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綠化廣場和新改擴建道路綠化管理暫行辦法

(2)道路紅線寬度大於5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30%。 (3)道路紅線寬度在40—5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25%。 (4)道路紅線寬度小於4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20%。

為了充分發揮綠化廣場(街頭遊園)、道路綠化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豐富城市景觀中的功能,為綠化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提高綠化的整體水平,確保綠化廣場(街頭遊園)和道路綠化建設規範有序的建設,根據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範》,建設部建城[2005]43號檔案的要求和《成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特制定本辦法。

一、城市綠化廣場和道路綠化規劃設計要求

(一)綠化廣場(街頭遊園)

1、綠化廣場(街頭遊園)綠地率不得小於60%。
2、廣場綠地內喬木覆蓋率不得小於40%。
3、為使城市植物物種多樣性,樹種數量設計還應達到以下標準:
(1)1000—5000㎡的,植物物種應不少於5種。
(2)5000—10000㎡的,植物物種應不少於10種。
(3)10000—20000㎡的,植物物種應不少於15種。
(4)20000—30000㎡的,植物物種應不少於20種。

(二)新建道路

1、在規劃道路紅線寬度時,應同時確定道路綠地率,其綠地率應達到下列指標:
(1)園林景觀道路,其綠地率不得小於40%。
(2)道路紅線寬度大於5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30%。
(3)道路紅線寬度在40—5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25%。
(4)道路紅線寬度小於40m的,其綠地率不得小於20%。
2、行道樹樹池中線應距路沿石外側0.75m以上,樹池內徑為1m—1.5m,株距4m(胸徑20cm以上的樹例外)。
3、在綠地內或樹池下埋設地下管道、管線等地下構築物時,應確保上面的覆土層在80cm以上,為植物生長留足空間。

(三)改、擴建道路

1、在規劃道路紅線寬度時,應同時確定道路綠地率。
2、道路綠化條件具備的,綠地率應達到20%以上。
3、儘可能保留原有長勢較好的植物,避免植物移植或砍伐。
4、在綠地內或樹池下埋設地下管道、管線等地下構築物時,應確保上面的覆土層在80cm以上,為植物生長留足空間。
5、行道樹樹池中線應距路沿石內側0.75m,樹池內徑為1m—1.5m,株距4m(胸徑20cm以上的樹例外)。

(四)城市綠化廣場和道路綠化設計要求

應根據實際,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布置,設計方案應由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通過後,方可實施。

二、植物材料質量要求

(一)喬木植物

1、要求樹木長勢良好,樹冠完整(無偏冠),葉色正常,無病蟲害,鬚根發達(俗稱熟貨)的植株。
2、廣場林蔭樹陣和行道樹選用的喬木還應達到以下要求:
(1)樹幹通直,樹形整齊,分枝點大於2.5m,其樹冠大小、高差應小於10%。
(2)道路行道樹應在銀杏、懸鈴木(法桐)、黃葛樹、三葉木、大葉香樟、小葉香樟、小葉榕、女貞、天竺桂、廣玉蘭、欒樹、朴樹、皂角、楊樹、楓香、槐樹等骨幹樹種中選用,其他樹種選用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後,方能使用。
(3)城市主幹道行道樹胸徑不低於10cm,分枝點高度3m以上,冠徑2m以上;城市次幹道行道樹胸徑不低於8cm,分枝點高度2.5m,冠徑2m以上。
(二)灌木植物要求樹冠完整,整齊一致,植物根系發達,長勢良好,栽植時根系無破損,目測無明顯病蟲害;地被(草坪)植物要求植株整齊一致;花卉植物要求植株整齊,花的大小一致,色彩艷麗。

三、植物種植要求

(一)土壤處理

1、土壤選用本地種植土,深度應為80cm以上,無磚頭石塊及其他雜物,土表低於路沿石或路面5cm。
2、土壤栽植前必須進行殺菌滅蟲處理,除雜草處理,施藥期應控制在栽植期的10天以前。
3、在換土深度達40cm時施足基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其用量為每1000㎡不少於1000kg,種植前須對土壤進行改良。
4、栽植樹木前,應進行整地,整地深度應在20cm以上,土壤顆粒直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