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速鐵路

成渝高速鐵路

成渝高速鐵路 (Chengdu-Chongqing High-Speed Railway),簡稱成渝高鐵, 又稱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成渝客專,是“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之一的滬漢蓉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三條連線成渝城市群的鐵路交通走廊。 成渝高速鐵路於2010年3月22日動工建設; 於2015年12月26日竣工運營。 截至2019年3月15日,成渝高速鐵路由成都東站至重慶北站,全長308千米,共有11座車站,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列車初期運營速度300千米/小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2009年1月19日,成渝高鐵預可研專家評審會在成都舉行,選定經內江至永川的南線方案;6月4日,原鐵道部、四川省、重慶市聯合向國家發改委發去《關於報送新建成都至重慶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議書的函》;10月,國家發改委批准項目建議書,成渝高鐵立項。

2010年3月22日,成渝高鐵重慶段開工典禮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舉行。

2012年2月26日,全長1649米的杜家壩瓦斯隧道貫通,成為全線首座貫通的瓦斯隧道;7月27日,瀨溪河雙線特大橋順利合龍,成為全線首座完成連續梁施工的特大橋;9月,梅江河雙線特大橋66孔箱梁架設任務完成,並攻克25‰極限坡道安全架設箱梁難關;9月22日,全長3465米的璧山隧道貫通;11月7日,全長3175米的縉雲山瓦斯隧道貫通;2013年1月15日,全線重點工程吳家壩沱江雙線特大橋主跨144米連續梁順利合龍。

鐵路總公司《關於新建鐵路成都至重慶客運專線初步設計的批覆》(鐵鑒函[2010]652號)和《關於新建鐵路成都至重慶客運專線修改初步設計的批覆》(鐵鑒函[2011]682號)。成渝鐵路客運專線修改初步設計概算總額357.85億元。其中四川省境內投資209.94億元,重慶市境內投資147.91億元。

根據設計方案,成渝高速鐵路西起成都鐵路樞紐成都東站,向東經簡陽、資陽、資中、內江、隆昌後進入重慶市境內,再經榮昌、大足、永川、璧山、沙坪壩到重慶站。成渝客運專線正線長308.206公里(運營長度309.224公里),其中四川境內185.503公里,重慶市境內122.703公里。新建車站9個,分別是簡陽北、資陽北、資中北、內江北、隆昌北、榮昌、大足東、永川東、璧山;改建既有車站2個,分別是沙坪壩、重慶站。連同已經投用的成都東客站,全線共設12個車站。正線建築長度為308.45km,正線橋樑長度占正線總長度的52.2%,正線隧道長度占正線總長度的15.4%

根據客流預測,到2030年,成渝高鐵每天將開行動車組200多對,年最高運載能力可達6000萬人。成渝高鐵投入運營後,該線路有望採取“公交化”運營模式,最短3至5分鐘傳送一趟動車組列車,乘客基本上可以實現隨到隨走。同時,為方便乘客的不同需求,沿線還將開行大站直達列車、跨線直達列車和站站停列車。

成渝高速鐵路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目前採用CR400BF復興號、CRH380A 、CRH380B、 RCH380D、 CRH3A、 CRH3C、 CRH2A等和諧號中國鐵路高速動車組。可通達北京、石家莊、天津、徐州、上海、南京、鄭州、西安、貴陽、南寧、昆明、珠海 、北海等全國各大中城市。

2010年3月22日,成渝高速鐵路(重慶段)正式開建,這是西部大開發和成渝經濟區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工程估算投資總額398.9億元,其中靜態投資358.5億元,建設總工期為5年。客運專線全長308公里,比505公里長的老成渝線縮短了近200公里,橋隧長度占線路全長的65.8%。全線採用雙線無砟軌道,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初期運營速250公里/小時。

2011年4月26日8時10分,簡陽市石板凳鎮境內的成渝客專元寶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全線貫通的首條隧道。元寶山隧道全長224米,是一條雙線鐵路隧道,施工方僅用了短短5個月時間,就打通了隧道。元寶山隧道地質條件複雜,破碎危岩比較多,極易造成岩體垮塌,施工時風險比較大。

2011年5月1日,成渝客運專線控制性工程資陽沱江多線特大橋1號墩第一節6米墩身混凝土澆築完畢。

2011年7月21日,成渝客專2標四分部天鵝村一號隧道順利貫通。這是中國鐵建十六局管段內第一個貫通的隧道,標誌著成渝客專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據悉,天鵝村一號隧道全長301米,2010年12月17日開工,12月30日正式進入正洞施工。該隧道雖然不長,但地質結構複雜,屬黃土軟岩,一遇水就成稀泥,五級圍岩占整個隧道的90%以上,全部採取五級加強支護施工。分部領導超前想,提前做。

成渝高速鐵路經過3萬多名建設者一年多的艱苦施工,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於2012年1月9日上午在資中縣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公司管區順利鋪下全線第一榀900T箱梁。標誌著成渝客專進入全線鋪架階段,

