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扇

成扇

成扇,俗稱扇子。扇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扇子起源於虞舜時代。目前在我國發現最早的扇的實物,是1982年在湖北江陵馬山戰國墓出土的短柄竹編的扇,和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篾絲編木製長柄扇。起初的扇子多為鳥類的羽毛編制或竹編而成,到了漢代隨著絲織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團扇。我們現在使用的摺扇產生相對較晚,宋趙彥衛認為我國的摺扇是從朝鮮傳入的。因其狀如蝙蝠,故初稱蝙蝠扇,後又稱撒扇、摺疊扇、聚頭扇等。南宋時開始有了專售摺扇的店鋪,到了明代,明成祖非常喜愛摺扇,遂命宮匠大量仿製,摺扇這才開始被人們普遍使用。 書畫平尺計算:扇面為一平方尺。成扇為兩平方尺計算。

種類

成扇分為摺扇和團扇

我國扇子的起源很早,商代就有扇的雛形。

成扇 成扇

我國古代扇子的種類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摺扇和團扇二種。

摺扇一名“摺疊扇”,又名“聚頭扇”。摺扇收則摺疊,用則撒開,故又稱“撒扇”。摺扇產生時間雖較遲,其重要性卻極大。它攜帶方便,出入懷袖,扇面書畫、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寵物,所以又有“懷袖雅物”的別號。團扇產生遠早於摺扇,因形狀團圓如月暗合中國人合歡吉祥之意,又名“合歡扇”。又因其由絲織物製成,故又稱“紈扇”或“羅扇”。更由於唐人王建《調笑令》中的名句“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而產生了“並面”、“便面”和“障面”的雅稱。

2明代摺扇

明代是摺扇流行的開始,這或許是由於永樂時期明成祖的倡導。近代明代藩王墓出土物中摺扇不少,可與上述記載相印證。摺扇製作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分布,以地名人名著稱的就有杭扇、曹扇、川扇、歙扇、弋扇、潘扇、方扇、黃扇、青陽扇、溧陽歌扇、豐潤畫扇、武陵夾紗扇、金陵柳氏扇、尹氏紙麥扇、吳扇等繁多的名目,也有以功能用途分的春扇、秋扇和靴扇等品種。扇股扇面的製作日趨精良,且各有名家;扇面書畫廣泛流行,在文人雅士中得到認可。如果說摺扇源於日本的話,此時已真正漢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3清代摺扇

清代是我國摺扇大發展的時期。扇子在文人官員間的使用更加頻繁。扇子不僅是用以生風涼的工具,也不僅是一種藝術品,它成為一種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徵,成為他們社會角色的道具。不僅是夏天,就是在天氣涼爽的季節,手執一扇,打開收攏,或佩掛在身,或藏於袖中,都具有人格表露、情緒交流的意義。不僅是文人,不僅是男性使用摺扇。從文人書畫扇這一主流,分出以黑紙扇、游鑒圖扇和戲畫扇為典型的工藝扇,以及女用的米扇。從扇本身出發,又有了扇袋、扇墜和扇盒等附屬的工藝品。扇子還從中國流傳到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乾隆時期,廣州的商人曾專門生產適應歐洲貴婦趣味愛好的象牙摺扇。摺扇成了中國文化的象徵和與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4民國摺扇

民國時,摺扇保持了它在中國藝術上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沒有什麼超出前代的,而值得一提的創新是集錦扇。在此之前,雖然也有多人在同一扇面上合作繪畫,或分段書寫各自署款的扇子,但集錦扇卻是將扇面空間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分割,然後由多名書畫家分別作書繪畫。從最少的兩人組合開始,到多至十餘家合作的集大成之作,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成扇 成扇

收藏

成扇的收藏有兩種不同的目的:一種是純粹的收藏;一種是欣賞兼實用。收藏成扇也可由內容而分類,有人僅收藏書畫扇,有人只收藏名家書畫扇,有人僅收藏當代名家書畫扇,有人也兼收工藝扇,有人只收男扇,有人兼收女扇。應該說書畫扇的收藏是成扇收藏中的主流。我從事書畫成扇的收藏已有6年了,目前近現代書畫名家的成扇如:黃賓虹、齊白石、傅抱石、劉奎齡、陳半丁、金城、張石園、於非闇、王雪濤、唐雲等名家皆有。現當代書畫名家的成扇如:啟功、謝稚柳、白雪石、劉力上、婁師白、孫其峰、王學仲、楊延文、王明明、何家英、劉大為、馮遠、史國良、南海岩等人的作品。其中名人書法成扇作品有王福庵、沈尹默、宋哲元、歐陽中石、李鐸、劉藝、王鏞等人的作品。

歷史

成扇除了對扇面有很高的要求外,對扇骨是否精緻也很在意。扇骨材質是否優良,品相是否完好,會對成扇的價值產生很大影響。扇骨的材質通常有象牙、竹子、紫檀等,其中以竹骨最為多見,也最為文人雅士所喜愛。至明代中後期,蘇州、南京兩地出現了許多以製作竹扇骨著稱的藝匠,所制扇骨當時竟要三四兩銀子一把。藝術水平高、製作工藝考究的名家書畫成扇的價值,相對於同一名家的其他書畫作品而言,其收藏價值較高。自從1994 年中國嘉德秋拍,首次推出“中國扇畫”專場以來,扇畫就成了書畫收藏投資市場中一個獨特的門類,很受收藏投資者的追捧。今年7月30日在上海馳翰拍賣中,一把吳湖帆的成扇以229.6萬元成交,這可是扇畫成交史上創紀錄的天價了。如當代名家王明明的成扇作品在2005年還是2萬元一把,到今年6月在中國嘉德到了10.3萬餘元;南海岩在三兩年前還是4千元左右一把,現在增值到了7萬餘元一把,其增值率一目了然。
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凡成扇只要品相好,書畫精到,材質優良,皆可投資收藏。當然這要看不同的名家需要不同的投資,如收藏的齊白石的成扇目前到了近190萬元一把的價格,傅抱石的成扇現在也到了近200萬元一把了。至於現代成扇,收藏時應重點考慮品相、畫作內容、書畫功底和扇骨精緻程度等。與常規的書畫作品相比,成扇的拍賣運作難度較大,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較高,成扇不易保存,在每一次欣賞都要打開一次折一次,因此容易損壞,所以保存到現在的成扇就猶為珍貴。再者,成扇不同於常規的尺幅創作,它有著高難度的創作技法,筆墨也難運控。
最關鍵的是成扇的創作態度不同尋常,成扇是人們懷袖把玩的雅物,也是文人雅士摯友親朋之間推心置腹最貼切的相贈物品,是要近觀細看的,一般以精到工整為上。寥寥數筆蘭竹或四五個大字的作品,對筆墨技法要求很高。成扇又是多種藝術技能的展示,有時候扇子的一面是一位名人的畫,而另一面是另一位名人的字,是很難得的。再就是夫妻扇的收藏,如謝稚柳與陳佩秋,吳湖帆與潘靜淑,蔣兆和與蕭瓊等名家的成扇,不過這也是很難得的。從目前成扇的市場表現看,成扇價值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收藏投資要趁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