ 地物院​ 套用物理學​

​編輯部​​​
王浩入​ 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何行 副部長​ 材化院​ 化學​
​孫麗君 副部長​ 法學院​ 社會學​
​孫勝男 副部長​ 傳藝院​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隊伍建設模式

◇招新:初試、複試嚴格挑選,面試、筆試層層把關。
◇培訓:部門指導專業人才,社內引導全面發展。
◇實習:理論聯繫實際,所學化為所用。
◇考核:制定量化指標,加強績效管理。
◇表彰:表彰先進,樹立模範工作典型。
◇換屆:優中取精,壘實人才儲備高地。

媒介平台

網路平台

1.成理思政微信平台
聚焦國內校內政治教育,思想風向,積極推送宣傳校內校外優秀教師、學生,倡導學習高尚品質、優秀行為。及時公布跟蹤成都理工的學生工作進程,反應學生意見,做學生與學校的橋樑。
2.學通社微信平台
學通社微信平台是學通社的網路陣地,面向學生,服務大家,提前新鮮的資訊,實用的校園信息,豐富的活動介紹和學通社舉辦的活動的網上介紹和報名。
3.成理學工微信平台
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輔導員隊伍建設發展互動平台,是對成理思政微信平台的傳承和創新。

核心刊物——《學生工作簡報》

1、刊物宗旨:拓展平台,鼓勵創作;貼切生活,真情實感。
2、創刊理念:反映學生工作動態、關注校風學風建設、貼近真實大學生活、倡導高雅校園文化。
3、發行情況:
※發行時間:平均每兩月一期。
※發行數量:每期發行約四百份
※發行期數:迄今,已發行311期
※覆蓋範圍:學校各職能部門、各學院相關部門、學生寢室、相關宣傳點
4、版塊設定:
※“特別視點”——匯聚校園焦點新聞
※“校園拾貝”——報導學校的講座和社團活動
※“政工風采”——展現該校優秀輔導員風采
※“學院動態”——跟蹤學院間的重大信息
※“優秀班集體”報導學校優秀班集體,展現優秀團體
5、專題特刊:
(1)影評樂評書評等(包括詩歌、文章品鑑)
(2)校內或社會的本周時事熱點、新聞等
(3)採訪類:①社會勞動人民(基層人民)的故事。如,清潔工、小商販、保全、食堂阿姨……
②校內學霸。有趣的同學。分享學習經驗、大學生活,傳播正能量。
③輔導員、各科老師等。增進了解,貼切生活。
(4)傳統文化。如,養身、地方文化(手工藝品(如蜀繡、蘇繡等)、傳統劇目(如崑曲、變臉、山歌等)……)、習俗(彝族火把節等)、美食、旅遊風景、方言、……
(5)走進來的我們,走出去的你們。
第一個視角:走進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對成理(或成都)的印象、感受、印象深刻的故事,以及分享老家的特色;
第二個視角:走出去。以四川人的視角來寫對成理的感受、故事以及四川的特色。
第三個視角:人生經歷分享。(愛情、友情、親情、理想等)
(6)“迎新專刊”(備註:在5·12地震期間,我社記者在校領導、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持續戰鬥在地震報導前線。五天之內,出版了四期《學生工作簡報》,及時、準確、全面報導了震後該校採取的系列應急措施及相關政策,將理工人眾志成城的抗震精神進行了展現。)
(7)“運動會特刊”
(8)“學風建設特刊”
6.刊物意義:
主要為豐富校園生活,讓喜歡寫作的人有用武之地,使編輯部更加多元化;傳播正能量、分享各地不同的風俗文化、故事,擴大全社影響,鼓勵文學創作。
7.發行方式:
1、每期刊物用彩紙列印出來發給各個部門及部員(約30份),待擴大以後可往全校推廣。
2、微信、微博、大通哥(每周至少一篇,同時推送)。(各組收集評論,每個月每組作總結報告。)
3、等活動開展到全校範圍時,與各大組織社團聯合推送。
4、清晨日曆(大通哥)。引用文稿里優美文段、詩歌等。
5、發展後期,製作精美書籤,一面是優美文段,另一面是投稿者想說的話。送給作者。

其他刊物

1.《成長的足跡》 對校優秀大學生報告會進行報導,並對優秀大學生進行採訪,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以供新生們借鑑和參考。樹立優秀榜樣,激發新同學,感染新同學,達到“立志青春,閃光傳遞”的效果。
3.《社內培訓資料》凝聚“學通社”各部門的智慧,集中整理各部門工作經驗和要求,並適時更新內容,對社內成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有利於實現社內人才培養規範化、制度化、專業化。
4.《調研集錦》對每期調研報告進行整理彙編,展示調研成果,反映該校學生的思想動態,為老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5.社刊《尋跡》正在創作中,敬請關注……

