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湘嵐畫集

戈湘嵐畫集

版次: 湘嵐先生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湘嵐先生是一位出色的國畫家。

基本信息

作 者: 戈湘嵐 著
出 版 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805178042
出版時間: 2004-01-01
版 次: 1
頁 數: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藝術>繪畫

內容簡介

湘嵐先生是一位治藝十分嚴謹的人。在他個人的辭典里沒有僥倖與捷徑兩詞。他15歲即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然而他深諳濯古來新的涵義,以常人少有的勤奮,觀摩臨摹古今中外的名畫。即以畫馬一科論,他就從李公麟入手,學習和把握了歷代中國畫裡畫馬的傳統技法,琢磨唐人昭陵六駿拓本的神采,乃至借鑑到海外聖女貞德、彼德大帝、拿破崙等人坐騎的油畫與雕塑。嚴謹地探索,廣博地汲取,才使湘嵐先生筆下的馬立起來,活起來,贏得郭沫若今之曹霸,名貴一時的品評。畫馬當畫神,逸筆草草決非草草得來。即使在解放後,他已享有大名,仍赴艱辛的西北地區對優良馬種作長期的實地寫生。因此湘嵐筆下的駿馬可謂是匹匹得神采,筆筆有來歷,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咀嚼。無疑,這是他長期嚴謹治藝的結果。
湘嵐先生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先生生於清末亂世而長於國難紛爭之際,家門多出血性愛國志士,如戈公振、戈寶權等,都曾為民族存亡事業而奮鬥。先生也曾以畫筆為干戈,以硯池為疆場,積極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1932年上海爆發了一·二八抵抗日寇的淞滬戰爭,湘嵐先生以一腔熱血繪製和出版了一組軍民抗日的宣傳掛圖,歌頌上海民眾的愛國熱情,激勵民眾要把抗日鬥爭進行到底。為此,先生先是歷經險難,逃脫日本憲兵隊的搜捕;以後在日本當局誘以高薪,要他繪製推行奴化教育的圖畫時,先生堅決拒絕。他那置饑寒於不顧,置生死於度外的民族氣節高於天。湘嵐先生身上體現的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和赤子丹心。先生一生畫的馬,多不系鞍韉,不配籠頭,不受羈縛,獨立駿游,也正是其高尚品格的一種暗喻。
湘嵐先生是一位樂於將藝術奉獻給時代和民眾的人,他的繪畫天賦是人所共知的,其繪畫成就也是為世人矚目。他完全可以做一個純藝術家,多么輕閒而自在!然而,生就有社會責任感的他,並不希望做一個追求時髦的空頭藝術家,而主張藝術應當為社會做一些有實效的服務。因此他選擇了教育掛圖為畢生的事業。在二十世紀三五十年代,美術宣傳教育手段單調而淺陋的情況下,這的確是一件十分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工作。先生對於教育掛圖是情有獨鍾且視若生命的。先生晚年為《辭海》負責生物與農業部分的插圖繪製,全部插圖都用傳統的線描形式來表現,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創意,是簡中見難的勞作。對於一張內容並不複雜的插圖,他都要數易其稿,最多的要返工二三十次,遠遠不止九朽一罷。甚至於撰寫文字條目的專家都認可的,若他自覺不夠,也堅持要推翻重繪。自我加壓,一絲不苟,盡心盡職,精益求精,先生的這種自覺表現,在彼時的《辭海》編輯部每每受到同仁的頌揚和表彰。
湘嵐先生是一位出色的國畫家。少年時的勵志精進,稍長後的廣采博取,使他在國畫藝術上具有傑出的才華和非凡的表現能力。走獸、翎毛、草蟲、魚介、花卉、山水、人物等無所不能,並特有雅妍清逸的風情。畫走獸,虎、豹、獅、象、牛、羊、犬、豬、猴、鹿、松鼠、熊貓、駱駝等等都能造型精準,神采奕奕。寫虎之威,寫獅之猛,寫牛之憨,寫犬之義,活靈活現又無不透露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那種可親近,可怡悅的本詣。誠然,畫馬是湘嵐先生貫穿一生的主題,馬的忠勇剛毅,馬的忍辱負重,馬的飛蹄千里,都象徵著先生所追求的品格和理想。先生畫馬始終賦予其人文精神。他筆下的馬能工能寫,工,不傷其駿;寫,不傷其性。是在傳統基礎上真正的出新,由於對生活中馬的觀察細緻入微,故而在姿式上能準確地表現奔、立、臥、滾的生動百態,在神情上也能生動地表現出郁、勃、哀、樂的諸多精神內涵。長嘶向清風,悠忽凌九區。如此寫盡馬的姿式,寫盡馬的性情,如此畫馬似高人,想必古來也是屈指可數的。所以有行家評二十世紀我國畫馬名家為北徐南戈,將先生與悲鴻大師並稱,這也並非過譽之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