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

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

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是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的劉文彩的舊宅改造而成的,是全國著名景點。

基本信息

簡介

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
劉氏莊園博物館又叫老公館,文革時又叫收租院,曾是全國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文革期間紅遍全中國,曾一度衝出國門,走向世界。20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劉湘劉文輝先後成為大軍閥,控制川康兩省,劉氏家族也隨之急劇暴發。莊園就是在這個時期建設起來的。
劉氏莊園博物館位於成都市西南52千米處大邑縣安仁鎮上,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封建地主莊園,建於清末民國,原是大地主劉文彩的私家住宅,由始建於1931年的老公館和建於1938年的新公館組成,占地7萬餘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莊園共有27個院落,180多間廳堂臥室,3個花園,7道莊門,是典型的川西壩子建築風格,現收藏有文物3221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有清朝至民國年間的地契、房契、莊園遺留下來的小汽車、私包車、風谷機、“大斗”、“小秤”、珠寶及一些名貴家具等。
收租院是遊覽劉氏莊園必不可少的一處景點,院中塑有114尊真人大小的泥塑群像,其形態生動傳神,真實的再現了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情景,也是中國農村的真實寫照和藝術縮影。莊園裡還有一座二樓一底的“小姐樓”,也稱“繡樓”,其建築風格獨特精妙,非常值得一看。

歷史

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成都市劉氏莊園博物館
大邑劉氏莊園地處成都平原西部,座落於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距離成都市48公里。莊園占地總面積7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1055平方米,房屋共545間。整個莊園建築群始建於清末,至民國末年修建完成。1958年10月,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正式成立。1996年11月,作為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之一,大邑地主莊園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更名為大邑劉氏莊園。2000年5月,大邑劉氏莊園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年11月,劉氏莊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

結構特點

老公館布局錯綜複雜,迂迴曲折,形象反映出劉氏家族蠶食土地,擴建莊園的進程;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築群及遺存的大量文獻資料,上千件文物和近萬件展品,構成了有機的整體,是近代四川地主莊園建築形式和風貌的典型,顯示了在軍閥混戰中暴發起家的近代地主莊園的特色,是認識和研究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文化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這裡田連仟陌,溝渠縱橫,農舍點點,林盤棋布,莊園在綠樹翠竹掩映中,高牆矗立,雕樑畫棟。

展覽內容

大邑劉氏莊園的展覽由三部分組成:老公館復原陳列劉文彩家人的生活現場,展示了獨具蜀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珍品館又將莊園內府鮮為人知的生活存照和稀世珍寶奉獻給觀眾。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已接待旅遊者近億人次,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莊園的建築、館藏及已成體系的基本陳列是認識和研究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近代民居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是啟迪和教育年輕一代的重要基地,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