舉辦活動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起點,是大學生轉換角色,適應環境,穩定思想的重要階段,也是大學生形成紀律觀念,完善人格修養,規劃大學生涯,步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時期,起著成長成才的“導航”作用,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源頭工程。作為積澱校園文化的主力軍,學通社承辦了一系列新生教育活動。在諸多活動中,我們的三大特色活動:“優秀大學生報告會”“名師講座”“新生演講比賽”,已在全校範圍內實現品牌效應。

新生演講比賽

2008年主題:“見證2008,放飛夢想”
2009年主題:“我愛我的祖國” (PS.四川教科頻道對2009年“我愛我的祖國”新生演講比賽進行了特別報導)
2010年主題:“感悟青春,立志報國”
2011年主題:“青春在黨旗下閃光”
2012年主題:“勇擔時代重任,與理工共奮進”
2013年主題:“青春·夢想”
2014年主題:“青春·與法同行”
2015年主題:“銘記歷史圓夢中華”
2016年主題:“弘揚傳統文化,共築中華之魂”
2017年主題:“青春築夢,砥礪前行”

名師講座

“名師導航”——黃潤秋教授擔當主講人
清華大學吳倬教授為我校師生解讀“核心價值觀”

優秀大學生報告會

2008年主題:“勵志青春,閃光傳遞”
2009年主題:“青春之光”
2013年主題:“夢想起航·成長的足跡”
2014年主題:“夢想起航·成長的足跡”
2015年主題:“夢想起航·成長的足跡”
2016年主題:"雙百雙夢"
2017年主題:“夢想起航·成長的足跡”

社內活動

◇訊科之源:以賽促學,增進技能
◇素質拓展活動:加強團隊協作,體現團隊精神。
◇學通年會:豐富課餘生活,增進成員歸屬
◇素質拓展:回歸純樸鄉間,聚首龍泉盛景。
◇活動競標:集思廣益,提高質量

學通社優秀社長

◇第七屆社長——龔建平現工作於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第八屆社長——唐曉音現為中國科學研究院在讀博士;
◇第九屆社長——謝藝聰曾任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獲“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四川省大學生創業競賽銅獎”、校“社會工作獎”等榮譽,現工作於中國移動福建公司;
◇第十屆社長——康曉薇曾任文法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獲國家獎學金、校“十佳大學生”提名獎等獎項,現工作於成都市成華區團委;
◇第十一屆社長——余夢銣曾獲“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等榮譽,現為我校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輔導員;
◇第十一屆副社長——鄭玲曾獲“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成華區“三星級義工”、校“社會實踐優秀學生”、校科技立項一等獎等榮譽,現為我校政治學院在讀研究生;
◇第十二屆社長——蒲娟曾獲“四川省綜合素質A級證書”、校“社會實踐優秀學生”、校“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現為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研究生;
◇第十二屆副社長——孫永超曾獲校“科技立項銅獎”、校“優秀學生幹部”、校社會實踐優秀學生”、“一星級義工”等榮譽,現已考取考取2012屆選調生;
◇第十二屆副社長——杜璐桐曾獲“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校優秀學生幹部、校“社會實踐優秀學生”、校"創業大賽銅獎"、校“社會工作獎”等榮譽,現已考取考取2012屆選調生;
◇第十三屆社長——羅成曾任能源學院團委副書記,先後獲得我校“優秀學生幹部”、校“社會工作”單項獎、校“社會實踐優秀學生”等榮譽,2012年入選我校優秀大學生報告團。現為中國石油大學在讀研究生;
◇第十四屆社長——何單曾獲商學院“優秀學生”、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並先後獲得院級獎學金、校級一等獎學金、成都理工大學“單項獎學金”,現就職於綿陽市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

後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學,是一個充滿知識與才華、充滿競爭與挑戰的舞台。在這,你將遇見指引你人生前進的良師益友;在這,你將要品味到學習與生活交織的充實紛擾;在這,你將會為勇敢追求和不懈努力引以為傲;在這,你也將會因得到師友的祝福和關懷而感到溫暖。這裡將會有歡笑和淚水,分離和重逢;每一次的歡笑每一滴淚水都是成長的積澱,每一次的分離與重逢中的痛苦與驚喜都是你我的青春。
如今的大學生通訊社以其無可否認的實力,積極向上的態度,成為聯繫師生、聯絡院校、溝通內外的重要橋樑,吸引了校內外眾多關注的目光。大學生通訊社通過深入實踐、總結借鑑,將學生幹部從單純能力事務培養上升到綜合能力的培養,並為構建和諧校園、積澱網路文化,傳遞主流文化提供組織保障。隨著隊伍規模日益壯大、機構職能不斷完善,大學生通訊社形成了集“新聞、網路、活動、調研、服務”五位一體較全面的機構職能模式。展望未來,學通社將堅持以學生教育與網際網路+為契機,以黨建為依託,以系列活動為平台,以新媒體為手段,通過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將“學通社”建設成為可持續創新的學習型、服務型緊跟時代步伐的精品學生機構,努力打造一支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現代學生新聞媒體隊伍。
你選擇的遠方在這裡,你的青春也在這裡,來!我們會與你只顧風雨兼程,我們會和你一起看還未看透的風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