2012年2月26日,由中國鐵建十一局五公司成渝客專項目部承建的杜家壩隧道--成渝客專全線首座千米級瓦斯隧道順利貫通,這標誌著成渝經濟圈的建設向前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杜家壩隧道穿越煤、石採空區,全長1649米,是成渝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同時也是成渝客專幾座千米級瓦斯高風險隧道之一。

2013年9月29日,成渝高速鐵路3標第二項目分部492榀箱梁的架梁任務圓滿完成,在全線率先完成箱梁架設任務。

2013年12月16日,由中鐵十七局集團公司承建的成渝客專全線控制性工程——新中梁山左線隧道全部貫通。

2014年7月30日10點30分左右,隨著第一個軌排鋪設成功,成都至重慶客運專線建設正式進入鋪軌階段。成都至重慶客運專線採用雙線無砟軌道,全長308.2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

2015年9月,成渝客專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主要對成都東至永川東區段進行綜合檢測列車測試工作。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兩地運行時間縮短至1.5小時。運營初期,成渝高鐵動車組採用車型為CRH380D或CRH380A型動車組,最高時速300公里,每日開行23對,包括成都東至重慶北20對、成都東至內江北2對、重慶北至內江北1對。

截至2018年10月10日,每日開行62對,包括成都東至重慶(重慶北、重慶西、沙坪壩)25對、成都東至廣州8對、成都東至萬州北6對、成都東至貴陽北4對、成都東至昆明南4對、成都東至南寧2對、成都東至北海1對、成都東至珠海1對、重慶北至北京西1對、重慶北至天津西1對、重慶北至上海虹橋1對、重慶北至鄭州東1對、重慶北至西安北1對、重慶北至德陽、重慶北至峨眉山1對、貴陽北至峨眉山1對,開行密度達到每15分鐘一列。

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成渝高速鐵路西起成都東站,向東經簡陽南站、資陽北站、資中北站、內江北站、隆昌北站進入重慶市境內,經榮昌北站、大足南站、永川東站、璧山站、沙坪壩站抵達重慶站(菜園壩火車站),全程設12個車站。

站點名稱等級地址
成都東站樞紐站四川成都市.成華區青衣江路
簡陽南站三級站四川簡陽市.簡城街道高屋村1組
資陽北站三級站四川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
資中北站三級站四川內江市.資中縣永興路
內江北站二級站四川內江市.東興區東興街道紅廟村2組
隆昌北站三級站四川內江市.隆昌市界市鎮葛藤村
榮昌北站三級站重慶市.榮昌區黃金坡開發區黃金大道東段
大足南站三級站重慶市.大足區郵亭鎮烈火村4組
永川東站二級站重慶市.永川區中山路街道瓦子鋪
璧山站三級站重慶市.璧山區青槓街道棕樹村
沙坪壩站一級站重慶市.沙坪壩區火車北站東路180號(老站改造)
重慶北站樞紐站(菜園壩)重慶市.渝北區龍頭寺崑崙大道

線路走向

成渝高速鐵路基本與成渝鐵路平行,經過成渝鐵路沿線主要城市。但是成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並不像成渝鐵路那樣順河谷蜿蜒曲折,而是以高橋長隧截彎取直,正線比成渝鐵路少196公里。

重點工程

最長隧道7328米 17公里高架3跨沱江,成渝客專有不少重難點工程,其中四川最長的高鐵雙線隧道——新龍泉山隧道全長7328米,橫跨龍泉山斷層,地質相當複雜。隧道穿越淺層天然氣、斷層破碎段、岩溶等不良地質地段,其中高瓦斯區段近2.7公里。開挖過程中還有湧水、反坡排水等難題。

成渝客專一出成都東站就是長達17公里的成都高架特大橋,分別以連續梁跨成都繞城高速成昆貨車外繞線、東風渠、龍華路等。此外全線3次跨越沱江,內江吳家壩沱江雙線特大橋是其中“一跨”,該橋全長732.6米,西側連線梨兒園隧道,東側則連線壇登岩隧道。

資陽沱江特大橋,連續兩拱鋪設無砟軌道,其中一孔跨度達180米,屬於全國連續兩拱跨度最長之一的特大橋。

價值意義

連線成渝經濟帶

成渝高速鐵路沒有採用從成都經川中直插重慶的線路最短方案,而是稍彎一點經過成渝經濟帶主要城市,兼顧成渝兩大城市和沿線城市群的發展。
成渝高速鐵路建成後,將大大提高成渝之間旅客運輸質量和能力,充分發揮成都、重慶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大大縮短成渝經濟帶城市群之間的時空距離,帶動沿線城市化發展。
成渝高速鐵路既是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網的骨幹,也是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部分。成都到上海的時間將縮短。

建設成渝高速鐵路這條客運大通道,將在成渝間構建1小時快速交通圈,並通過與重慶至利川、重慶至萬州、重慶至貴陽等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相銜接,成為全國鐵路快速客運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於適應重慶山城、江城的地理特點,滿足人民民眾的出行需求,發揮重慶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形成重慶與中部、東部地區的緊密聯繫,把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又好又快地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打造一小時經濟圈

近幾十年來,成渝“雙子星”在西南閃耀,兩座城市聯繫密切,交通問題愈發成了打造成渝經濟圈的重中之重。2009年兩地之間動車開通,將彼此的交流划進2小時區間。而未來成渝高速鐵路的通車,將把這個時間跨度縮減一半。

屆時,成渝兩地之間最短將3至5分鐘發出一班動車組列車,到2030年每天將開行動車組200多對,年最高通行能力可達6000萬人次。

促成渝經濟區崛起

鄧小平同志早在1952年6月成渝鐵路即將通車時就指出:“西南的鐵路是全國建設中的一個重點。往後的任務是很多的,西南是交通第一。”50多年過去了,這個重要指示仍然是指導交通建設的至理名言。今天我們在此開建的成渝高速鐵路,是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網中的大骨架和快速客運通道。動車組,把成都和重慶的時空距離縮短至2小時。客運專線建成後,成渝間將形成一個現代化的快速客運通道和1小時交通線,兩個姊妹城的同城效應更加明顯,川渝間的要素流動更加頻繁,濃釅的同胞情將進一步升溫。

昔日‘蜀道難,今天川渝通。時空距離的再次拉近,必將使“雙子座”城市的集聚輻射效應得到進一步發揮,並有力帶動沿線和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成渝經濟區的快速崛起,攜手推進統籌城鄉改革試驗和西部大開發。

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

作為“十一五”國家重點鐵路建設項目,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網中,“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端與西(安)成(都)、成綿樂客運專線相連,東端連線渝萬、渝黔鐵路,將進一步溝通成渝兩個特大中心城市以及沿線城市密集帶,是成渝經濟區綜合交通網的骨架和成渝地區對外快速客運通道。貫通後的成渝高速鐵路,將與重慶至武漢、武漢至上海的鐵路客運專線相連,構築起直達上海乃至整個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通道。

這不僅僅只是讓兩地之間的距離更近,也將拉動沿線的經濟發展。成渝高鐵的修建為充分發揮成都、重慶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提高成渝鐵路通道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構築全國快速鐵路客運網路。同時,成渝高速鐵路位於我國西南地區成渝經濟圈,北經成都與在建的成綿樂城際客專相連,南經重慶與擬建的渝萬客專連線,形成川渝地區城際客運骨幹網,是成渝間繼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後的第三條鐵路通道,是一條連線西南地區兩個特大中心城市的高速客運通道,並與既有成渝鐵路、遂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成遂渝高速公路共同構築起成渝兩地綜合交通走廊。

拉動地產與旅遊

成渝高速鐵路建設完成後,兩地之間的房地產合作必然升溫。成都富豪非常看好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前景,他們將在重慶主城等地尋找適合投資的物業。與此同時,重慶的地產商也在四川尋找投資機會,前往考察選址的重慶房產商已超過30家。

成渝高速鐵路的建設,將推動成渝旅遊產業騰飛。照計畫,安岳縣將與大足共同出資2億多元,完善石刻景區周邊的基礎設施等項目的配套建設。成渝高速鐵路建成後必將拉動兩地的旅遊發展。此外,兩地旅遊商會將在導遊、旅遊業務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對接。

成渝高鐵計畫提速 成都飆重慶58分鐘

去年12月26日上午9點07分,成渝高鐵首班G8508次列車從重慶出發,途徑內江開往成都,這標誌著成渝兩地人民期待已久的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1月26日,成渝高鐵通車剛好一個月,資中北站、內江北站、隆昌北站人氣漸旺,內江三站如今正面臨著春運大考。面對成渝高鐵帶來的“溢出效應未現,虹吸效應明顯”的問題,來自內江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首次提出“增加停靠內江班次、加大對高鐵沿線城市的統籌規劃”等建議。
從12月26日到1月26日,剛好一個月,成渝高鐵接連迎接元旦小長假、春運大考。
成渝高鐵川內的6個站點,有一半分布在內江。1月24日,春運首日,內江北站當日輸送旅客量就遠遠超過了平時的旅客量。從1月初的數據來看,內江北站日均輸送旅客在4500—4700人次,而春運首日,比平時多出了1000多的旅客量,輸送接近6000人次。除了輸送旅客數量增加許多以外,24日,內江北站客流量突破了萬人大關。
作為成渝同城化的重大項目,成渝高鐵去年底通車之後,極大地方便了兩地市民的往來。與此同時,很多人反映,高鐵通車後速度慢,與想像中有差距。“成渝高鐵運行時間較長,速度提不上去。主要是部分線路在調整,以及重慶北站建設還在完善。”1月25日,參加內江代表團討論時,省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今年內計畫成渝高鐵提速,最快58分鐘成都飆攏重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